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日 , 美国得克萨斯州 ,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发射了“星舰”的最新原型SN9 , 但是在返回着陆时再次猛烈撞击着陆场发生爆炸 。 该公司之前的SN8飞船在试验时也发生了爆炸 。
SN9的起飞和上升如预期那样进行 , 升空4分钟后到达10公里处 , 在短暂盘旋后翻转到水平方向 , 要以滑翔姿势返回着陆平台 , 到此为止都是成功的 。
【飞船|SpaceX“星际”飞船SN9返回着陆时又炸了!】但接下来的一个关键动作出了问题 。
理论上当“星舰”SN9接近发射台时 , 需要重新翻转到垂直状态并重新点燃发动机 。 但SpaceX后来表示 , 在实际的着陆翻转过程中 , 其中一台猛禽发动机没有重新点火 , 飞行器推动力不足 , 导致SN9高速着陆 。 在起飞6分多钟后 , SN9硬着陆爆炸 。
就在爆炸地不远处 , 静静矗立着下一次即将发射的“星舰”SN10 。 有网友评论:SN10目睹爆炸全过程 , 会不会“瑟瑟发抖”?
问题出在何处?
报道称:事故的原因是猛禽发动机未正常点火 。
究竟是发动机本身问题还是线路问题?
果壳网科普主笔、天文科普作者虞骏表示 , 因SN9硬着陆时发生爆炸 , 所以目前还不清楚具体原因 , 需要SpaceX公司后期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
由于猛禽发动机是SpaceX公司全新研制的一款发动机 , 使用的燃料是甲烷和液氧 , 可靠性尚不确定 , 所以发动机出问题的可能性较大 。
调整动作复杂目的是什么?
SN9测试升空时 , 在飞到距离地面10公里的高空后 , 经历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姿势调整动作 , 目的是什么?
虞骏介绍了飞船的预定动作:先由三台燃烧甲烷的猛禽发动机推进升空 , 贴近预升高度后发动机依次熄火 。 当攀升至最高点后 , “星舰”要翻转到水平方向开始返航 , 像树叶一样飘落 。 临近落地时 , 飞船继续调整姿势 , 机底朝下 , 猛禽发动机重新点火制动 , 减速降落 。这个过程实属繁琐复杂 , 成功率不高 。
另外 ,SpaceX公司为了让宇宙飞船可重复使用 , 以实现“人类移民火星”多次往返的使命 , 在飞船的设计上也极力配合这次复杂的姿势调整 。
SN9飞船和之前的飞船相似 , 是个“胖胖”的圆锥体 。 特殊之处在于飞船的上边和下边各有一对“翅膀” 。 有了“翅膀”的飞船在肚子朝天降落时 , 可最大程度增加空气阻力 , 用空气阻力来实现飞船从外太空轨道高速进入大气层时的减速 。
飞船落地前还需经历“神龙摆尾”阶段 , 从水平方向调整为垂直方向 , 要利用“翅膀”的开合调整空气阻力 。 稍有不慎 , 便会前功尽弃 。
不锈钢“大暖瓶”
SN9飞船的外形很有特点 。 外壳是不锈钢材质 , 看起来像个“大暖瓶” 。 其实 , 性能更好的航天材料有很多 , 为什么非要选择不锈钢呢?
虞骏表示 , 主要是因为不锈钢材料成本低 。 其次 , 低温环境下 , 不锈钢材质的轻质与坚固程度甚至可以和碳纤维材料媲美(碳纤维: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 , 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 。
由于成本较低 , SpaceX公司在建造SN9 时“顺手”打造了SN10 进行再次实验 , 想以此发现更多问题并逐步改进 , 所以SN10有理由“瑟瑟发抖” 。
另外 , 虞骏认为:马斯克在2023年让“星舰”带着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去月球并返回的计划可能有些困难 , 但仍值得期待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