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界面预言家?|折叠屏手机将迎来井喷:三星仍将是霸主,新品密集上市


华为|界面预言家?|折叠屏手机将迎来井喷:三星仍将是霸主,新品密集上市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三星

采访人员|陆柯言
很长一段时间里 , 手机厂商似乎只能在拍摄功能上比拼一二 , 除此之外再无新意 。 屏幕的拉长、续航时间的增长亦或是芯片的常规升级 , 都还不足以再引起一轮消费潮流 。 过去一年内 , 这个行业听到最多的抱怨 , 恐怕就是手机再也没有创新了 。
如果说2021年手机行业会有什么大变数 , 那最有可能成为主角的莫过于折叠屏手机 。 据不完全统计 , 明年至少有8款折叠屏新品要上市 , 除了三星、摩托罗拉这些先行者们 , 还有首次尝鲜的小米、OV、苹果、谷歌等厂商 。
从第一款公开发售的折叠屏手机算起 , 折叠屏手机问世已经超过两年了 。 由于存在量产、应用生态等难题 , 这是个起初并不被看好的产品 。 随着三星、华为等厂商的折叠屏产品纷纷出现屏幕故障等问题 , 它更是被不少人叫衰 。
但在就在被叫衰的同时 , 折叠屏手机已经悄悄地开始热卖 。 三星在2020上半年共出货100万部折叠屏手机 , Galaxy Z Flip系列销量连增;华为Mate Xs至今缺货 , 在闲鱼等二手平台的价格已经炒到了2万以上 。
尽管折叠屏手机的价格普遍超过1万元 , 折叠屏带来的分屏操作体验和新的交互模式还是吸引了许多愿意为之买单的顾客 。
可以说 , 折叠屏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市场教育 , 距离井喷式爆发不再遥远 。
三星仍是霸主
【华为|界面预言家?|折叠屏手机将迎来井喷:三星仍将是霸主,新品密集上市】折叠屏手机的市场盘子并不算大 , 至今也只有三星、华为、摩托罗拉、柔宇四家主流厂商在售卖相关产品 。 根据研究机构DSCC的数据 , 折叠屏在2020年的销量可能只有300万台 , 这还不及市场总额的千分之一 。
但盘子小并不意味着没有潜力 。 DSCC在12月计算 , 2020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增长454% , 折叠屏手机收入预计将增长394% , 至4.62亿美元 。
当前 , 折叠屏手机市场中主流的屏幕形态有三种:外折、内折和翻折 。 一般情况下 , 外折的铰链设计更加复杂 , 但可以分屏操作 , 寿命也更长 , 代表机型是华为Mate X;内折的铰链结构更简单 , 但它的大屏永远无法只使用一半 , 保护性不强 , 代表机型是三星Galaxy Fold 。
翻盖式则更加便携 , 三星 Galaxy Z Flip 和摩托罗拉Moto Razr 5G是其中较为热卖的两款 。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消息 , 华为也在今年申请了翻盖式折叠屏专利 , 但是否会在2021年上市相应的产品 , 还是个未知数 。
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最大赢家无疑是三星 。 DSCC报告显示 , 其在2020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份额超过90% , 全年份额为87% , 预计全年的份额将至88% 。

