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南都2021文化观察之二:艺术市场“试水”线上营业
过去的两年 , 全球疫情余波反复 , 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剧院的不断关闭和重启 , 艺术节、博览会或延迟或取消 , 在国际间演出交流、艺术市场交流实际减少的情况下 , 新的文化生态也随之而来——线上戏剧直播、全球连线拍卖、虚拟展览……疫情催生的新技术对艺术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文章图片
2021香港巴塞尔现场 , 展会“试水”数字化展示
在表演艺术领域 , 我们看到演艺工作者并没有停止前行探索的脚步 , 2021年甚至可以说是“复苏之年”——阿维尼翁戏剧节重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恢复现场表演、乌镇戏剧节阔别两年回归…… 对于沉寂近两年的表演艺术行业而言 , 能让演出回归现场 , 无疑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
线下规模缩减 , 于是他们积极开创各类型线上艺术形式 , 尤其在旅行限制时期 , 直播和放映成了艺术节最直观 , 也最及时的措施 。 如第八届乌镇戏剧节“远在眼前”单元 , 现场放映来自爱丁堡艺术节、柏林戏剧节、阿维尼翁戏剧节、奥地利萨尔茨堡艺术节、荷兰艺术节、波兰克拉科夫神曲戏剧节这六大戏剧节(艺术节)的八部作品;在欧洲 , 以专业性著称的柏林戏剧节 , 甚至全部改为全面线上展演 。
文章图片
2021乌镇戏剧节 , 现场演出和线上观摩共同演绎
纵观一整年的国内演出市场 , 外国戏剧、音乐同行的作品 , 我们几乎只能透过屏幕实现“间接交流” 。 尽管我们深知现场艺术的魅力无法被取代 , 这些“权宜之计”也启发我们重新检视剧场观演关系 , 思考剧场创作的意义 。
另一边 , 在艺术品拍卖领域 , 由于旅行限制措施 , 艺术品的交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 以2021香港巴塞尔为例 , 展会“试水”数字化展示 , 改过去单独作品的平面化呈现为录像展示 , 以丰富观众的观感 。 与此同时 , 艺术家也开始借助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 , 展示或贩售自己的艺术作品 , 观众对着手机屏幕“检视”艺术品 , 甚至可以看到作品的材料、质地、细纹等肉眼都未必可见的细节 。
过去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一直处于边缘位置的线上网拍 , 去年开始“怒刷存在感” , 参与网拍的人数、成交价格屡创新高 。 客观上 , 疫情催化了艺术品线上拍卖在2021年的快速增长 , 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佳士得、苏富比等开展的网拍不断有新纪录产生 。 在广东崇正2021秋季拍卖会上 , 藏家们通过小程序浏览拍品精图、原图、局部图、背面图 , 点击放大慢慢检视、甄别、鉴赏 。 最终 , 拍卖会有近五分之一的成交量来自“崇正在线”小程序 。
推荐阅读
- 新京报|工信部:2021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同比增长一倍,创历史新高
- Awards|OPPO未来科技大会2021线上虚拟活动平台荣获FWA每日最佳网站奖
- Check|2021 网络攻击同比增长 50%,Log4j 漏洞“功不可没”
- 央视网|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2021年底 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59.7万件
- 非法|国新办举行2021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发布会
- 中国电信|简要回顾一下我国2021年手机市场
- 新浪科技综合|2021年度全球海洋变暖报告发布:海洋增暖又双叒叕破纪录
- 华为|一加 10 Pro 正式发布 / 哔哩哔哩公布 2021 年百大 UP 主名单 / 华为拍摄月亮专利获授权
- 人民日报|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
- 数据|持续升温!2021年海洋温度再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