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宫空间站将建成 欧洲和俄罗斯联合开展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ExoMars)拟于2022年9月发射 , 它将携带欧空局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漫游者前往火星 , 在那里寻找过往生命存在的迹象 。 发射原定于2020年 , 但因为安全着陆所需降落伞等问题而推迟 。
中国的天宫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竣工 , 并安排了1000多项实验 , 从天文和地球观测到微重力和宇宙辐射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等 。
应对气候变化继续行动 2020年 , 疫情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降低 , 但2021年碳排放又有所反弹 。 今年11月 ,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 , 与会代表承诺减少煤炭使用和甲烷排放等 。
2022年11月 , 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将再次齐聚埃及沙姆沙伊赫 , 参加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 。 预计各国将作出与2015年《巴黎协定》目标一致的气候承诺 , 将全球升温控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2摄氏度的水平 。 与此同时 , 研究人员将继续监测温室气体排放 。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干旱
拯救生物多样性 栖息地丧失和其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因素使大约100万植物和动物物种濒临灭绝 。 鉴于此 , 各国希望制定一套新的目标 , 以减缓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
截至2020年 , 2010年制定的《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大多没有实现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已于今年10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 , 并通过《昆明宣言》 , 呼吁各方采取行动 ,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 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4月25日至5月8日在中国昆明以线下方式举行 。
编辑:张爽
【《自然》发布2022年值得关注的七大科学事件】审核:朱丽
推荐阅读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刚刚启动!第一棒是他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我国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需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差点实现
- 玉兔二号新发现:月球背面存在外星痕迹,还有固态水资源?
- 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美国发出预警,2030年地球或发生极端大洪水
- 盘点关于月球的3大未解之谜,大家知道几个?究竟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