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水汽怎么走?青藏高原建成首个大气水热立体观测网络平台
本文图片
青藏高原的大气中有多少水汽?青藏高原的水汽与其周边地区是如何交换的?科学家告诉你答案 。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专项的支持下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在青藏高原主体区域布设了九台多通道微波辐射计 , 实现了实时联网连续观测 。 结合此前布设的近地层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系统 , 全面构建了青藏高原地表、边界层、对流层大气水热立体观测网络平台 , 可为青藏高原天气监测与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及气候环境预测等提供连续的观测数据和决策依据 。
本文图片
▲科考队员在青藏高原架设微波辐射计
【|青藏高原水汽怎么走?青藏高原建成首个大气水热立体观测网络平台】据介绍 , 大气廓线是指在不同高度上大气中的氧气、水汽和其它大气中含量极少的痕量气体的垂直分布数据 。 释放探空气球观测可获取垂直分辨率较高的大气廓线 , 但观测受到天气和经济条件制约 , 每天观测次数有限 。 微波辐射计可在几乎所有天气条件下 , 以分钟为时间分辨率进行实时连续无人值守操作 , 测量20-60赫兹频段大气向下发射的亮度温度 , 反演地面至10千米的大气温度、湿度、云和水汽垂直廓线 , 输出廓线总计58层 , 地表到500米之间的垂直分辨力为50米 , 2千米至500米的分辨率为100米 , 2至10千米之间的分辨率为250米 。 微波辐射计反演的大气廓线能够捕捉到中小尺度系统的精细热力结构 , 分析降水等天气过程的对流层快速变化信息 。 实现对其覆盖区域不间断实时观测 , 获得连续、高分辨率大气温度及湿度廓线 , 弥补探空气球观测的不足 。
马耀明表示 , 本次布设的微波辐射计按照西风断面、季风断面设计 , 可观测青藏高原水汽从东向西、从南向北的动态传输过程 。 团队还将利用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技术 , 结合遥感和数值模拟手段 , 反演整个青藏高原区域的大气中水含量和水汽输送变化 。
作者:许琦敏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任荃
图片来源:中科院青藏所
*文汇独家稿件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荐阅读
- 水汽|卫星云图看冷流云
- 电池|青藏科考:地质新发现构成我国西部4000千米巨型锂矿带
- 基站|我在雪域高原“种”基站
- 通信技术|新疆开通首个高原5G基站
- 冰芯|第二次青藏科考最新进展 冰川科考分队首次完成布加岗日冰川科考
- IT|四川“没羽箭”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再次完成复杂地形飞行试验
- 青藏高原|中科院南极科考出征探秘三极微生物
- 网络|量子卷积网络中的「贫瘠高原」现象被解决,新研究克服了量子AI一大难题
- 青藏高原|我国学者发布近2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观测综合数据集
- 科学|北极、火星、青藏高原都有!这种石质斑图是外星人的杰作?这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