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音乐难民”陪伴虾米到最后一刻
文章图片
图1/12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语境 可一 欧阳
来源: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2月5日零点 , 是虾米音乐原定停止服务的时间 。
微信群“拥抱虾米”的公告栏提前发布了活动公告 , 约定从晚上8点在虾米音乐直播间“趴间”开趴“虾米星球的最后一夜” , 邀请虾米用户共同相聚取暖 , 在下沉的世界里做最后狂欢 。
零点过后 , 他们准备带上话题标签“陪伴虾米直到最后一刻” , 分享自己在虾米听的最一首音乐 , 这是他们能为虾米做的最后“追悼” 。
“陪伴虾米直到最后一刻”是票选出来的话题 , 这项投票结果远远领先于“与虾米最后的告别”“以此作别虾米”等其他选项 。
虾米存放了虾米用户的无数青春记忆 , 陪伴这群音乐发烧友走过十余载;尽管所有人都希望“虾米 , 不要走” , 但大家都默默选择用自己的方式 , 陪伴虾米走到终点 。
关停来的不那么准时 , 零点过后 , 趴间的人数不降反升 , 除了“地球最后的夜晚” , 其他趴间也有越来越多的虾米用户涌入 , “你们还有声音吗”“我还能听” , 大家互相确认着虾米App的“生命体征” 。
文章图片
【|100万“音乐难民”陪伴虾米到最后一刻】图2/12
2月5日零点前后的虾米音乐趴间
“断网还能播放歌曲”“不要关掉App就还能用”......虾米用户想方设法延续与虾米共处的可能 , 再多一分多一秒都好 。
彼时 , 有人已经确认 , 从虾米App分享的歌曲链接 , 点进去后界面已经变成了音螺 , 虾米渐渐变得空白 。
文章图片
图3/12
网页端音螺平台(即数字音乐新场景)
1个小时后 , 趴间的音乐早已停止 , 但屏幕上仍不断跳出有人加入的提示消息 。
有人在朋友圈写道:2021提醒我们 , 每个人可能都会成为电子难民 。
这只“虾米”在乎
时间倒回1个月前 。
2021年1月5日 , 虾米音乐的官方公告赫然出现在App首页 , “2021年2月5日0点 , 停止所有歌曲试听、下载、评论等所有音乐内容消费场景” 。
文章图片
图4/12
不久前 , 第六任虾米音乐掌管者朱顺炎“坚决”的态度得到了最终的证实 , 尽管重度虾米用户试图用刷热搜、拉横幅等抗议行动试图留住虾米 , 但仍然于事无补 。
那一天 , 天堂刚刚踏进办公室 , 有同事立刻赶来告诉她 , “虾米要关啦 , 好多人去了QQ音乐 , 在送绿钻” 。 她收拾好在工位上坐定 , 才反应过来虾米好像真的要没了 , 烦躁夹杂着难过的情绪涌上心头 , 感觉自己像是被流放的孤儿 。
也有不少用户因为持续关注着虾米和阿里的动态 , 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 。 但即使在预料之中 , 他们还是不免要为这段回忆而伤感 , Joseph一想起这个既定的事实就止不住伤感 , 小帆在看到那一刻真实地体会到什么叫“天塌了” 。
虾米用户从不同的途径获知这一消息 , 他们不约而同地打开虾米音乐App反复确认公告 , 很多人第一次为一款App掉下眼泪 。
就在同一天 , 虾米编辑部更新了“告别”歌单《虾米留言簿 | 再见一万遍 , 我的朋友》 。 歌单的第一首歌是昨夜派对的《The Season of Us》 , 主唱AKIKO桃子不禁感叹命运的巧合 , 虾米的告别导文第一句是“Dear u......” , 而他们在前一天集体讨论新歌的名字就叫“Dear you” 。
文章图片
图5/12
歌单的第一条热评来自用户“H!karu”:“我们这群人 , 二十多岁 , MP3音乐和轻音乐杂志 , 是启蒙 , 聚集到了音乐博客大巴 , 聚集到了豆瓣音乐 , 最终聚集到了虾米音乐 。 珍惜每一个有着独特社群文化的角落 , 在资本博弈的时代 , 说不见就不见了 。 ”
这条评论引起无数虾米用户的共鸣 。 “最后一刻 , 好想认识一下大家啊 。 ”“我们要不要建一个群?”
