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泛滥,并没有灭绝的风险,为什么还要被保护无人敢抓?( 三 )


18世纪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就曾经下达过猎杀麻雀的指示 , 其缘由是他看见麻雀正在啄食他花园中的樱桃 。 他宣布 , 只要国民参与猎杀麻雀的行动就能获得奖金 , 杀死一只可以获得6个芬尼的奖金 。

后来 , 麻雀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消灭了 。 但是 , 随之而来的情况就是国内的诸多果园遭受虫灾 , 腓特烈大帝发现之后收回了灭绝麻雀的成命 , 但是遭到打击的生态已经无法恢复了 。
【麻雀泛滥,并没有灭绝的风险,为什么还要被保护无人敢抓?】我国在颁布立法保护麻雀之后 , 各地仍旧有捕杀麻雀的情况 。 不少犄角旮旯里的大排档就在偷偷出售“烤麻雀” , 这种猎杀野生动物只为饱口腹之欲的行为实在是太可恨了 。 所幸这些年在执法部门的大力监管下 , 这种现象已经少了很多了 , 偷猎野生动物的商家都应该被严格处罚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虽然是地球上智商最高的生物 , 却不应该把自己放在“造物主”的位置上 。 不仅是麻雀 , 还有不少生物都在人类片面的认知中被杀死了 , 其种群甚至一直面临灭绝的风险 。 自然界当中存在着固有的食物链 , 不论是其中的哪一环遭到破坏 , 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圈的正常运转 。

以草原为例 , 许多人觉得草原上的野兔那么可爱 , 对谁都没有威胁 , 每天只是吃食一些草料而已 , 却要遭受老鹰的捕杀 , 实在是太残忍了 。 所以人为地捕杀老鹰 , 旨在为了保护兔子 。 最终导致草原上的兔子泛滥 , 大量的草场被野兔啃食 。 此外 , 啃食草根的老鼠失去了老鹰的猎杀 , 其种群也迅速壮大 , 使得草场的生态变得更加严峻 。

可见 , 许多事情并不是人类想当然的 , 我们冲动之下做的决定 , 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 不论是本文的主角麻雀 , 还是草原当中的老鹰 。 人类对于自然过度的干预 , 本来就是错误的行为 。
不知道人类什么时候达到陆游诗中所写的“野竹成阴无弹射 , 不妨共享同窗风”的和谐境界 。 人类不单是要与鸟类和睦相处 , 面对自然界当中其他的生物也一样 。 要知道 , 越是掌握着“生杀大权” , 越是要处事谨慎 , 我们将和谐相处的观念深植心中 , 那么生物圈的多样性一定会越来越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