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长习性红豆杉在中国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 , 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 , 要求土壤pH值在5.5-7.0 。 生境性耐阴 , 密林下亦能生长 , 多年生 , 不成林 。 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 。 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 , 多呈灌木状 。 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 。 性喜凉爽湿润气候 , 可耐零下30℃以下的低温 , 抗寒性强 , 最适温度20-25℃ , 属阴性树种 。 喜湿润但怕涝 , 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
分布区地跨暖温带至中亚热带南部 , 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 。 喜夏凉冬寒气候 , 北部的年平均汽温为10-12℃ , 最冷月平均汽温为1-3℃ , 极端最低气温为-15℃;最南部的年平均气温为14-16℃ , 最冷月平均汽温4-6℃ , 极端最低气温-8℃ 。 年平均降水量1300-2000毫米 , 常年多雾 , 空气湿润 , 忌炎热酷暑 , 气温超过30℃的低丘炎热地或干燥地 , 不能生长 。
分布区的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和红黄壤 , 灰岩地区未见有分布 。 喜肥沃湿润的森林土壤 , 黏重土生长不良 , 干旱贫瘠地不能生长 。 耐荫 , 幼树需在庇荫下生长 , 成龄树也忌日照直射 。 常与阔叶树混交生长 , 少有成片纯林 。
红豆杉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植株间隔 , 导致授精受阻、种子数量减少 。 种子当年成熟 , 假种皮厚 , 自然条件下需两冬一夏才能萌芽 。 虽然偶有天然更新苗 , 但大多数种子休眠期内己腐烂或干燥失水失去活力 。 幼苗长势慢、抗逆性差、成活率低 , 决定了野生红豆杉资源分散性、有限性及发展难度 , 这也是红豆杉稀有濒危的客观原因所在 。
红豆杉生长较慢 , 据测定 , 树龄100年以上的红豆 , 胸径40厘米左右 。 人工栽培能显著提高生长速度 , 广西临桂海拔560米的低山造林 , 造林成活率100% , 3年平均高91.6厘米、平均地径1.45厘米 , 年平均高长量约为高30.5厘米 。 红豆杉萌芽力强 , 耐修剪 。 花期2-3月 , 果熟期10-11月 。
(4)产地生境红豆杉为中国特有树种 , 产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及东南部、贵州西部及东南部、湖北西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黄山) , 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 。 江西庐山有栽培 。 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巫山 。
南方红豆杉产于中国安徽南部、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及东北部、湖南、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及云南东北部 。 垂直分布一般较红豆杉低 , 在多数省区常生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下的地方 。 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东川 。
(5)主要价值①经济据《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7日第五版报道 , 2000年国际市场上优质紫杉醇的售价已高达每千克18万美元 。
心材桔红色 , 边材淡黄褐色 , 纹理直 , 结构细 , 比重0.55-0.76 , 坚实耐用 , 干后少开裂 。 可供建筑、车辆、家具、器具、农具及文具等用材 。
②药用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 。 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份 。 是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药物之一 , 同时对肺癌、食道癌也有显著疗效 , 对肾炎及细小病毒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红豆杉的根、茎、叶都可以入药 , 可以治疗尿不畅、消除肿痛 , 对于糖尿病、女性月经不调、血量增加都有治疗作用 。 红豆杉也可以用于产后调理 , 对女性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③园林在园林绿化 , 室内盆景方面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 如利用珍稀红豆杉树制作的高档盆景 。 应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型古朴典雅 , 枝叶紧凑而不密集 , 舒展而不松散 , 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 。
④环保【【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红豆杉目—红豆杉科(下)】红豆杉能很好地净化室内的空气 , 吸收室内的毒气如新房装修时的甲醛都能很好地被吸收 , 而降低毒气在室内的含量 。 红豆杉本身能吸收二氧化碳 , 释放出氧气 , 是个白天晚上都可以用的天然氧吧 , 属于CAM植物 , 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 保持空气的清洁度和安全度 。 经现代环境监测证明 , 红豆杉对很多毒气比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都具有吸收进体内 , 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 。
(6)保护现状①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 。
推荐阅读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哈勃望远镜捕捉到星爆图像,恒星正在形成?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全球最强太空望远镜就位!斥资100亿,将探索135亿年前第一批行星
- NASA终于宣布国际空间站将坠毁,时间:2031年1月,地点:尼莫点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
- 印度月球轨道器紧急避让美国探测器,把自己给避让没了?说不清了
- 现代采矿:古代职业如何在地球内外的当代生活中发挥关键作用
-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学家最新发现宇宙至少比可观测宇宙大2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