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不敢杀故意放走的中共大将究竟是谁?(图)

蒋介石抓住陈赓后为什么不敢杀?陈赓与蒋介石之间的故事也是颇有传奇色彩 。1925年黄埔军校学生东征 , 陈赓救了蒋介石一命 。但很快国共之间反目成仇 。1933年 , 陈赓被捕 , 蒋介石感激陈赓救命之恩 , 也不想把这个难得之才放走 , 便亲自会见陈赓 , 以感化他 。
采访陈赓的长子陈知非、次子陈知建、女儿陈知进以及部下王恩田
采访时间 2003年1月
采访地点 北京灵境胡同
采访对象 陈知非(时年74岁) 陈赓与王根英的长子
原航天部高级工程师
陈知建 陈赓的次子 原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 少将
陈知进 陈赓的女儿 北京301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王恩田 原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宣传队队员
陈知非是陈赓与王根英唯一的儿子 , 王根英在1939年牺牲 。陈知非听说父母1927年结为夫妻;听说他们异常恩爱;听说1933年他们在上海相继被捕 。陈知非对于父母的印象几乎空白 , 基本上都来自别人的讲述 。
采访人员:由于当时的革命形势 , 老革命家的孩子在幼年时期由父母亲自带大的实在不是很多 , 您的童年好像都是与外婆在一起 , 您和父母接触的机会很少吧?
陈知非:是啊 。我的名字都是我祖父给起的 , 我是1929年出生的 。从记事的时候起我就和外婆在一起 , 记事的时候我就不知道我父亲母亲是什么样子 。我与母亲合影是两岁多 , 但是我这个人记事晚啊 , 我父亲母亲什么样子都是我的姥姥告诉我的 。
【蒋介石不敢杀故意放走的中共大将究竟是谁?(图)】采访人员:所有的孩子在小的时候都希望能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 , 可是您的父母却因为革命工作 , 只能把您托付给您的姥姥 。孩子总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思念之情 , 那姥姥是怎么向您描述父母的?
陈知非:她告诉我说 , 你父亲是共产党的官 。我小的时候就知道 , 别去向外人说 。从小我就知道我父亲母亲都是共产党里头的 。在我小的时候总是听我外婆给我讲我妈在上海闹罢工的事情 , 说我妈净闯祸 。把那个枪搬到自己的家里来 , 步枪 , 搞什么起义嘛 。她把枪放到我们家桌子底下 , 我那个大舅舅吓得要死 。他给我讲我妈罢工 , 我舅妈也知道 , 我舅妈也是纱厂的工人 。说外国汽车要撞她(我母亲) , 她站着不走 , 结果那个汽车就停了 。
采访人员:您小时候和您母亲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 , 在您的记忆中 , 您对母亲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段时间?
陈知非:我印象清楚的就是我妈在南京坐牢 。她常常给家里写信来 , 还给我绣了一个枕头 , 有时候还给我寄来小孩玩的东西 。我母亲在监狱里待了9年 , 经常给我寄枕头、布娃娃之类的东西 。我妈出狱以后就根本没到上海来 , 直接去延安了 。
卢沟桥事变以后 , 日本人攻打上海 。我和姥姥就在法租界里待了好几个月 , 有点相依为命的感觉 。回去的时候家里房子都烧光了 , 什么都没有了 。没办法 , 我们就搭了一间小房子住在里面 。姥姥老是哭啊 , 在那个被火烧得一塌糊涂的地方哭了好几天 。
采访人员:后来随着国内形势向有利于革命的方向发展 , 您父亲也有条件把您带到身边 , 父子团聚 。他是怎么找到您的?知道自己就要见到父亲 , 您的心情是不是很激动?
陈知非:那时候上海有地下党 , 我父亲派人到上海来打听我的下落 。那是1946年 , 我父亲派人来打听 , 说要把我接到解放区去 。那时候我们没事干 , 我在家里生活也不好 , 我吃得多 , 我舅妈就瞪眼 。
我走的时候 , 国民党和共产党正在谈判 。我上路的时候很高兴 , 心里想总算能够离开上海 , 可以到外面去看看了 。我在苏北上船 , 碰到游击队员 , 不穿军装的 。我当时对枪比较感兴趣 , 这可能是遗传 。然后到山东 , 曲阜解放了 , 进曲阜去看 , 全是石头碑 。当时吃饭倒不发愁 , 斗地主也见到了不少新鲜事 , 一路上经过了曲阜、泗水、灵岩等许多地方 。那时候没有车 , 就开个路条 , 到这个县政府 。县政府一看我们行动不方便 , 就让我们住下 。第二天他们派人送我们走 , 有时候骑骡子、骑马 , 有时候坐牛车 。过封锁线的时候 , 就由山东民兵保护我们 , 有20多个民兵 , 我以为封锁线多厉害 , 结果过了以后 , 我问他们过了没有 , 他们说早就过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