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保温瓶”长啥样?宋朝双层碗可保温食物( 二 )
在战国时代,还有一种既能保温又能储冰的器物,被现代人形象地称为“古代的冰箱”,它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最古老的铜鉴缶,也是一种温酒器 。它的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 。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了 。
宋朝人
隆重推出低碳节能型双层碗
最环保
时间再推进到宋代,宋人又有什么奇思妙想呢?那时的保温器具中有一种奇特的“碗”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告诉采访人员,宋朝时有一种双层碗就是为了保温而设计的,名字叫温盘 。它由上下两层瓷构成,上层瓷薄,下层瓷厚,中间是空的,注水孔是在盘子两侧的顶部穿一至两个圆孔 。使用时向盘内夹层直接注入热水保温,而不使用炉盘烧炭,十分环保 。
据记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才智的饮食器皿,尤在北方官宴中得到好评,这一系列还有温酒壶、温碗、温盅等 。
“青花热水瓶不可能是真的,据我了解,古代的保温器具,以碗类为主,瓶状的保温器具迄今为止还没有怎么见过 。”贺云翱表示 。
宋代时还有另一种原理相同的碗,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孔明碗 。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曹建文说,孔明碗最大的特点是由两个碗上下粘接而成,两个碗中间留空,不同的是,在外面碗的底心有一圆孔相通,人们便因这个“孔明而将其美称为“孔明碗 。江外碗底的孔是让沸水进入夹层后,使碗内的食物保持温度,所以起这个名字也是称赞这种技艺的智慧 。其实,该碗与诸葛亮一点关系也没有 。
孔明碗产生于宋代,明代也有制造 。起始是北宋龙泉窑,碗比较厚实,外碗底的孔比较大 。到了明代,孔明碗较薄,外碗底的孔较小 。宋代的孔明碗大多为青釉器,明代则有青花、五彩等品种 。
清朝人
茶桶、提篮是居家旅行必备保温器
最实用
虽然专家表示温盘沿用到了明清 。不过,清代又有了新花样 。
贺云翱提及了清代一种多层食盒,他曾在皖南看到过,材质既有木质的,又有瓷器的,多层食盒让热量聚集,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十分简单实用 。
【古代“保温瓶”长啥样?宋朝双层碗可保温食物】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内还收藏着两种保温器具,一种是茶桶,“清代时,古人会把茶壶放在藤编的或者木质的茶桶里 。”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以木质的茶桶为多,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形状,富贵人家使用的茶桶外面会雕花或者描金,非常考究,茶壶和茶桶之间有空隙,上面会塞上棉花等东西保温 。另外,还有一种叫提篮,里面放着木食盒,有提手,跟现代的篮子有点像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用石油大败突厥骑兵!看石油在古代的妙用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