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青藏科考:地质新发现构成我国西部4000千米巨型锂矿带

12月23日 , 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获悉 , 地质科研人员在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的青海省巴颜喀拉地区 , 发现印支期稀有金属锂、铍和钨、锡成矿相关的花岗岩-伟晶岩带 。 这是青海地区首次发现此类型的矿床 。
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位于中国西部 , 是一条锂-铍-钽稀有元素超常富集带 。 此前 , 该带西段新疆西昆仑和东段川西地区 , 均已发现了规模巨大的伟晶岩型锂-铍矿床 , 而连接东西两个重要矿集区的青海此前未有此类型的矿床发现 。
2021年7月底 , 阿坝州地方政府宣布由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000982 , 简称中银绒业)开发的阿坝州马尔康金鑫锂矿正是位于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的东段 , 锂辉石储量高达2千万吨以上 。 据悉 , 青藏高原北部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喀喇昆仑地块中部的扎日尕那-草陇印支期锂-铍-钨矿带 , 与该地块西部的喀喇昆仑印支期大红柳滩、白龙山锂铍矿和东部的川西印支期甲基卡等锂铍矿 , 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长约4000千米近东西向展布的喀喇昆仑-草陇-甲基卡巨型锂矿带 。
2019年至2021年期间 ,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王秉璋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强团队针对青海省巴颜喀拉地区扎日尕那-草陇印支期岩体由东向西进行了实地考察 。 经考察 , 岩体沿北西向断续呈带状分布 , 长约300千米 , 主体为英云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含石榴石白云母花岗岩等一套高分异花岗岩组合 。
据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李五福介绍 , 该地区东段已发育大量含锂、铍矿花岗岩-伟晶岩脉 , 具有较好的锂、铍成矿潜力 。 本次调查也查明了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在青海省境内的空间展布 。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院长王秉璋表示 , 青海省巴颜喀拉地区扎日尕那-草陇印支期锂、铍、钨矿化花岗岩-伟晶岩带的发现 , 显示了青藏高原北部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块中部有较好的锂、铍、钨等成矿潜力 , 大大拓展了青藏高原北部伟晶岩型锂、铍矿的找矿空间 , 有望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
【电池|青藏科考:地质新发现构成我国西部4000千米巨型锂矿带】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 以稀有元素、稀散元素和稀土元素(“三稀”金属)为主体的关键矿产资源(critical minerals)已成为我国产业升级换代不可或缺的动力之源 。
其中新能源汽车、原子能、电子工业和超导材料等新兴产业对锂金属的需求量极高 , 富含稀土金属元素的锂资源已从普通的矿产资源变成未来的新能源 。 由于我国锂资源储量不足 , 锂、镍、钴等电池原材料的主要产地大多分布在海外 , 导致上下游产业链对外依存度较高 , 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正面临“卡脖子”的瓶颈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