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能忽悠的四张嘴:把秦始皇忽悠地团团转

一、端木赐
端木赐,即子贡,春秋人士,老夫子的得意门生 。时齐国内乱,为转移国民注意力,欲兴兵伐鲁 。孔子遣端木赐前去游说,望息战 。于是,此君闪亮登场了 。端木赐先游说齐人,欲霸国之地位,攻打鲁国未免大材小用,不如打亦有称霸野心的吴国 。齐人心动 。后入吴国,言齐觊觎华夏,必拿吴开刀,不如先发制人 。吴王想想,也对,秣兵厉马 。但这事还没完,端木赐又入越国,暗示可趁齐、吴争锋,图之 。后又经晋国,言,可借诸国混战之时,捞得一锅油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具体翻翻《史记》,端木赐表现相当精彩) 。
你瞧,端木赐表演了一套令人眼花缭乱的忽悠术,最终保全了鲁国,但却引发了一场国际大战 。最倒霉的,当属吴王,整个国家被忽悠进一个大坑,再也出不来了(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越王复仇的故事) 。最后,还有一点得提,端木赐乃勾践妹夫 。老师交待的任务完成了,顺便还带了自家亲戚一把,此人牛!
二、张仪
张仪,战国著名纵横家 。所谓纵横家,其核心技能是能忽悠会忽悠,“口活”功夫相当过硬 。张仪为成名前,曾遭权贵打压,甚至惨遭酷刑 。刑后,张仪摸摸嘴巴还在,大喜,庆幸吃饭的家伙尚在 。当然,凭着巧舌如簧的本事,张仪想不风光都难 。后游说入秦,拜相,忽悠各诸侯国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尔后,各个击破 。
在诸多受害者中,被玩得最惨的,当属楚怀王 。为让当时大国齐、楚断绝关系,张仪许以楚怀王六百里土地 。楚王心动 。事成,赖账 。楚王忿忿,欲以国土换张仪 。张仪至,楚怀王禁不住忽悠,欢送其回 。后悔,楚、秦打战,败俘,郁郁而终 。
三、徐福
徐福也可称为“忽悠”界的牛人 。此君原为方士(大概就是道士),闻秦始皇寻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上书忽悠,说海外有神山,山里有神仙,神仙有仙药,吃了仙药,长生不老 。秦始皇龙颜大悦,给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命他入海求仙 。但这都是没影的事,没多久,徐福就将金银财宝挥霍一空 。
忽悠到秦始皇头上,这可是掉脑袋的事,但徐福不怕 。此君又面见始皇,言神仙嫌礼薄,需要些俊美的童男女和各种工匠用具作为献礼,才能得到仙药 。秦始皇一听,乐了,看来这“与天齐寿”是有戏了 。于是就派五百童男女随徐福再次出海 。而徐福了,岸边挥一挥,噙着泪说皇上我去了,混不到仙药我就不回来了 。把秦始皇感动坏了 。起锚,徐福回过脸,微微一笑,漂洋过海到了日本过起逍遥日子 。有一说法,日本最早的天皇,即这哥们 。
【中国最能忽悠的四张嘴:把秦始皇忽悠地团团转】四、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大儒,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但从当代视觉观察,此人就颇有点大“忽悠”味道了 。董仲舒的成名,大概在于他忽悠了当时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导致儒家独大,严重影响当时知识分子思想合理的自由化 。
汉武帝何等精明,竟会容许董仲舒如此忽悠过市?原来,此君在儒家思想里提炼出“君权神授”一条,即谁当皇帝,这是天命 。皇帝就是上天的代言人 。百姓能做的,就是对君主服从和奉献 。说白了,就是汉武帝和董仲舒联手忽悠人民的把戏 。
此外,董仲舒还玩出了一套“天人感应”的学说 。即给天体加上了道德的属性,自然现象成为神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甚至日月星辰、雨露风霜也成了天的情感和意识的体现 。然后一脸虔诚地告诫老百姓,亲们,要恪守本分,谨慎做人啦,切不可非议朝政,藐视皇权,如是,天地祥和,万物俱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