就这样 , “虾米难民高手群”“虾米小池塘”“虾米音乐漂浮岛”等群组营运而生 。 最初的召集者组建建立了“虾米社群管理层”微信群 。 还在读大一的小步是里面最小的虾米用户 , 其他成员都喜欢叫他“小朋友” 。
“我只是从初中用到大学 , 用了7年还是学生 , 其他人都是从学生时代 , 用到工作 , 甚至到成家还在用 , 他们对虾米的感情肯定更深 。 ”小步说 。
除了小步 , 其他成员对于分享“自己与虾米的故事”的兴致缺缺 , “没什么心思去聊这些 , 聊了虾米又救不活” 。
但深知虾米“救不活”的他们 , 却依然迅速有序地展开了抢救活动 。
据他们了解 , 虾米音乐停止服务之后 , 软件就等同于一个播放器 。 因此从建群起 , 所有人最上心的“遗产”抢救活动就是——转移歌单、留住曲库 。
志愿者们按照不同音乐流派分工 , 将曲库中的音乐上传至网盘 。 1月底时汇总的文件大小已有400多个G , 但这些只是虾米近两年内的曲库数目 。 越是临近最后一刻 , 越是“生死时速” 。 在仅剩一天的时间里 , 有的虾友还发动全家上阵 , 用家里的三台电脑同时流水线作业 , 只希望能让更多歌曲在“末日”前登上诺亚方舟 。
粗略统计 , “管理层”能够辐射到的微信群、QQ群、豆瓣小组、B站应援团 , 大约聚集了几万虾米用户 。 小步管理的一个500人QQ群里就有8位程序员参与抢救工作 。 “我们所在的群有限 , 我相信就像网上流传的一样 , 虾米有100多万忠诚的听众 , 肯定还有很多其他的人在抢救 。 ”
哪怕多保留一首“遗产”都好 , 如同他们说好要陪伴虾米到最后一刻 。
每个群内在第一时间就空前团结 , 每个人都在用各种办法抢救虾米 , 谁在群里求助 , 几乎有求必应 。
分享自动下载的代码脚本、互赠虾米表情包、求购虾米的公仔等周边......天猫精灵的销量也被意外地带动起来 。
1月底 , 天猫精灵可以绑定虾米账号导入音乐的消息迅速传开 , 虾米用户像是抓住了最后的稻草 。 在天猫智能音箱趋势榜 , 天猫精灵的两款智能音箱分别以214%和79%的增速占领了榜单前两名 , 其中可能不乏虾米用户的贡献 。
没了版权 , 为什么还要用虾米?
许多用户与虾米相遇 , 都是因为要寻找一首冷门歌曲 。
天堂最开始接触到虾米是高二那一年 , 她在一个叫做mono的杂志App听到一首日语歌 , 中文翻译应该是“而我爱你我的怪物” 。 那首歌的风格很新颖 , 她顺着歌曲的下载链接第一次知道了虾米 。
Joseph在2012年来到虾米 。 他是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 , 从5岁开始学钢琴 , 偶尔会买票去听一场交响乐演出 。 古典乐的曲名包含德语、法语、俄语等多种外语 , 通常没有中文翻译 , 在网站搜索难度极大 , 但令他惊喜的是 , 好多曲子他都在虾米音乐上找到了 。
2013年 , 张飞发现了虾米的宝藏曲库 , 再也不用跑很远去买CD或是从各处去搜集了 。 再小众的音乐人 , 哪怕是百度贴吧上粉丝只有两位数的北欧乐队 , 他也能在虾米上找到他们的全部专辑 。
不仅收录各种各样的小众歌曲 , 它的音乐分类也是做的最好的 , 这让张飞觉得自己像一条河流里的小鱼忽然来到了大海 , 来到了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音乐世界 。
在虾米App的官方介绍中 , 虾米的一个自我定义是“专业音乐图书馆” , 有专业的编辑管理 , 严格的收录标准 , 懂音乐的大虾 , 对音乐进行曲风流派、歌单内容的精耕细作 , 细分出1000种以上的曲风流派 , 制作上亿张音乐歌单 。
这不失为虾米的客观评价 。 虾米用户在虾米关停前梳理出了一份《2021虾米音乐曲风流派list》 , 这份PDF一共436页 , 涵盖流行、摇滚、爵士等24个一级分类和548二级分类 , 每个分类下都有非常详细的科普介绍 。
文章图片
图6/12
《2021虾米音乐曲风流派list》目录
张飞运营着一家实验剧场 , 认识一些艺术家朋友 。 后来 , 他听朋友谈起有关虾米音乐总监的故事 , 才知道这些细致的流派分类背后 , 是一群专业音乐人在做人工分类 , 而不是依靠机器 。 这是极其繁琐的工作 。
一切有赖于虾米的创始人初创团队都是热爱音乐的同事 , 《虾米音乐关停:一百万怀念它的人和错失音乐帝国的阿里》一文写道 , “虾米办公室的休息区是一个小舞台 , 放着吉他、钢琴、键盘 , 晚饭时间不时有人弹琴唱歌 , 还有人一来公司就组好了乐队 。 ”
