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最后的仪式,向虾米告别


|他们用最后的仪式,向虾米告别
文章图片
图1/8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钟微
来源:连线Insight(ID:lxinsight)
2021年2月5日零点 , 一切结束了 。
无数“虾米”在等最后的时刻 , 一个名为“虾米星球的最后一夜”的音乐直播间 , 整晚没有停止过播放音乐 。
在数千人的点歌、评论中 , 直播间显得很热闹 , 这可能是很多“虾米”第一次这么聚在一起 , 但却是为了正式向虾米告别 。
这个夜晚 , 还有更多虾米用户 , 用自己的方式 , 告别这个陪伴自己青春岁月的音乐平台 。
武铭将整个夜晚 , 留给了虾米 。 他下班回到家 , 关闭房门 , 留出一个私人的空间 , 然后一直播放着虾米列表上的音乐;
Dumplings也提前向公司请了假 , 她预感到这是难熬的一夜 , 如果哭了 , 也无法顶着黑眼圈和肿眼泡上班;
涂菲的虾米一直处于打开的页面 , 她知道在某个时刻 , 音乐可以会戛然而止 , 但这也意味着 , 她陪伴虾米走到了终点 。
从一个瞬间开始 , 虾米音乐消失了 , 无法再播放任何歌曲 , 无论是在线或是本地 。
虾米音乐选择关闭了大门 , 但相比之下 , 门外的虾米用户更像是被困住的一方 。
一个名为“虾米收容所”的微信群开始疯狂地滚动消息 , 用户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 关闭本地网络或是通过分享链接 , 试过的方式似乎都不管用 , 用户正在播放的歌曲最终还是停止了 , 有人忍不住说 , “什么都没有了” , 然后又被更多悲伤的声音淹没了 。

|他们用最后的仪式,向虾米告别
文章图片
图2/8
虾米用户群聊截图
他们需要适应一个新现实 , 音乐的世界里再也没有了虾米 。 也许不久之后 , 这个App也会从每个人的手机里彻底消失 。
武铭是虾米的近十年用户 , 在最后一刻 , 他把还剩几年的会员退掉了 , 他明白 , 虾米再也回不来了 。
突如其来的坏消息
这是一场仓促的告别 。
多数人记得1月5日 , 这对于很多人而言 , 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 , 直到噩耗突然降临——虾米音乐发布官方声明 , “由于业务调整 , 虾米音乐播放器业务将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务 。 ”这意味着 , 仅仅一个月后 , 虾米就将告别所有用户 。
正在上班的涂菲发现 , 从某个时刻开始 , 一个聚集了虾米用户的微信群 , 消息开始倍增 , 这似乎像是某种预警 , 她不敢点开去看 , 害怕自己突然崩溃 。
带着复杂的感情 , 资深虾米用户钟苒写下了一篇名为《虾米之死》的文章 。
她说 , 在失眠最严重、失恋最难过、失败最沮丧的日子里 , 都少不了虾米的陪伴 , 在文章的末尾 , 她写到 , “这是我在虾米写的最后一篇文字 , 想让它陪着服务器沉睡 , 以此纪念虾米陪伴我的10年时间 。 ”
在一个夜晚 , 涂菲读完《虾米之死》 , 她想起很多时刻 , 无论她在哪里 , 都有虾米的陪伴 , 尤其是独自身处海外时 , 那些倍感孤独的时候 。 她已经分不清 , 这种伤感、遗憾与舍不得 , 更多的来自失去虾米上的音乐 , 还是失去虾米本身 。

