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说起ATX3.0机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 , 对就是鑫谷出品的开元系列 , 全新设计的结构 , 最大的亮点就是对硬件的散热很友好 , 水平风道散热外加显卡垂直安装 , 让鑫谷开元系列机箱一直备受玩家的喜爱 。
经过不断的发展 , 鑫谷最近又上线了全新的开元T1“超大杯”机箱 , 颜值更高 , 体积更大、用料更足 , 当然在售价方面也相应提高了一些 。 那么这款机箱到底如何 ,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图片
【鑫谷开元T1机箱篇】
外包装不就展示给大家了 , 直接来看鑫谷开元T1机箱的真容吧!作为ATX3.0家族的超大杯(开元G中杯、开元K大杯)开元T1的颜值还的非常不错的 。 整机的尺寸为500mmx240mmx550mm对得起超大杯的标准 。 机箱的前置面板使用的是一个3-D Stereo立体三维面板设计 , 可以大大的增加进风量 。 前置可以安装14cm的风扇 , 不过遗憾的机箱并没有自带 , 需要单独购买 。 另外在前面板底部有鑫谷的LOGO , 辨识度还是非常高的 。
文章图片
开元家族的侧透面板都被放在了右侧 , 如果你喜欢右置机箱 , 那么这个设计还是非常适合你的 。 这款侧透面板采用优质的钢化玻璃 , 裁边工艺还是很优秀的 , 全面提升了面板的防爆系数 。 为了进一步美观 , 机箱底部直接使用了金属面板来遮挡 , 如电源 , 3.5英寸硬盘你是看不到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左侧面板为镀锌钢板 , 这个比较常见 。
文章图片
机箱的IO控制区设在了机箱顶部 , 由左向右依次为:开关键、重启键、2个USB3.0接口、2个USB2.0、C口和耳机麦克风接口 。
文章图片
什么是ATX3.0架构 , 平时我们接触的机箱 , 顶部一般是安装水冷和风扇的 , 尾部设计有主板接口和PCI固定槽 。 而鑫谷ATX3.0架构的机箱完全改变了这一设计 , 把原本应该在机箱尾部的设计直接放到了机箱顶部 , 这样让机箱内的风道更加的合理 , 前进后出可以这样可以最大化的提高散热效能 。 这就是全新的ATX3.0架构 。
8个PCI扩展槽 , 而且在尾部还设计了一个理线夹 。 简单说 , 你的鼠标线材 , 电源线、HDMI、DP线等等 , 都会出现在这里 。
文章图片
机箱的尾部最高支持360mm的冷排或者3支14cm的风扇 , 右上角黑色胶套部分就是穿线孔 , 底部依旧是熟悉的电源安装位置 。 如果第一次看这样的设计是不是有点别扭 , 其实我也是 , 不过在使用后才知道 , 这种设计对散热真的是太友好了 。
文章图片
机箱的底部四个边角都设计有防滑脚垫 , 在电源位还有个抽拉式的防尘网 , 拆装清洗都很方便 。
文章图片
【拆解和内部】
拆开前置面板 , 你可以看到内部还有一个磁吸式防尘网 , 拆卸十分的方便 , 打开后就可以顺利的安装风扇了 。 机箱前端支持3个120mm风扇或3个140mm风扇 , 当然支持同规格的水冷也是没有问题的 。 对了 , 这个前置面板的风扇直接是可以拆卸的 , 我是后来才知道 , 郁闷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来看内部 , 鑫谷开元T1 机箱支持E-ATX(30.5x33cm)ATX/MATX/ITX规格的主板 , 支持显卡最长为345mm , 可以说目前主流的旗舰显卡都是没有问题的 。
文章图片
鑫谷开元T1机箱设计有8个PCI扩展槽 , 如果需要双卡桥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 通过图片也可以看到顶部还可以安装一个12cm的风扇 。
文章图片
再看机箱的背板和常见的机箱区别并不是很大 , 底部支持220mm的电源 , 一个字形容 , 真长 , 哈哈!底部可以安装2个3.5英寸的硬盘 , 背面可以安装4个2.5英寸的硬盘或者2个2.5寸和2个3.5英寸的机械硬盘 。 底部可以安装2块3.5硬盘的机械硬盘 。 3.5英寸的硬盘座也支持2.5英寸硬盘 。 这个盘位设计即便是工作室使用也已经足够了 , 不要忘了 , 主板还有两个m.2盘位 。 此外 , 机箱还设计了多个外部接线束线孔 , 方便用户的走线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配件盒里比较简单 , 安装螺丝、绑线、合格证 。
文章图片
说到鑫谷开元T1机箱 , 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 , 且比较吸引我的 。 这款机箱的显卡安装方式支持两种:一种是标准的垂直安装 , 让显卡和机箱的风道保持同一个水平 , 前置风扇向后吹 , 把显卡的热风由后窗排出 。 二种是借助专用PCIE显卡延长线 , 把显卡正面面向我们 , 也就是带有风扇的一面 。 两者比较下来我推荐后置 , 因为这样的风道更加的合理 , 空气更加的流通 。 不过遗憾的是这两个套件(显卡直接和PCIE显卡延长线 )是需要自己单独购买的 , 原机箱是不标配的哦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是我选购的鑫谷BF-14 ARGB散热风扇 , 原计划打算用12cm的 , 不过感觉前置既然支持14cm直接一步到位就可以了 。 支持5v 3针 。 额定转速为1200rpm , 噪音为29.8db(A) , 工作电压为12V , 运行电流为0.18A(FAN)/0.29A(LED)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ok , 机箱和配件先介绍到这里 , 下面到了水冷出场了!