Joseph也觉得在虾米听歌像是阅读一本翻不到底的书 。 他听的古典音乐评论很少过百 , 但是曲子或专辑的介绍 , 都会详细地写出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对曲目的赏析 。
文章图片
图7/12
Joseph收藏的歌单之一
版权的失势 , 让这本“百科词典”开始严重缺损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 , 阿里收购虾米前 , 王皓希望打破现有大唱片公司的版权体系 , 认为音乐版权被一家独有对用户和版权方都是不健康的;收购后 , 接手虾米的高晓松、宋柯认为版权的生意赚不到什么钱 , 版权割裂的状态迟早会结束 , “传统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在谁家 , 我们根本不care” 。
在步步错失机会的情况下 , 版权问题逐渐压倒了虾米 。 曾被诟病“版权少”的网易云音乐 , 在2020年接连拿下与大公司的音乐版权合作后 , 彻底“孤立”了虾米 。
“谁还用虾米?想听的歌都没有版权了 。 ”
而仍坚守在虾米阵地的用户只是淡淡地丢下三个字:“你不懂 。 ”
曾经有一张音乐App的鄙视链流传在网上 , 其中 , 虾米音乐和网易云以相互鄙视的姿态站在了鄙视链顶端 。 但虾米用户并不把网易云“放在眼里” , 认为网易云根本没有鄙视虾米的资格 。
在虾米的版权问题暴露后 , Joseph慢慢开始使用网易云 。 但有一个“污点”他一直记到现在 , “我在网易云听过一张古典乐专辑 , 他的歌曲顺序都是打乱的 , 作曲家也写错了 , 总之就是不够专业” 。
在页面设计上也有许多体现虾米专业度的细节 。 例如 , 有很多人指出虾米的打口带“直接秒杀”网易云的唱片机 , 设计更加逼真细腻 , 而且“唱片机的唱臂都是反的 , 这么多年了一直也没改” 。
文章图片
图8/12
虾米音乐的打口带界面设计
“不够专业”“不那么尊重音乐本身”是网易云和其他音乐平台给一部分虾米用户留下的印象 。
他们很难想象一个音乐App的菜单栏前几位没有歌手、专辑 , 而是把歌单、视频、云圈放在前面 , 更有人把网易云划归为交友软件 。 面对网易云的特色评论区 , 天堂说 , 宁愿看到漫游者听歌时评论的无意义符号 , 也不想看到非主流段子 。
独立音乐人LinKo是虾米的“重度难民” 。 在得知虾米即将关闭后 , 他尝试在其他平台上传音乐 , 对比之下他才发现 , 其他平台关于版权的霸王条款和上传体验简直令人绝望 。
“在虾米上传音乐有非常精细的风格可选 , 几乎任何音乐你都可以找到定位与分类 。 网易云的分类就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 发行里没有独立发行选项 , 歌手设置为必填项 。 有一个场景栏目 , 给出的选项是不羁烟嗓、大提琴小提琴、甜蜜、性感等等 , 我不理解这些词为什么会放在一个语境下面 , 而我做的电子乐的标签就只能选抑郁、孤独 。 ”LinKo感到有些愤怒 。
虾米懂得他们对音乐纯粹的热爱 , 相比之下 , 其他App音乐之外的内容太过花哨了 。
关停的最后几天时间里 , 微信群中仍然不断有人说又发现了好多宝藏歌手 , 即便是只有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歌手 , 在虾米也能找到无损版音乐资源 。
对他们来说 , 在虾米是听音乐 , 在其他地方是听歌 。
从前慢 , 在虾米
“除了虾米 , 再也没有这样一个纯净的地方了 , 因为身边没有同好 , 我早就失去了分享欲 。 ”
虽然没有身边人可以分享 , 但虾米用户觉得懂音乐的人能够通过音乐相互理解 , 从某种程度来说 , 他们并不孤单 。
在虾米宣布关停前 , 大多数虾米用户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认识这么多虾友 。 甚至可以说 , 有了最后关停公告 , 散落各地的虾米用户 , 才有了团聚的机会 。
在虾米“难民集中营” , 有人向群里发出“听歌识曲”的求助 , 其他虾友在告知歌名后顺手分享了自己父亲吹的口琴版本 。 随后她立刻接到邀请 , “能不能请你父亲吹另一首口琴曲听听?这是我在虾米里收藏的唯一一首口琴曲 。 ”