|他们用最后的仪式,向虾米告别
文章图片
图3/8
虾米App关闭大部分功能 , 只能显示以上页面 , 图源虾米App
“虾米走到今天 , 我也有原因 。 ”她开始对虾米的死亡感到抱歉 , “虾米的关闭是因为不赚钱 , 这么多年 , 我只开过一次会员 , 没有为它做些什么 。 ”
在虾米音乐上 , 无数人完成了音乐启蒙 , 建立起音乐审美 。 在很多用户看来 , 在这段关系中 , 虾米的付出要多得多 。
MOA在初中时期 , 第一次打开了虾米音乐App , 当时虾米还处于用户上传音频、彼此分享的时代 。
一个初中生 , 很难有听歌的审美和品味 , 但通过在虾米上盲听、收藏、下载 , 虾米又以日推的方式回馈过来更多歌曲 , 当推荐越推越精准 , MOA的音乐口味也开始固定下来了 。
与虾米相识的日子 , 已经成为用户不可缺失的部分 。 虾米宣布关停后 , MOA说 , 就像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将消失了 。
“失去虾米 , 就像是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亲人或者朋友 。 ”MOA能感觉到 , 震惊、愤怒、协商、绝望和接受 , 这些人们在失去重要的东西时经历的过程 , 自己也在一步步完成所有步骤 。
很多人始终不敢面对这个结局 。 MOA在否认的阶段停留了很久 , 她说:“每天打开虾米 , 欢迎界面已经变成了告别 , 但是不去看 , 它就可以不存在 。 ”

|他们用最后的仪式,向虾米告别
文章图片
图4/8
2月4日 , 虾米用户创建的歌单在首页推荐
2月4日 , 虾米用户创建的歌单在首页推荐
从12月传出虾米关停的消息 , 到1月虾米的年终总结迟迟不发 , MOA有过预感 , 但她一直在逃避面对 。
直到2月初 , MOA才渐渐愿意接受这一事实 , “如果再不去面对 , 可能会失去所有歌单 。 ”
作为虾米十年用户的简新 , 也很难想象即将要失去虾米 , 因为有太多难以忘怀的故事 。
刚毕业时去到创业公司 , 是虾米陪伴了这段艰难的岁月 。 她也回忆起一段恋情 , 他们听同样的乐队和音乐 , 也一起使用虾米App 。
有人开始想象 , 是否能用某种方式让虾米活下来 。 虾米用户出现在了阿里巴巴的大楼前 , 他们举起了横幅 , 抗议阿里的决定 , 还有各种设想 , 比如用户众筹 , 或有公司能将虾米收购 。
林荣目睹了这一切 , “我懂大家的想法 , 都不舍得虾米离开 , 但这些都是不太现实的 , 对吗?” 其实人们知道 , 这也仅仅是想象而已 。
虾米小而美的一生
站在终点去回望虾米的一生 , 这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创业败局” 。 这个故事没有从高光时刻跌落的戏剧化 , 甚至也没有看起来顺利的时刻 , 虾米更像是一个“注定”的失败者 。
2008年 , 虾米音乐正式上线 , 创始团队充满了理想 , 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做高品质音乐、准确的系统推荐、高品位的软件设计 。
那时候 , 这群有着同样追求的用户 , 几乎不用仔细挑选 , 当他打开虾米的那一刻 , 就不用再转换到其他平台 。
涂菲回忆 , 开始使用虾米时 , 几乎没有过渡期 , 体验非常流畅 。
谈论虾米 , 绕不开日推 。 Dumplings说 , 虾米的推送 , 不会局限于你个人喜欢的一些音乐流派 , 它会给你探索更加广阔、以前不会尝试的一些音乐流派 。
武铭也提到 , 随便听了几次 , 他就喜欢上虾米推荐的音乐 ,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虾米的平台设计也曾吸引很多簇拥者 。 武铭说 , 当时虾米在网站时期 , 整个平面设计就非常耳目一新 。 给人温暖且小清新的感觉 , 但又不是故作文艺 。
早期 , 虾米的玩法是用户上传自己喜欢的音乐音频 , 并编辑主题歌单 , 这也帮助了虾米创造更多元的音乐数据库 , 虾米在此基础上 , 建立了庞杂且精细的音乐分类 , 这也让它被称作“音乐图书馆” 。

