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笔者 东邪
近日 , 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刚刚结束他的太空旅行 。 据了解 , 他的这次太空之旅持续了12天 , 在俄罗斯宇航员的协助下前泽友作在国际空间站上体验了太空生活 。 截至目前为止 , 国际空间站已经迎接了十几名游客 , 其中第一位游客是2001年4月28日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丹尼斯·蒂托 。 近几年国际空间站逐渐面向商业化 , NASA为此也准备搞大动作 。
【NASA与三家公司签合同,计划改造空间站,太空旅游时代来了?】根据美国媒体报道 , 今年11月底NASA就与三家商业航天公司签署合同 , 合同明确指出NASA将出资4.16亿美元 , 其他三家企业不仅要出资 , 也要拿出改造方案 , 目的是给国际空间站来个升级改造 。 这三家公司分别是Blue Origin、Nanorack和Northrop Grumman , 但NASA最终只会选择与其中一家企业合作 。
NASA与商业航天公司合作的消息一出 , 立即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 不少人推测这将是太空领域商业开发的开端 , 未来将会有更多普通人进入太空 。 那么NASA为何想要改造国际空间站?三家企业拿出了什么样的方案?
为什么要改造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于1998年发射成功 , 之后陆续发射多个舱段 , 虽然最终在2011年全面建成 , 但空间站的服役时长从1998年就开始算起了 , 至今已经超过20年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国际空间站上的设备逐渐老化 , 而且多个不同国家的宇航员共同运营空间站 , 使得空间站内的混乱程度越来越高 。
其次 , 近几年国际上频繁出现国际空间站发生故障的新闻 , 例如去年发生的漏气事件、空间站外部发现微生物等 , 这些新闻都说明一个事实 , 国际空间站已经逐渐老化了 。 有专家预测国际空间站只能延续到2024年 , 而NASA的目标是将其寿命延长至2030年 , 一旦国际空间站退役了 , 那么太空中就只剩下中国空间站 , 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所不想看到的 , 因此他们需要对空间站进行改造 。
再者 , 商业航天技术越来越成熟 , NASA也想将商业开发引入太空领域 。NASA早在10年前就已经布局太空旅游 , 在美国的航天飞机退役后 , NASA积极与俄罗斯接触 , 最终买下了所有联盟号的发射席位 , 每个位置的价格是9000万美元 。 NASA获得这些座位后 , 转手卖给其他亿万富翁 , 一个座位的价格甚至可以翻一倍 , 毕竟亿万富翁并不差钱 , 他们缺乏的是太空体验 。
既然太空旅游拥有不错的前景 , NASA为什么要和其他企业分羹呢?现实原因是NASA的预算有限 , 根据NASA局长在11月底的发言可知 , NASA每年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花费就占到了总预算的三分之一 , 如果未来要对空间站进行升级改造 , 单靠NASA的经费是不够的 , 因此他们需要引入商业投资 。
三家公司将如何改造国际空间站?
NASA作为全球最知名的航天机构 , 能和它合作的企业也是商业航天里的佼佼者 。 关于如何升级改造国际空间站 , 三家企业已经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案 。 Nanoracks提出了一种充气式的太空舱 , 其名为“Starlab” 。 听到充气式 , 很多人第一感觉就是不安全 , 很容易出事故 。 然而NASA专家表示他们测试过了Nanoracks公司用于制作太空舱的材料 , 很可靠 。
这种材料与凯夫拉纤维相似 , 但它同时拥有吸收撞击能量和阻挡宇宙辐射的能力 。 此外 , 该太空舱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空间比较大 , 相当于目前国际空间站的三分之一大小 , 足以容纳多位太空游客 。 Blue Origin公司提出了“轨道礁”的想法 , 该模型的内部由金属核心模块组成 , 外部配备了充气式的居住模块 , 这个区域可以被改造成商业区 。
Northrop Grumman公司所提出的方案和前两者的方案相似 , 但该公司提出未来太空旅游应该面向更多领域的游客 , 而且应该发展成规模的太空旅游 , 而不是一两个游客的观光 。
推荐阅读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刚刚启动!第一棒是他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