有时候也会聊起音乐之外的话题 , 谈起金属乐的时候 , 有人提到自己有个音乐人朋友“一边喝茶 , 一边听金属” , 会得到一句回应“喝茶之人听摇滚 , 个性很突出啊” , 由此从茶文化与建盏收藏说开去 。
虾友对虾米的感情和友邻对豆瓣的感情很像 。 豆瓣用户“海伯利安”发过这样一条动态:“对豆瓣上的一些友邻是什么感情呢 , 可能没见过 , 也算不上是朋友 , 可是一想到他们的存在 , 就觉得世界还是好的 。 ”
10年前 , 小帆认识一个在深圳玩乐队的网友 , 因为想学打鼓 , 经常向他请教一些关于乐队的问题 。 有一天对方甩给他一个虾米链接对他说 , “你一定要听” 。 那是一张乐队Blonde Redhead的专辑 , 为听惯了朋克金属的小帆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什么会有这么细腻的摇滚乐?仿佛过去从来没有听到过音乐的美 。
文章图片
图9/12
为小帆打开新世界的乐队
顺藤摸瓜 , 小帆通过虾米渐渐塑造了自己的音乐审美 。 早期的时候 , 小帆随手关注过一些和自己音乐品味相似的朋友 , 其中有一些也成为了自己的微博互关 。 随着时间推移后 , 大家偶尔互动 , 联系不多 , 但都知道有这样一个志趣相投的人存在 。
如果虾米能够建造一个音乐世界 , 里面的人一定生活在“从前慢 , 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 。
小步在高中时在虾米认识一位较为特别的网友 , 比起网友 , 他们的状态或许更像上个世纪流行的笔友 。
“笔友”来自台湾 , 比他低一个年级 , 对台湾的好奇让小步忍不住和她攀谈起来 , “她发的是繁体字 , 我一开始需要还要在网上翻译一下 。 ”小步好奇台湾地区对外会不会很封闭 , 台湾女孩好奇在大陆是不是真的很少用现金 。 他们聊得最多的是高考 , 实现了“信息对称”后 , 他发现自己和台湾同学要面对的升学状况也没什么两样 。
在看到虾米关闭的消息后 , 小步给台湾“笔友”发私信告别 , “虽然只有短短几语 , 但认识你很开心” 。 20天后 , 小布收到了对方在虾米的回复 , “既然都要散了 , 要不要在最后交换一下照片” 。
小步曾记下对方的电话号码 , 但从来未通过话 。 最后两人互换了照片 , 这是他们在虾米最后留下的痕迹 。
文章图片
图10/12
小步与台湾虾友的私信 / 图源受访者
小步还认识了一位来自柬埔寨的朋友 。 因为在一间华人工厂上班 , 他能够用流利的中文交流 , 之所以会知道虾米是因为中国同事的推荐 。
由于绝大多数国内音乐App的海外版权协议存在授权地区的限制 , 因此不受限的虾米拥有不少忠实的海外用户 。 小步所在的群里就有来自新加坡、巴拿马、土耳其等不同国家地区的哥哥姐姐 。
清水公子来到美国已经第11年了 。 从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项目毕业后 , 她一直留在美国纽约工作 。 虾米陪她度过了在美国的日子 , 她也几乎陪虾米走完了“全程” 。
清水未曾在虾米上交友 , 但会在夜深人静听歌时 , 偶尔看看歌曲下的评论 。 “有时因为一首歌 , 一个听众能想起多年之前很感慨的事 , 而我恰好看到 , 并在那个时刻产生共鸣 , 就会有种‘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何年初照人’之感 。 ”
她的音乐爱好比较广泛 , 自己弹古琴 , 常常和美国的重金黑金的乐队一起玩耍 , 也很喜欢非常有氛围有灵魂的爵士乐 。 她在虾米建立的歌单也十分多样 , 有重金、古典、拉丁、后摇、冥想等等 。
由于自己从事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 , 在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 , 她还给国内的医生们做过一个歌单 , 都是精心搜索的比较缓和的轻音乐 。
“很多医生都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疗上 , 却很少纾解自己的压力 。 但是有医生告诉我 , 刷牙的时间、吃饭的功夫、或者是在睡前听听我的歌单 , 心情会平静舒畅一些 。 歌单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个分享功能 , 而且我的歌单中有些灵魂音乐只有虾米才有 。 ”清水说 。
是虾米放弃了我们 , 还是我们放弃了虾米?
