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失宠:十三爷爱新觉罗·胤祥为什么不夺嫡( 五 )
第一 , 胤禛、胤祥同被圈禁 , 是否说明他们在争储活动中已结为一党?有几种推测:一是他们替废太子说了话 , 被视为太子党受到惩处;二是康熙帝担心年长诸皇子谋变 , 所以把他们暂时圈禁;三是诸皇子各结党羽 , 彼此明争暗斗 , 惹恼了玄烨 , 干脆一同惩戒 。四是胤禛、胤祥在争储活动中结为一党 。
第二 , 胤禛、胤祥同被圈禁 , 为何结局不同?胤禛被圈禁后不久放出 , 第二年康熙帝复立胤礽为皇太子时 , 他还搭了顺风车 , 由贝勒晋封亲王 。与胤禛同时晋封的 , 还有另外几位皇子 , 包括胤祥的弟弟、皇十四子胤祯 , 但胤祥却被继续圈禁 。什么原因使胤祥遭此重惩?有人推测:胤祥同胤禛结成一党 , 卷入了储位之争 。两人被圈禁后 , 胤祥为了包庇胤禛 , 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 胤禛很快获释 , 本人却继续被监禁 。持这种推测理由如下:
其一 , 胤祥、胤禛自幼关系密切 , 在扈从父皇巡幸的过程中 , 胤祥常以诗词、书札寄怀 , 胤禛为之收藏 , 仅诗就有32首之多 。
其二 , 胤祥受胤禛母亲德妃长期呵护 , 感情非同一般 。
其三 , 知恩图报 , 符合胤祥一贯的为人标准 。
其四 , 正因为胤祥在关键时刻帮了胤禛一把 , 胤禛才会在即位伊始 , 把连低级爵位都没有的胤祥一下子超拔为亲王 。
但是这样的理由似乎显得十分的牵强:
从雍正的本身的性格来看
雍正本人按照康熙的话来说就是“喜怒不定” , 同时他还是个睚眦必报、敢作敢为的人 , 这一点可以从他对政敌的态度就可以看出 。他将皇八子允禩、九子允禟、十子允、十四子允四弟囚禁 。允禟、允禩均被削宗室籍 , 并令其改名为“塞思黑”、“阿其那” 。皇长子允禔、废太子允礽自康熙朝被囚禁 , 至雍正朝幽死 。还有雍正即位以后将辅助他登上大宝的两位重臣——隆科多、年羹尧处死 。以上可见雍正他并不是个心念旧恩的人 , 换种思维来想 , 如果胤祥早年真的和雍正有过阴谋 , 试想雍正怎么能够会因为胤祥是自己的兄弟而放过这个对自己的“不光彩”的过去了如指掌 , 并且有可能在言论上对自己产生威胁的人呢?
从胤祥本身来看
其一 , 胤祥封王后 , 雍正帝要按亲王册封惯例 , 赐银23万两 。但胤祥谦谢不要 , 最后接受了13万两 。雍正帝又要照例支给他六年官物 , 胤祥固辞不受 , 胤禛加恩 , 将他兼管的佐领改为私属 , 并多赏给侍卫和亲军 , 以示优宠 。
其二 , 在他的亲王爵外 , 又加封一郡王爵 , 允许他在诸子中指封 。胤祥坚辞不受 , 就给他增加了俸银一万两 。
其三 , 雍正帝把胤祥的功绩和品行概括为八个字 , 即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亲自把这八个字书写匾额赐给胤祥 。胤禛还对这八个字一一作了解释:
胤祥的忠 , 是“公而忘私 , 视国事如家事 , 处处妥帖 , 能代朕劳 , 不烦朕心” 。
胤祥的敬 , 是“小心兢业 , 无纤毫怠忽” 。
胤祥的诚 , 是“精白一心 , 无欺无伪” 。
胤祥的直 , 是“直言无隐 , 表里如一” 。
胤祥的勤 , 是“黾勉奉公 , 夙夜匪懈” 。
胤祥的慎 , 是“一举未尝放逸 , 一语未尝宣漏” 。
胤祥的廉 , 是“清洁之操 , 一尘不染” 。
胤祥的明 , 是“见理透彻 , 莅事精详 , 利弊周知 , 贤愚立辨” 。
雍正帝说 , 在廷臣之中 , 做到“忠勤慎明”的不乏其人 , 而具备“敬诚直廉”的则很少 , 要众臣向他效法 。
其四 , 雍正八年五月 , 胤祥病亡 。雍正帝悲恸异常 , 高度称赞他:“事朕八年如一日 , 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 。”赐谥号“贤” 。雍正帝还谕命把忠、敬、诚、直、勤、慎、廉、明这八个字加在谥号之前 。所以 , 胤祥死后的尊号特别长 , 全称“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怡贤亲王” 。在京西白家幢、天津、扬州、杭州等各处 , 还建立了怡贤亲王祠 , 供人们祭祀 。与此同时 , 因祭奠胤祥而姗姗迟来的皇三子胤祉却被雍正削去王爵囚禁了 。纵观中国历史 , 因为参加弟弟的葬礼出错而被革爵圈禁的皇室成员又有几人呢?
推荐阅读
- 野史:雍正武功高强有结拜兄弟十三人
- 西安被称十三朝古都 究竟是哪十三朝?
- 唯一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朱祁钰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讲述 真实的“金陵十三钗”
- 宋神宗赵顼每年竟要吃羊肉四十三万余斤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 明十三陵葬有哪些皇帝?
- 奇门兵器 中国史上真实存在的十三大兵器
- 慈禧太后每天一杯人奶,活到七十三岁
- 元朝曾经在十三世纪横扫世界为何会迅速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