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失宠:十三爷爱新觉罗·胤祥为什么不夺嫡( 八 )
历史的记录不是流水帐 , 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名垂青史的 。如果胤祥被牵涉到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事件中 , 那么即便是他后来开释 , 康熙也会对他有所提防 , 这种提防不仅表现在不封爵 , 而且还应该表现在差事和对胤祥的语言上 。差的事情少了 , 被记录的机会自然也就小了 , 在加上雍正上台后对那段历史的改动 , 很有可能就删除了胤祥的相关记载 。
有人不禁会问 , 既然康熙因为废太子而伤透了心 , 那为什么又封了其他的皇子呢?是他存心和胤祥过不去还是胤祥本身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呢?从胤祥在康熙四十七年以前以及雍正时期的表现来看 , 他定不会是个不忠不孝不贤不能的人 。试想 , 父子之情怎么会轻于兄弟之义 , 所以胤祥断然不会做出令皇父伤心动情的事情 。换种思维来想 , 如果胤祥是个连生父都背叛的人 , 在那个以“君为臣纲 , 父为子纲”的道德为用人基本标准的封建社会里 , 雍正怎么可能会任用这样的人呢?
这样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 , 康熙对胤祥是存心的 。那么他的意图目的究竟何在呢?
胤祥心地善良、忠诚 , 康熙的心里自然有数 , 在那个争储斗争日益白热化的时期 , 无论结果怎么样康熙都不得不为自己和后代帝王找一个可以辅助的忠臣良将 , 所以这个与世无争、友爱兄弟、诚孝皇父的十三皇子——胤祥自然就成为合适的人选 。他不给胤祥封爵 , 胤祥就不 会受到其他兄弟的攻击 , 这样胤祥就可以得到保全 。至于囚禁 , 在那场皇权与储权的争斗中有哪个成年的皇子没有受到牵连呢?只是因胤祥突然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政坛出现而书中没有开释的记载就断定胤祥被禁十几年 , 似乎过于儿戏了 。
康熙晚年 , (皇八子胤禩的党羽越来越强大 , (这使康熙不 得不妨胤禩逼宫 , 他也更加需要有人在他的身边以防止不 测的事情发生 。所以这样看来他不 给胤祥差事 , 只是让他留在自己的身边也并不是绝对不 可能的 。这样一来 , 在加上前面第二点说的 , 胤祥康熙四十七年——六十一年之间的空白也就可以解释了 。
再谈雍正的继位的问题 , 虽然“雍正的继位”同 “太后下嫁”、“顺治出家”被列为“清初三大疑案” , 但是近年来 , 随着雍正继位合法性的日益明朗化 , 我们不得不 回头重新的审视一下当年康熙对雍正的态度 。有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康熙一直没有看中胤禛 , 但是这些只不 过是一种推测 , 当时究竟康熙怎么看待胤禛 , 是不 是很早就有意思将皇位传给胤禛 , 除了康熙本人以外没有人知道 。如果康熙对胤禛早有好感 , 为了推这个敢作敢为、不 徇私情却“人脉”平平的“冷面王爷”上台 , 那么他以压制的方式为胤禛培养忠臣似乎就更合理了 。
爱新觉罗·胤祥影视剧形象
陷害胤祥的人是?
康熙四十七年 , 胤祥遭到圈禁 , 直至康熙末年而未有起色 。雍正元年 , 他由一个没有任何爵位 , 没有任何权势 , 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阿哥 , 平步登青云 , 成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怡亲王 , 大清朝历史上响当当的“铁帽子王” , 这种贵与贱 , 荣与辱的天壤之别 , 时时刻刻都在困扰着当代的历史学家 。再加上雍正即位的种种谣传 , 使得他的荣辱成为了至今没有解开的谜团 。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给了他这样可歌可泣的命运呢?
因为没有找到相关确切的史料 , 笔者只能凭借着相关的信息 , 作一些大胆的猜想 。
胤祥的悲剧可能源于三阿哥——胤祉 。
当年是他把大阿哥——胤褆诅咒皇太子的实情告诉给康熙皇帝的 。在告知的过程中 , 他除了说胤褆诅咒外又可能说些什么呢?他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对和自己有过结的人下手呢?
康熙三十八年 , 胤祉被封为郡王 , 但是由于他在胤祥的母亲去世时侯的不敬行为儿很快的悲削去了王爵 , 试想一下他好辛苦才得到的王爵 , 只因一点点在现代人看起来不关紧要的小节而失去 , 他的心里能不怨恨吗?当他找到一个可能打击胤祥的机会时 , 他又怎么肯轻易放过呢?
推荐阅读
- 野史:雍正武功高强有结拜兄弟十三人
- 西安被称十三朝古都 究竟是哪十三朝?
- 唯一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朱祁钰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讲述 真实的“金陵十三钗”
- 宋神宗赵顼每年竟要吃羊肉四十三万余斤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 明十三陵葬有哪些皇帝?
- 奇门兵器 中国史上真实存在的十三大兵器
- 慈禧太后每天一杯人奶,活到七十三岁
- 元朝曾经在十三世纪横扫世界为何会迅速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