清水有一个喜欢的日本实验音乐乐队 , 他们在60年代的作品 , 除了虾米 , 没有其他渠道可听 。 一周前 , 她在dicsjapan网站查了一下 , 发现这个乐队在2020年翻新过两张专辑 , 于是果断买了下来 。
“注重版权是好的 , 音乐商业化是好的 ,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虾米真的无可救药了吗?为什么在一个网络这么发达的时代 , 我又得费尽心思找CD听了?”现实迫使她回到淘唱片的日子 , 清水对此疑惑不解 。
虾米关停 , “难民们”不仅伤情于自己青春回忆的消逝 , 更迁怒于大众对虾米专业性和艺术性的忽视甚至蔑视 。 大众音乐的审美愈发从众而浅薄 , 如同多篇分析虾米帝国落幕的文章说的那样 , 平台给你什么 , 你就接受什么 。
他们对“快消”歌曲的流行感到落寞 , 对国内的音乐环境感到失望 。 2018年 , 李袁杰的一首《离人愁》火遍大街小巷 , 抖音播放量破10亿 。 但直到李袁杰参加《明日之子》被华晨宇指出不懂乐理 , 全网才发现这首传唱度极高的歌曲涉嫌抄袭 。
有虾米用户在网吧看到年轻的小孩们在讨论哪首“抖音神曲”更好听 , 很难想象现在人们开始通过这样的途径接触音乐 。
“一想到大多数人都在听这些音乐 , 还觉得不错 , 心里特别难受 。 ”
由俭入奢易 , 由奢入俭难 。 被虾米“抛弃”的流浪者努力说服自己与其他软件和解 , 但不论是打开QQ音乐、网易云、还是Spotify还是不停被劝退 。
两年前就正式退出虾米、在泰国提前进入养老模式的王皓 , 在播客「坏蛋调频」中谈到现在使用音乐App的体验 , 也还是忍不住吐槽一句 。
“Spotify给我推荐的歌太烂了 , 一直试图给我推荐什么全球最流行的100首歌 , 令人发指 , 播放不出我想要听的歌 。 ”
王皓说 , 如果只以流量为判断标准 , 把流量卖出去是很容易的 , 但这就和音乐没什么关系了 。 为了生存 , 他也曾在竞争期间“给小鲜肉们卖产品” , 但他坚持的“底线”是 , 绝不能抛开音乐本身去寻找盈利模式 。
由此 , 对于一个以盈利为核心的商业帝国 , 阿里放弃关停虾米是一个更符合商业理性的决定 。
王皓对此早已坦然接受 。 当被问到“如果条件允许 , 你理想中的虾米是什么样子?”时 , 他回复的很果断 。
“如果虾米有幸活下来了 , 跟腾讯、网易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 我们或许是错过了一些机遇 , 但最后看 , 也许这就是必然结果 。 ”
1月5日 , Joseph循环了一整晚肖邦的《夜曲》 。 一想到“虾米星球上的最后一夜”的听歌约定 , Joseph情绪有些波动:“我应该会去听 , 但是我同时也不希望自己听 。 我在虾米上找到了喜爱的曲子 , 现在又要我去重新适应一个平台......如果早知道结局 , 我还是宁愿一开始就没有遇到过虾米 , 或许我心里可能更好受一点 。 ”
2月4日这一天 , 细心的虾友们发现 , 虾米为平台所有用户统一定制了“每日30首”歌单 , 最后7首歌的标题 , 温柔诉说着每个人心中的不舍 。
“我最亲爱的宝贝 , 当爱已成往事 , 我终于失去了你 , 我爱你 , 再见My Love 。 ”
文章图片
图11/12
2月4日虾米音乐的“每日30首”
点开每首歌还有“隐藏彩蛋” 。 在歌曲播放页上方 , 每首歌都配有一句编辑“推荐语” , 这些句子连起来或许是虾米对所有用户的告别:
文章图片
图12/12
“各位 , 如果虾米回来要很久 , 10年甚至20年 , 你们愿意等吗?”
“我终生等待着虾米 。 ”
(文中天堂、Joseph , 小步、张飞、清水公子、小帆均为化名)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