华为|界面预言家?|折叠屏手机将迎来井喷:三星仍将是霸主,新品密集上市
文章图片

从型号来看 , 三星Galaxy Z Flip和Z Fold 2可能是2020年最畅销的两款折叠屏手机 。 第三季度中 , 三星Z Fold 2以6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 其次是Z Flip 5G , 份额为27% 。
三星之所以能够主导市场 , 很大原因在于其自身供应链产能的优势 。 折叠屏的生产成本较高 , 华为、摩托罗拉虽然也有折叠屏产品 , 但产线一直没能扩大 。 此外 , 华为遭遇的芯片短缺危机也影响了Mate Xs产品的供应 。 今年 , 华为折叠屏产线能否如期更新 , 仍是个未知数 。
追溯到2018年 , 柔宇才是全球首款量产折叠屏手机的厂商 。 这家公司的技术方案与主流方向完全不同 , 其自主研发的全新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 , 能够在保证良率的前提下 , 更大程度地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
不过 , 从其最新产品柔派FlexPai 2在各个电商平台的销量来看 , 要与巨头角逐仍有一段距离 。
新品密集上市 , 行业等待重塑
消费者可选择的折叠屏产品并不多 , 这也是折叠屏迟迟没有迎来爆发的原因之一 。 不过 , 这种现状马上就要改变了 。
2021年 , 或许是有史以来折叠屏手机上市最密集的一年 。
据韩国媒体消息 ,三星将在2021年推出四款折叠屏手机 。 Galaxy Z Flip的销量让三星看到了折叠屏的潜力 。 为了丰富和强化可折叠智能手机的产品线 , 三星还计划在今年发布普通和高端可折叠智能手机 , 普通版价格可能会更加亲民 , 意在扩大折叠屏手机的目标群体 。
其它手机厂商也紧跟在后 。 12月25日 , DSCC创始人@Ross Young在社交平台透露 , 小米也有望在2021年推出三款折叠手机 , 分别是外折式、内折式和翻盖式 , 基本覆盖主流产品形态 。
OV两家也开始密集曝光折叠屏专利 。 10月 , vivo向WIPO(世界知识产权局)申请的一项折叠屏手机新专利曝光 , 除了外观与Galaxy Z Fold 2类似外 , vivo还未这款手机配置了一根手写笔 。 当合上屏幕后 , 可将笔存放于柔性铰链的折叠处 。
OPPO则展示了超出折叠屏概念之外的机型——卷轴机 。 在2020年的未来科技大会上 , OPPO发布了概念机OPPO X 2021, 它采用了无级 OLED 柔性卷轴屏 , 在原始状态下是一个普通的曲面屏手机 , 拉出隐藏屏幕后则会变成一台小平板 。 相比起普通折叠屏手机 , 它的体积更为友好 。
国外厂商的新品也在路上 。 据外媒报道 , Google已指定明年第四季度发布可折叠的Google Pixel手机 , 该设备代号为“ Passport” , 被明确定义为“可折叠” 。 此外 , 供应链的消息称 , 苹果最快将在2021年推出折叠屏设备 。 瑞银报告预测 , 这款产品很有可能是平板 。
更多非手机厂商也开始跟进这项技术 。 戴尔、英特尔分别展示了概念机 , 联想和华硕的折叠笔记本电脑则已上市开售 。 折叠技术应用在电脑上 , 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分屏处理任务变得更加容易 , 也使PC应用扩展更具想象空间 。
折叠屏初兴起的时候 , 这些厂商并未第一时间押注 , 主要还是因为折叠屏存在量产难题 , 成本高昂 。 余承东曾透露 , 华为Mate Xs折叠屏手机即便是定价16999元 , 却仍然亏损 。 “折叠屏的成本降下来之后 , 才有可能盈利 , 不能只看售价 。 ”
折叠屏手机的研发和量产进程严重依赖面板厂商的技术成熟度 。 一个好消息是 , 京东方高级副总裁张宇曾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折叠屏手机将在2021价格降至一万元左右 。 原因是 , 届时各家屏幕面板公司都将释放产能, 材料成本也将在两年后大幅下降 。
不可否认 , 折叠屏距离真正走向大众还面临一些挑战 。 比如1万元的价格仍是普通购机者够不到的门槛 , 此外适配应用也还不够全面 。 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 当更多厂商参与其中 , 从上游供应链到下游的应用生态 , 都将得到加速 。
更值得讨论的是 , 当折叠屏手机普及 , 甚至可能会影响手机行业格局的改变 , 那些在传统智能手机时代没能崭露头角的厂商 , 是否会因为抓住了某个重要的风口 , 而实现一次逆袭?
这或许才是折叠屏时代最令人期待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