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APP|贾跃亭的FF,值得珠海押注吗?


中新经纬APP|贾跃亭的FF,值得珠海押注吗?
文章图片
图1/2

“合肥效应”不可轻易模仿 , 不能以“幸存者偏差”来替代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普遍现象 。
文 | 付玉梅
继“中国最牛风投”合肥之后 , 珠海也瞄准了新能源汽车的浪潮 。 27日 , 媒体报道称珠海国资拟向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 , FF)投资20亿元并建立生产基地 。 这么一来 , FF或许要先于它的创始人贾跃亭先落地中国了……
FF与珠海早有关联
据媒体27日报道称 , 在FF的最新一轮融资中 , 来自珠海市的国资向FF投资20亿元 , 而双方的接触在2020年底就已经开始了 。 随后又传出 , 珠海两大龙头国企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携手参与了此次投资 , 但投资金额低于20亿元 。 目前 , 相关企业未作出公开回应 。
27日下午 , 中新经纬(微信号:jwview)拨打珠海国资委官网电话 , 接线人员并未明确回应上述投资动态是否属实 , 只称:“现在不方便说 , 没有更多可以分享的 。 ”
事实上 , FF与珠海早有关联 。 2020年12月 , FF在珠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法法汽车(珠海)有限公司” , 该公司注册资本2.5亿美元 , 由FF Hong Kong Holding Limited完全持股 , 法定代表人为贾晨涛 , 他同时还是乐视生态汽车(浙江)有限公司的监事 。 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 。
早在2016年 , 珠海就把新能源汽车装备列入重点聚焦的六大发展领域 。 珠海金湾区也提出“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的目标 , 并落地新能源汽车配套体系 。