|他们用最后的仪式,向虾米告别
文章图片
图5/8
虾米上的音乐流派 , 图源知乎用户CFanKing
MOA说 , 如果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三个平台搜索 , 你会发现 , 只有虾米无论自己有没有版权 , 它都会把歌手、曲风分类做好 。
在虾米上可以看到一个音乐人的完整音乐历程:哪一年出道 , 之后发过什么专辑、EP , 就算是音乐节或电影里的歌曲 , 也会被清晰地分类和标注 。 而在其他的音乐平台上 , “这些完全乱掉了” 。
这也让MOA这一个月导出虾米歌曲时 , 非常痛苦 。
在MOA导入歌曲到其他App的过程中 , 所有歌单的顺序乱掉了 , MOA又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 将500多首歌的顺序调整回原来的样子 。
MOA能直观地感受到 , “虾米的推荐能get到每个人的喜好 , 这可能和它们将音乐分类做好有很大的关系 。 ”
林荣也很难爱上其他音乐App , 在他看来 , 它们的日推功能形同虚设 , 很难推荐到他喜欢的歌曲 。 评论区的氛围也完全不同 , 下面的文字就像是为了点赞而写 , 但虾米评论区的文字和故事都写得很真诚 。
在虾米上 , 用户也能认识到更多的音乐人 , 武铭还记得虾米推出的寻光计划 , 对年轻音乐人带来了很多帮助 , 这不仅让包括他在内的用户认识和了解到许多优秀的音乐人 , 其中许多音乐人已经告别了无名时代、甚至完全火了 。
这件事几乎所有音乐平台都在做 , 但虾米做得最早 。
在用户眼里 , 虾米是独特的 , 以至于任何一个音乐App都不能替代 , 但现实不如人们所愿 。 第一场版权大战落幕后 , 虾米的歌单就开始大量变灰 , 这渐渐让人感觉到 , 面对高价版权 , 虾米已经束手无策 。 以至于虾米创始人王皓在2016年略带愤怒地说 , 这个行业“荒诞得令人发指” 。
当越来越多的歌曲变成了灰色 , MOA听歌找不到资源时 , 也会在其它平台上搜索一下 。 她也感觉到 , 受到版权的影响 , 虾米的推歌没那么精准了 , 推歌的质量有所下降 。
部分虾米用户在担忧之余 , 情绪也变得低落 , 但他们始终都不愿转移到其他App上 。

|他们用最后的仪式,向虾米告别
文章图片
图6/8
虾米App上的部分歌曲灰了 , 图源豆瓣App
歌变灰了 , 虾米也渐渐变慢了 。
在后来讨论虾米之死的原因时 , 版权问题总是被提起 , 但这个问题很难得出结论 。 早期的版权大战失利后 , 被阿里收购的虾米 , 又经历了创始团队的出走、高晓松和宋柯的失手以及阿里大文娱逐渐掉队、虾米走向边缘 。
另一种说法来自王皓的好友付翀 , 他说 , 干掉虾米的不是对手 , 而正是对品质的优劣、资讯的准确性以及产品体验均“不介意”的用户 。 用户的“不介意”这三个字 , 足以干掉任何产品 。
如果联想虾米的定位——音乐爱好者的净土、小众音乐的理想国度 , 决定了虾米的调性并非面向主流 。
同时 , 在商业化和用户之间 , 虾米一直选择后者 。 林荣说 , “可能从一开始 , 虾米已经走在了下坡路上 , 那时就决定了虾米永远会在最低谷 。 ”
用自己的仪式 , 向虾米告别
从虾米宣布关停消息的那一刻起 , 全国各地的虾米音乐群建立了起来 。
武铭也在虾米的评论区发了一条评论 , 呼吁大家加入 , 但他没想到能有这么多人响应 , 发来私信 。
武铭将微信群起名为“虾米收容所” , 希望可能承载用户的一些回忆和故事 。 通过一个个拉群的方式 ,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 , 陆续建立了两个微信群 , 聚集了800多人 。
“虾米收容所”里的告别仪式从一个月前开始展开:从“献给虾米的歌” , 到“告别视频拍摄” , 再到“抢救虾米评论区” , 用户将虾米上优质的评论用截图的方式保存下来 , 活动开始半个月 , 邮箱里便投稿了五百多条 。
为了保留虾米的一切 , 群里的管理人员往往忙碌到凌晨 。