【海盗船360水冷篇】
【测评盘点|万元主机新搭配,畅玩赛博朋克2077,不是最贵,但求最美!】这次使用的是美商海盗船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 型号为-iCUE H150i ELITE CAPELLIX(简称:海盗船H150i) , 是一款360MM尺寸的高端旗舰产品 。 美商海盗船这个品牌想必不用在介绍了吧 , 如果你是一位DIY玩家 , 相信没有不知道这个品牌的 , 作为一个高端外设和DIY配件品牌 , 一直以来都是玩家比较向往的 ,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款水冷、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包装风格 , 海盗船也不例外 , 毕竟时间长了玩家通过外包装就可以知道是谁家的产品 。 海盗船H150i包装盒正面采用黑色设计 , 中间就是水冷的渲染图 ,黑色搭配黄色看起来还是很养眼的 。 在包装盒的左上角是海盗船的logo , 底部是这款水冷的型号 。
文章图片
来看看海盗船H150i的全家福:水冷主体 , 风扇、 集成控制器、说明书 , 安装配件等等 , 配件还是很全面的 。 此外 , 海盗船还提供了一个可更换冷头盖 , 如果自己有动手能力也可以DIY一个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集成了调速和灯光系统的控制器 , 支持6支风扇 , 如果想要同样的效果 , 那么还是选购海盗船的风扇比较方便 。
文章图片
来看海盗船H150i水冷头 , 采用方形设计 , 而且还支持更换水冷头盖 。 中间部分的海盗船的logo , 亮起后灯光效果非常的漂亮 。 CAPELLIX系列水冷采用了高效静音的离心泵 , 既保证了水冷的散热性能 , 同时也提升了冷头的低噪音效果 。
此外 , 水冷头采用模块化的扣具 , 全面支持应对AMD和intel平台的安装 。 安装前还是要仔细的阅读一下说明书 , 这对你还是有帮助的 。
文章图片
纯铜大面积底座 , 内部拥有128个高密度微流道鳍片 , 可以更好的带走CPU热量 , 最大化的起到导热效果 。 此外 , 出厂前已经把硅脂涂在了底座上 , 这样又省掉了我们装机的一步 。
文章图片
海盗船H150i水排采用低阻力结构设计 , 有助于提高水流量 , 均匀密集的鳍片更利于热量的快速传导 , 提高散热效率 。 其实这款H150i 水冷采用的是全球著名水冷散热器厂商CoolIT的方案 , 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还是不用多虑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高性能磁悬浮风神 , 支持ARGB灯光 , 通过PWM控制可以智能在400-2400转的区间运转 , 实现静音和效能的平衡 。 风扇的工作电压为12V , 运行电流为0.225A(LED)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安钛克电源篇】
安钛克HCG X 1000金牌全模组电源 , 100%全日系电容、优于金牌的转换效率、全模组化线材、持续功率稳定、DC—DC全桥式LLC设计、16CM的短机身、提供10年换新的质保服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电源尺寸:160*150*86mm 净重 2.46kg、毛重3.77kg +12V输出 高达996W 。
电源通过80PLUS金牌认证 , 实际转换效率已经接近白金牌了 。 主动式PFC , 全日系电容 , LLD+DC-DC的结构 , 是高转换效率和输出品质的质量保证 。 另外 , 电源采用120mm的FDB液态轴承静音风扇 , 使用寿命更长 。 风扇可启用无扇模式、安静模式以及强劲模式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十铨内存篇】
十铨内存 , 3200频率 , 16G的容量暂时是够用了 , 支持ARGB灯光 , 支持灯光同步 , 日常使用足够了 。
文章图片
【索泰3070】
索泰(ZOTAC)RTX3070 X-GAMING OC 8G采用了前卫大胆的粉色和蓝色撞色设计 , 相比以往黑色的外观要漂亮的多 。 显卡长度为 31 厘米 , 占据 2 个 PCIe 卡槽位 , 不贵这一代的显卡普遍的厚 , 所以选择机箱的时候尽量的买大一些的中塔或者全塔机箱 。
