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他炒作、逼他退网,究竟谁不肯放过他?( 四 )


他向喜欢开黄腔的油腻男开炮:
“如果一个玩笑 , 你不会说给你妈妈和你女儿听 , 那你也不应该说给你的女同事和女同学听 。 ”


他剖析鲍某明案件:
“如果自由不加限制 , 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 ”


他谈人心的复杂:

“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 ,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 。 ”


他谈自己的走红原因:
“在特殊的时期 , 民众内心对于公平正义的期待 , 在我的视频中得到了回响 。 ”



有人曾问过罗翔:“你最希望被人记住的身份 , 是什么?”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 。 ”
他从没有忘记过初心——成名 , 不过是他的助推剂 , 让他有力量 , 去帮助更多人 , 去影响更多人 。


如他在文章中写道:
“我理想中的成就 , 就是做一个好的老师 , 教好法律 , 传播法治理念 , 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内心幽暗的成分需要被封锁 。
让每个人选择爱真实的人 , 而不是抽象的话语 , 让每个人愿意关注法治的细节 , 做一盏小小的法治之光 , 法治的光芒彼此映照 , 在今后的每一天 , 照亮每个人的内心与前行的道路 。
让我们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完善法治的细节 。
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 , 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 ”



2020年的9月8日 , 罗翔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读书感悟:
“要珍惜德行 , 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 , 因为前者是永恒的 , 后者却很快会消失 。 ”

当时恰逢某表彰会结束 , 有网友认为罗翔这条微博 , 是在影射当天某先生不应该获奖 。
一时间 , 评论区充斥着污言秽语 。
高赞评论便是:“哪天老师家里办喜事 , 我颂两句丧歌请老师也不要过度联想哦 。 ”
不得已 , 罗翔只得退出微博 。

前有被骂得体无完肤的张文宏医生 , 后有被骂得无奈退网的罗翔 。
如今互联网上 , 扣帽子太容易 , 人们似乎习惯宣泄恶意 , 却很难相信 , 有人仍在“天真”地“呼喊正义” 。
然而 , 哪怕无数人误会 , 罗翔依然坚定地说:

“做你该做的事情 , 并且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 ”


坐拥千万粉丝的罗翔 , 随便接一条广告 , 或许便能抵得上他讲课一年的收入 , 但他从未接过广告 。
即便光环在身 , 罗翔依然清醒 , 他穿着简朴 , 站在三尺讲台讲课 , 不囿于荣誉 , 不困于流言 。

他珍惜自己的影响力 。
他知道 , 那一句句“老师好”“谢谢老师”背后 , 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 。
以法律为剑 , 引导孩子们明是非、增智慧、过正直勇敢、有价值的一生 , 是他身为普通人的使命感 。


他说:
“如果你能够成为一束光 , 你就能够照亮周边的人 。 而周围的人被照亮 , 你自己也能被照亮 。
我们无法成为伟大的人 , 我们只能心怀伟大的爱 , 做细微的事 。 ”
就是这样的罗翔老师 , 已经是常人难以匹及的品格 , 却还是在网络世界经历了一次次网暴 , 被骂炒作 , 被逼退网……
我们共情罪犯 , 却喜欢为圣人套上枷锁 , 这多么荒唐啊 。

不要把他推上神坛再推下去 。
放过罗翔 , 这才是这个时代 , 真正值得被看见的顶流 。 她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