|他们用最后的仪式,向虾米告别
文章图片
图7/8
“虾米收容所”活动截图
2月4日 , “送别虾米” , 也是最后的告别仪式开始进行 。 在最后时刻来临前 , 包括武铭在内的数个群主已经联合起来 , 他们最终决定以听歌到零点的形式 , 送别虾米 。
在“送别虾米”的活动简介里写着 , “我们也许无法扭转乾坤 , 可我们还能陪你倒数 , 直到最后一秒 。 ”这是一场跨越数个微信群、涵盖上万人的告别活动 。
“虾米就像是我的老朋友一样 , 不是一个冷冰冰的软件 。 ”这一天晚上 , 武铭就像是送别一位永远都不会再见的老友 。
在“虾米星球的最后一夜”虾米音乐直播间里 , 虾米编辑部的编辑出现了 。 编辑阿鼓开始一一告别 , 首先是用户 , 他说 , 谢谢你们陪伴到最后 , 也替我们转告给所有虾米群里的用户 。 然后是同僚 , 他说 , 所有在虾米待过的编辑 , 加起来有几十个人 , 彼此给予 , 一切成长 , 也谢谢他们每一个人 。

|他们用最后的仪式,向虾米告别
文章图片
图8/8

“虾米星球的最后一夜”音乐直播间截图
直到最后一刻 , 还有虾米用户在导出歌单 。 那些无法导出的 , 只能记录下歌曲名称、歌手的名字 , 然后仔细搜索一下 , 或是用录屏的方式保存下一切 。
2月4日00:00 , 虾米音乐正式关停 , 一位用户的导出界面在中途被迫停止 , 那些收藏过、热爱过的歌曲 , 也随之消失了 。
一切结束了 , 但“虾米收容所”里的用户迟迟没有入睡 。
从某个时刻开始 , 虾米用户们开始发送朋友圈 , 这也是告别仪式的一部分 , 群主Dumplings说到 , 在最后时刻 , 我们不想让它孤单地离开 , 我们相信网络是有记忆的 , 在其他平台上 , 虾米用户的记忆也可以留下来 。
Dumplings伤感地说:“不说再见 , 它会一直在我心里 。 ”
完成心情的转变、接受虾米的关停也并非一夜之间可以完成 , MOA说 , 2月4日之后 , 她可能还要经历长久的挣扎 , 直到某一天 , 她可以放下一切 。
很难有一个音乐平台能完全替代虾米 , 为此 , 武铭和其它社群的管理员们一起 , 建立了“日推”群 。 他们根据每种音乐风格 , 建立一个群聊 , 群聊的分类极其细致 , 仅仅是摇滚风格里 , 就建立了朋克、金属等不同细分音乐风格的社群 。
里面聚集着相应的乐迷 , 群友们将成为彼此的“日推” , “当虾米消失、其他音乐App无法精准地推送时 , 这些群会代替虾米 。 ” 武铭说 。
林荣庆幸 , 虾米是以最好的样子消失 。 他设想过虾米是否能活下去 , 但出现了非常矛盾的选择:如果虾米要商业化 , 它可以活下去 , 但可能就变了 , 但是它不赚钱的话 , 也活不下去 。
正如虾米创始人王皓(南瓜)离任后在接受播客“坏蛋调频”采访中说到的:“如果有幸活下来了 , (虾米)跟腾讯、网易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 不存在真空环境里的假设 , 如果可以的话当年也应该做到了 。 ”
林荣认为 , 美好事物的消失 , 并不是最大的遗憾 。 最大的遗憾可能是 , 它一直活下去了 , 却不再是以前的它 。
“就像烟花一样绚烂一刻 , 然后归于平静” , 林荣说 , 虾米离开的样子很美好 , 剩下的 , 就是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 。 “虾米关闭了 , 但音乐还要继续下去”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林荣、涂菲、MOA、简新、武铭为化名 。 )
【|他们用最后的仪式,向虾米告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