风扇方面采用了3个盾鳞风扇 , 采用仿生结构可以在低噪音情况下高效散热 。 风扇支持 PWM 自动调速和 Freeze 风扇启停技术 。 日常使用中风扇的不会转动的 , 只有在游戏或者其它使用显卡的时候才会启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索泰(ZOTAC)RTX3070 X-GAMING OC 8G显卡的散热模组采用 3+2 复合热管设计 , 散热鳍片覆盖面积基本上占满了整张显卡 。 这一代的显卡大家都知道要比之前的每一代都厚 , 其实原因很简单 , 性能提升了 , 发热也高了 , 所以散热模块就要给力 , 加厚加大显然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
文章图片
索泰(ZOTAC)RTX3070 X-GAMING OC 8G包含了 5888 个流处理器、184 个纹理单元、184 个第三代张量核心、46 个第二代光追核心、96 个光栅单元 , 核心频率在 1500Mhz-1750MHz 之间 。 在计算能力上 , RTX 3070 单精度运算速度可以达到 20.4 TFLOPS , 而上一代旗舰产品 RTX 2080 Ti 单精度运算速度为 13.4 TFLOPS 。 这次 RTX 3070 在显存上采用的是上一代 RTX 2070、RTX 2080 相同的 GDDR6 显存 , 显存容量为 8GB , 显存位宽 256 bit , 显存带宽 448GB/s , 显存频率为 14GHz , 就性能来说还是非常强悍的 。
文章图片
【微星主板】
手中拿的出手的只有这块微星的MEG Z490 UNIFY暗影主板了 , 这款主板支持10代英特尔和傲腾技术 , 以及刚刚流行不久的wifi6 。 作为MSI高端MEG系列的产物 , Z490 UNIFY暗影主板的配置和附件也是相当的奢侈或者说是豪华 。 标配WIFI天线支架、5V ARGB转接线、RGB一分二线、M.2安装螺丝三颗 以及惯例的MSI龙盾金属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Z490 UNIFY暗影主板使用了独有的金属遮罩+扩展性散热模块 , 金属遮罩和供电散热模块完全一体化设计 , 通过这样大幅增加散热模块 , 来提供更高效的散热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Z490 UNIFY暗影总共配备了3条PCIE X16长度的插槽 , 而且三条插槽都做了钢铁盔甲强化;其中第一条速度为PCIE 3.0 X16 , 第二条和第三条为PCIE3.0 X8 , 另外还配备了2条PCIE3.0 X1方便设备拓展 。 这款主板已经提前预置了PCIE4.0的设计 , 升级新的CPU就不用再更换主板了 。 为不久将来的新一代做好了准备 。
文章图片
最后写着写着发现文章实在是太长了 , 如果在加上装机测试 , 一定会让小伙伴的阅读体验 , 所以这里直接给大家展示装机后的效果 。 至于装机细节和测试我留到下一篇 , 仔细和大家说说这款鑫谷开元T1的优势所在和其它硬件的性能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IT|奥德赛堂兄弟 东风本田艾力绅上市:27.98万元起售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机器|戴森达人学院 | 戴森HP09空气净化暖风扇测评报告
- 国际|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机器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地球|没有了人类,地球气候环境会怎样|澎湃问吧年度盘点(上)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趋势|2021生活家电好物盘点:舒适、智能、健康成趋势
- 挖矿|深信服2021年度安全技术盘点,解决了用户哪些需求呢?
- 最新消息|年终奖计税优惠政策将延续 年前年后到手或差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