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好孩子”靠什么拿下工业大奖

“中国工业大奖”日前首次颁发给一家玩具与婴童用品企业——好孩子集团 。 翻看同期的获奖者名单 , 其中不乏各个高精尖领域的“重量级选手” , 如抓总研制“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歼—20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等 。 相比而言 , “小不点”的婴童产品品牌好孩子真的能彰显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吗?
“用创新把竞争对手远远抛开”
好孩子在婴童用品领域已经深耕30多年 , 但很少有人知道 , 这家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创新高手”和“技术大拿” 。 好孩子集团的婴儿车、儿童安全座椅连续多年销量全球领先 , 在这些领域累计创造专利数超过1万项 , 超过全球5家主要竞争对手的总和 。 好孩子主导和参与制定修订的国际国内行业标准达209项 , 累计获得36个红点设计大奖、2个iF设计奖 。 不久前 , 好孩子历时4年制定完成全球首个婴儿车国际标准——ISO31110 , 更是填补了部分国家和地区婴儿车标准空白 。
“好孩子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实实在在是被逼出来的 。 ”好孩子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宋郑还说 , 只有不断创新 , 自己打倒自己 , 才能走在所有人前面 。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 , 当时好孩子的前身还是濒临倒闭的昆山陆家中学的校办工厂 。 1988年时任副校长的宋郑还接手后 , 面对的是一个“要钱没钱 , 要人没人 , 苦得不行”的烂摊子 。 在宋郑还心中 , 一定要做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才能出奇制胜 。 因此 , 他萌生了把摇椅放入童车的想法 , 制造出了四功能婴儿车 , 正是这款创新产品让这家工厂起死回生 。
然而 , 当时国内并不缺童车厂 , 比好孩子工艺技术成熟的企业有不少 。 好孩子的创新产品在受市场欢迎的同时 , 也“吸引”了大量仿冒产品 。 “等我打赢了专利官司 , 可能企业也早就倒闭了 。 ”宋郑还拿着一纸专利证书 ,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产品被模仿和抄袭却不知如何维权 。 面对当时的市场情况 , 好孩子只能憋住劲儿 , 创新、创新、再创新 。
就这样 , 压力激发了好孩子 , 创新甚至融入了好孩子的基因之中 。 产品不停地被仿造 , 企业就不停地搞创新 , 用宋郑还的话说:“你仿造我第一代 , 我就推出第二代、第三代产品 , 把竞争对手远远甩开 。 ”
“当不了世界名牌就不是真正的名牌”
1993年 , 好孩子在中国销量已是第一名 。 虽然在国内市场 , 好孩子已经风生水起 , 但在那年 , 一位德国人泼了宋郑还一盆冷水 。 在参观完企业后 , 他说:“婴儿车不是这样做的 。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宋郑还 , 经过一番调研 , 他看到企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 这也让他意识到 , 当不了世界名牌就不是真正的名牌 。
1994年 , 好孩子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 发现国际童车市场几经洗牌后已经非常成熟 。 好孩子没有规模、没有本土化团队 , 缺乏品牌经营的基础设施、物流、服务 , 难以取信于当地市场 。 “进入美国市场第一个门槛就是要求企业办理消费者责任险 , 但当时保险公司看到我们是一家中国企业 , 要么不保 , 要么就开出天价保险费 。 ”宋郑还回忆 , 无奈之下 , 好孩子只能以自主研发和制造为核心 , 联合国际名牌企业“借船出海” 。
【工业|“好孩子”靠什么拿下工业大奖】“我们管这叫‘交钥匙’工程 , 合作的企业只要最后贴个牌子就行 , 产品是我们的 , 专利也是我们的 , 所有都是我们的 , 这个功夫不是练了一年两年 。 ”宋郑还说 , 虽然没有自己的品牌 , 但好孩子在与国外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商誉 , 甚至连宋郑还的脸也成了一张名片 。 每次参加相关展览会 , 行业里的人都来打招呼 。
“美国市场开拓成功了 , 我们就进军欧盟;童车成功了 , 我们进一步做汽车安全座椅 。 当了几年行业‘隐形冠军’之后 , 我们通过并购打响了自己的国际品牌 。 ”宋郑还说 ,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 , 一些国际婴童用品领域知名品牌相继倒下 , 好孩子却逆势起舞 , 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 仅汽车座椅在欧盟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42% , 在美国占有率达29% 。
“越是危机的时候 , 越要走创新路线”
好孩子的创新有多“硬核”?众所周知 , 汽车安全座椅对技术要求严苛 , 为此 , 好孩子采用GBES宇航吸能技术 , 可在汽车发生交通意外时 , 瞬间吸收碰撞产生的巨大能量 , 大幅降低作用在孩子身上的冲击力 。 通常情况下 , 普通儿童汽车安全座测试时速为48公里至50公里 , 但好孩子高速汽车安全座测试标准高达80公里 , 这一安全技术耗时50个月 , 耗资几亿元 。
“好孩子在国际市场经过了很多坎坷 , 每一次危机都告诉我们 , 创新要走在前面 , 一个企业必须要有技术储备 。 ”宋郑还说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 , 许多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坚持原创 , 把品质视为自身的尊严 。 正是对创新、品质、标准和品牌的不懈追求 , 让小小的玩具和婴童用品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代表 。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世界经济陷入低迷 。 为了刺激消费 , 不少企业采取降价策略 , 但好孩子却另辟蹊径 , 趁机加快研发进度推出新品 。 “根据我们的经验 , 越是危机的时候 , 越要走创新路线 。 ”宋郑还说 , 通过技术升级 , 好孩子打造了一款从0岁可以用到12岁的汽车安全座椅 , 延长了产品使用期 , 性能却不打折扣 , 实现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长梁梅表示 , 中国玩具婴童行业践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取得积极成果 , “毫不起眼”的玩具婴童行业同样可以在国计民生中积极作为 。 好孩子作为中国玩具婴童标杆企业 , 首次问鼎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 , 这是一次重大突破 。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正向世界展示着实力与魅力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杜 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