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不解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有那么多人质疑美国登月的真实性 , 如果你真的了解这段历史 , 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 , 绝对不会这么说 。
二战之后 , 苏联和美国展开各方面竞赛 , 其中太空竞赛是重要一项 。 这也是苏联太空计划的总负责人科罗廖夫与美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的直接PK 。 冯布劳恩去美国之前 , 是二战时期德国的火箭专家 , 著名V2火箭的总设计师 。
太空竞赛开始阶段 , 苏联是领先的 , 1959年1月 , 苏联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 , 掠过月球 , 并成功传回数据 , 成为了第一个人造行星 , 它将永远地围绕太阳公转 。 1959年9月 , 月球2号进入太空 , 并在二天后击中月球 , 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人造物体在月球实现硬着陆 , 一个月后 , 月球3号探测器 , 第一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 1961年4月12日 , 科罗廖夫又把航天员尤里 , 加加林送上了地球轨道 , 加加林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
面对科罗廖夫不断创造的世界第一 , 冯布劳恩只能在后面苦苦追赶 。 1961年5月 , 美国终于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次载人航天 。 20天后 , 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 , 未来十年内 , 把美国人送上月球的阿波罗计划 。 冯布劳恩被任命为负责人 , 直接主持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
1965年3月18日 , 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 ,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太空漫步的人 , 1年后 , 苏联月球9号探测器 ,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 , 载人登月已经指日可待 。 就在全世界都在翘首等待苏联的下一步行动时 , 噩耗传来 , 1966年1月14日苏联航天领头人 科罗廖夫突然因病去世 , 这导致苏联的太空步伐陡然减速 。 冯布劳恩及时抓住了这个时机 。 1967年11月 , 由冯布劳恩主持设计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进行了第一次实验发射 , 土星5号巨无霸火箭的发射成功 , 让美国在太空竞赛中第一次跑到了苏联人前面 。
1968年12月21日 , 阿波罗8号第一次实现环绕月球的载人飞行 。 自从科罗廖夫突然病逝后 , 月亮女神似乎已不再青睐苏联人 , 1969年2月和7月 ,苏联用来登月的N1运载火箭连续两次试验失败 , 爆炸甚至摧毁了拜科努尔发射场 , 苏联人的登月计划也被迫一推再推 。 而在美国 , 却迎来了人类航天以来最辉煌的时刻 。 1969年7月16日 , 土星5号运载火箭承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 , 以及三名宇航员飞向月球 。
世界各地的观众都在这一刻关注着电视机上同样的画面 。 阿姆斯特朗迈向月球表面 , 以及著名的那句话:这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 , 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
阿波罗登月计划 , 共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 , 总人数超过30万人参与 , 耗资超过255亿美元 , 当然这是一九六几年的255亿 。
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 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在阿波罗一号的演练中因火灾事故身亡 。
很多质疑登月或者以讹传讹的人 , 可能看过之前央视的一部登月纪录片 , 不过那个纪录片为了吸引流量 , 前面对登月发出了一系列质疑 , 然而很多人根本没有看完 , 那是一部系列片 , 后面又一一对质疑做了解答 , 后面的解答很多人根本就没看 , 脑海中只记住了前面:假的 。
实际在全球范围内 , 也有一小部分人质疑登月真实性 , 后来NASA专门召开发布会 , 一一做了解释 , 相当于上了一堂科普知识课 , 再后来 , NASA都懒得解释了 。
说说主要质疑的几点:
一 。 旗帜飘扬 。 很多人说旗帜迎风飘扬 。 旗帜本来就是特殊材料制作的 , 不是布料 。 倘若真想造假 , 以当时的技术手段 , 制造一个无风的 , 甚至真空的环境非常简单 。 这种观点纯属无稽之谈 。
二 。 天空无星星 。 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的能力较强 , 故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将曝光度降低 , 否则拍到的将是一团模糊的白色 。 同时曝光时间也要减少 , 以减轻月面反射光带来的影响 。 而曝光度降低和降低曝光时间都将导致无法拍摄到天空的星星 。
推荐阅读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我国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需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差点实现
- 玉兔二号新发现:月球背面存在外星痕迹,还有固态水资源?
- 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美国发出预警,2030年地球或发生极端大洪水
- 盘点关于月球的3大未解之谜,大家知道几个?究竟是真是假?
- 太阳系有三处“异常”被发现,科学家:可能和外星文明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