中新经纬APP|贾跃亭的FF,值得珠海押注吗?
文章图片
图2/2
▲珠海街景图
2020年 , 珠海市出台《珠海市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明确将围绕多个高端制造产业打造五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 其中便包含了“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一项 。 同年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中也提出 , 要优化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为重点的汽车产业区域布局 , 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共同发展 ,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
然而 , 珠海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却表现平平 。 格力电器曾全资收购珠海银隆进军新能源客车领域 ,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还以个人名义入股 , 并多次为其站台 。 不过 , 银隆新能源多次被曝出人事纠纷和经营问题 , 目前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超1345万元 。 此外 , 中兴也在珠海市金湾区建设生产基地 , 瞄准的也是新能源客车 。 而创立于2014年的FF定位是对标特斯拉的高端智能电动车 。
中信证券前高级副总裁、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容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 当地新能源汽车项目始终没有出现支柱型企业 , 珠海这次引入FF或许是有点心急了 。
“合肥效应”能重现吗?
在地方政府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案例上 , 合肥曾因接连引入蔚来汽车、江淮大众、零跑汽车等一度被喻为“中国最牛风投” 。
值得注意的是 , 2020年4月 , 合肥市向蔚来抛出“橄榄枝”时 , 蔚来尚处于亏损状态 。 彼时 , 蔚来中国的估值为290.46亿元人民币 , 战略融资后 , 蔚来又向蔚来中国投资了42.6亿元 , 合肥从中获得了蔚来中国24.1%的股份(蔚来随后又赎回了8.6%的股份) 。 如今 , 蔚来汽车市值已破千亿美元 , 市值在2020年内暴涨逾10倍 。
FF是否值得珠海押注?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看来 , “合肥效应”不可轻易模仿 , 不能以“幸存者偏差”来替代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 。 “珠海选择FF是一把双刃剑 , 赌一把让贾跃亭的‘PPT’落地的话 , 很可能成为当下新势力里的一枝独秀 。 但基于贾跃亭本人的信用基础和目前不透明的信息来看 , 我认为FF的投资风险过大 。 ”
张孝容分析称 , 从产业链成熟度来看 , 合肥在引入蔚来汽车之前就已经有江淮汽车等传统汽车的底子 。 此外 , 江淮以前一直是蔚来的代工厂 , 双方的合作是有充分基础的 。 而对于珠海来说 , 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积累都处于弱势 , 想获得国内外知名车厂的青睐比较困难 。
盘和林还提到 , 目前所传的20亿元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来说只是很小的一笔投资 , 或许不足以扭转FF的命运 。
对比曾引入地方政府投资的造车新势力来看 , 2017年5月 , 小鹏汽车落户广东省肇庆市 , 总投资达到100亿元;2020年4月 , 蔚来汽车引入了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70亿元战略投资;2020年9月 , 威马汽车拿到了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及上汽集团联合领投的100亿元融资 。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 , 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就出现过地方政府投资热的现象 。 仅从2020年来看 , 博郡汽车、赛麟汽车、长江汽车等曾名噪一时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陷入经营困境 , 也留下了一个个“烂摊子” 。
此外 , 去年11月 , 国家发改委曾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 , 要求各地发改委上报各地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情况 。 具体包括自2015年以来核准和备案的新建纯电动汽车的项目投资规划 , 项目建设进展以及年度生产情况 。
FF到了哪一步?
扑朔迷离的FF究竟发展到了哪一步?2016年 , 乐视体系崩塌 , 贾跃亭飞往美国为FF寻找融资 , 但未见成效 。 FF一度面临严重的现金流危机 , 首款车FF 91的量产一再延后 。
2019年10月 , 贾跃亭发布个人破产重组方案 , 宣布把美国法院认定的全部个人资产 , 即个人持有的全部FF股权及相关收益权正式转入债权人信托 。 接替贾跃亭操盘FF的是前宝马副总裁毕福康(Carsten Breitfeld) 。
“我之所以放弃一切 , 只为把FF做成 , 尽快彻底偿还余下的担保债务 , 实现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 。 ”贾跃亭还在2020年7月的公开道歉信中表示 。
2021年1月21日 , 贾跃亭转发@Faraday Future微博称:“美国独立第三方The Tech Tribune评选出‘2020加州十佳高科技创业公司’ , FF再次上榜 , 位列第一 , 市值600亿美元的明星公司DoorDash位列第三 。 这是对FF产品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生态创新和治理架构创新的认可 , 更是对FF将尽快完成融资并推出量产车的看好!”
近日多项动态还表明 , FF一直在对接国内投资者 。
25日下午 , 消息称吉利正与FF进行谈判 , 涉及工程技术和产能代工合作 。 此外 , FF或将效仿百度、富士康模式 , 利用吉利浩瀚SEA架构开发新车型 。 随后 , 吉利集团回应中新经纬称 , 不对市场传闻置评 。
另有消息称 , FF还正在国内寻求新一轮融资 , 吉利集团已表达了明确的投资意向 。 其中 , 吉利计划向FF投资3000万到4000万美元 , FF的“老股东”恒大集团也参与了此次融资洽谈 。 对此 , 相关企业均向媒体表示不予置评 。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谈到 , 各方的投资动态不会是空穴来风 , 更像是在为FF正式回国发展作铺垫预热 。 仅从产品来看 , FF本身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 最大的问题是缺钱 。 FF 91售价的定位是高端豪华车 , 这个价格区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是一片蓝海 , 所以难免会有资本青睐 。
“FF 91这款车的售价会高于20万美元 , 它的量不会是非常大的 , 所以它主要为了证明我们是具有交付产品给用户能力的 。 ”毕福康在2019年10月的一场采访中表示 , 在未来FF也会推出更低成本平台的一些车型 。
FF能否翻盘还关系着贾跃亭在国内上百位债权人的权益 。 数据显示 , 贾跃亭已有超过20条限制高消费令 , 10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 债务本金净额已经超过了200亿元 。 债权人委员会代表律师迈克尔·卡普林曾在听证会上表示:“我们认为债权人追债能否成功取决于FF的成功 。 ”
【中新经纬APP|贾跃亭的FF,值得珠海押注吗?】FF已是贾跃亭的最后一根稻草 。 中新经纬交流的多名业内人士均认为 , 争取到珠海的投资 , 或是FF的关键一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