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失宠:十三爷爱新觉罗·胤祥为什么不夺嫡( 三 )


清朝入关前 , 皇位继承实行推举制 。康熙帝玄烨也是几经周折才被定为嗣君的 , 幼年临朝又受到辅政大臣的约制 。所以他成年后 , 鉴于历史上的教训 , 决心另辟蹊径 。当时他可以借鉴的 , 仍是汉族统治者立嫡立长的做法 。
康熙十四年(1675) , 玄烨下诏册立刚满周岁的嫡长子胤礽为太子 。诏谕说“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 , 以系四海之心” 。太子胤礽生于康熙十三年五月 , 当时只有2岁(周岁1岁) 。他的母亲赫舍里氏 , 是辅政大臣索尼之孙 , 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 , 康熙四年册为皇后 , 生胤礽当日死 , 谥仁孝皇后 。玄烨深知太子关系重大 , 为了使他将来继承大位 , 精心培养 , 殚精竭虑 。
然而 , 胤礽稍长 , 却越来越使玄烨感到失望 。
第一 , 胤礽自幼得父辈恩宠 , 侍臣阿谀 , 养成任性骄纵的作风 , 对父皇亦少敬意 。玄烨和胤礽之间首次显露嫌隙 , 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 。玄烨出塞远征噶尔丹时 , 中途得病 , 传信叫胤礽到行宫相见 。见面时 , 胤礽毫无忧戚之色 , 对父亲的健康漠不关心 , 使玄烨很不高兴 。
第二 , 玄烨生活节俭 , 从不妄用滥取 , 胤礽却奢侈贪婪 , 甚至依仗皇太子身份派人向地方官敲诈勒索 。康熙四十六年(1707)玄烨带胤礽南巡 , 江宁知府陈鹏年在主办行宫事务中供奉简朴 , 又无礼仪馈赠 , 胤礽大怒 , 竟要将陈处死 。
第三 , 玄烨待人宽和 , 胤礽却任意凌虐臣属 , 甚至连亲贵也随意挞辱 。胤礽在诸皇子中地位优越 , 恣意妄为 。当然 , 同辈兄弟出于忌恨 , 拨弄是非 , 也促使了胤礽与父亲关系的恶化 。
从玄烨一方讲 , 立储受挫也有自身原因 。他22岁时册封皇太子 , 未免操之过急 。尽管为树立太子威信和培养从政能力煞费苦心 , 却未注意在制度上防止皇储越分 , 形成对皇权的干扰 。比如在礼仪上 , 一开始就规定 , 皇太子服御诸物俱用黄色 , 一切仪注几乎与皇帝相同 。玄烨事后总结说 , 胤礽“骄纵之渐 , 实由于此” 。他又规定 , 每逢庆典 , 大臣们朝拜皇帝后 , 需往东宫行礼 。这些优遇 , 反而助长了太子的骄纵和非分之想 。加上一些阿谀奉承之辈麇(qún)集太子周围 , 为其出谋划策 , 逐渐形成所谓“太子党” , 使玄烨感到皇权受到威胁 。
最终促使玄烨决心废黜胤礽的是两件事 。
第一件:胤礽失宠后 , 引舅氏索额图为靠山 。索额图是开国勋臣索尼子 , 胤礽母亲的叔父 , 任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多年 , 康熙四十年(1701)以老乞休 , 但在朝中仍拥有强大势力 。索额图是太子胤礽最倚信的支持者 , 朝廷中索额图党逐渐演变为“太子党”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 , 据索额图家人告发 , 索额图“背后怨尤 , 议论国事” , 又发现助太子“潜谋大事” 。索额图交宗人府拘禁 , 后死于狱中 。玄烨与胤礽的矛盾日益深化 。
第二件:康熙四十七年(1708)五月 , 玄烨率领诸皇子行围塞外 , 皇十八子胤祄(xiè)病重 , 留中途调理 , 不久病情恶化 , 玄烨回銮临视 , 非常忧戚 。胤礽对弟弟病危却无动于衷 , 毫无友爱之意 , 玄烨对他加以责备 , 胤礽反而大发雷霆 , 任意挞辱随行诸大臣侍卫 。甚至每夜窥伺玄烨所居幔城 , 使玄烨惊惧不安 。九月初四日 , 玄烨宣布将胤礽废斥拘禁 。随后 , 玄烨召诸皇子入乾清宫 , 宣布:“诸阿哥中 , 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 , 即国之贼 , 法断不容 。”但是 , 胤礽废后 , 太子虚位 , 希冀储位的诸皇子竞争纷起 , 争斗更加不可遏制 。
诸皇子各自结纳权臣 , 招纳门客 , 植党互斗 。长子胤禔系惠妃那拉氏所生 , 不得立为太子 , 因此心忌胤礽 。等胤礽被废 , 胤禔便党同皇八子胤禩 , 向玄烨奏称 , 相面人张明德言皇八子当大贵 , 并说:“今欲诛胤礽 , 不必出于皇父之手 。”玄烨震怒 , 斥他“凶顽愚昧” 。皇三子胤祉乘机揭发胤禔曾用喇嘛魇术谋害胤礽 。玄烨命将胤禔革爵幽禁 , 张明德等凌迟处死 。又传谕:如有人称誉胤禩 , 必杀无赦 。胤禩被革去贝勒 , 成为闲散宗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