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喜茶vs奈雪的茶:争抢“奶茶第一股”
文/张梦依
编辑/郭璐庆
奶茶两巨头又传出上市的消息 。 虽然还没得到两家企业的官宣 , 市场对”新式茶饮第一股”的讨论早已甚嚣尘上 。
近日 , 有传闻称喜茶和奈雪的茶将于3月份在香港上市 , 而“从农村杀进城市”的蜜雪冰城也在筹备A股上市阶段 。
颇有意味的是 , 在“奶茶第一股”美誉面前 , 奶茶双雄或否认、或回避 。
“喜茶目前没有任何上市计划及动作 , 目前也没有任何融资事项在推进中 。 市场上所有有关传言皆为不实消息 。 ”喜茶对AI财经社表示 。 奈雪的茶方面也表示 , 对市场消息不予置评 。
这已经不是两家茶饮企业第一次出现上市传闻 。 2020年9月以及上个月 , 都有消息称喜茶和奈雪的茶正在筹备在港上市 , 两家企业也多次予以否认 。 不过 , 当资本密集下注时 , 首家上市茶饮还会远吗?
茶饮上市好时机
作为茶饮赛道头部企业 , 喜茶和奈雪的茶一直备受顶级投资机构追捧 , 目前双方都完成了C轮融资 , 随着一级市场投资进入冲刺期 , 距离登陆资本市场也只差临门一脚了 。
天眼查App显示 , 2016年8月以来 , 喜茶一共获得过三笔融资 , 第一笔融资是来自IDG资本和今日投资的过亿元融资 , 2018年4月 , 美团龙珠资本和黑蚁资本跟投了4亿元 , C轮融资来自于高瓴资本和Coatue , 虽然具体融资金额暂未披露 , 但投后喜茶的估值或将超过160亿元 。 据媒体披露 , 喜茶又基本敲定了新一轮融资 , 投后估值约250亿元 。
与此同时 , 奈雪的茶也已经历6轮融资 , 最近的一笔融资是在2021年1月4日 , 由PAG太盟投资集团领投1亿美元 , 这轮融资后 , 奈雪的茶估值接近130亿元 。
在资本的保驾护航下 , 喜茶和奈雪的茶纷纷加速扩大门店规模 , 加大渗透率 。
据喜茶发布的年度报告 , 截至2020年年底 , 喜茶已在海内外61个城市落地695家门店 , 其中 , 主力店202家 , 小型店“GO”店102家 。 另一方面 , 截至2020年底 , 奈雪的茶门店数量为500家左右 , 较两年前的130家增长了3倍多 。 2021年奈雪计划再开200家新店型奈雪PRO门店 。
上述扩张计划也被业内人士视作上市的准备动作之一 。 “通常市占率和销售额越高 , 市场对一家企业的估值就越高 , 虽然两家企业还没公布上市的计划 , 但肯定都希望通过做大 , 获得更高的市值 。 “一位业内人士评论称 。
浙商创投投资总监李军华也认为 , 眼下是茶饮企业上市的好时机 。 “目前资本对消费行业普遍看好 , 且港股自由度更高 , 目前行情好 , 在这个时间段进入资本市场 , 企业更容易获得高估值 , 而先上市的公司在估值、募资方面更具有先发优势 。 预计两家公司都在谋求尽快上市的阶段 。 ”他说 。
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表示 , 茶饮企业走向上市 , 会吸引更多资本关注饮品市场 , 其他的茶饮创业公司将更容易获得投资 , 也将进一步促进茶饮行业产业链的发展 。
值得注意的是 , 两家龙头企业为“第一股”暗中较劲的同时 , 奶茶界“拼多多”蜜雪冰城也不甘示弱 。 有报道称 , 蜜雪冰城日前已完成一笔融资 , 由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 , 融资金额为20亿元 , 预计估值在200亿元 。 此外 , 蜜雪冰城正计划在A股上市 , 上市辅导筹备已到最后阶段 , 预计年内完成上市流程 。
文章图片
图1/1
喜茶VS奈雪的茶
喜茶起源于广东江门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 , 是芝士奶盖的首创者 , 一度风靡珠三角地区 , 隶属于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巧合的是 , 奈雪的茶也发源于深圳街头 , 首家门店即入驻深圳核心商圈 。 不仅门店位置临近 , 两家茶饮企业还有很多相同之处:定位中高端市场 , 主打产品均价30元左右 , 专攻一二线城市 。
由此也引发市场对两家企业的诸多比较和猜测 , 究竟谁会率先登陆资本市场 , 夺得“新式茶饮第一股”的花名呢?多位受访投资圈人士认为 , 喜茶有更大几率捷足先登 , 抢先传来喜报 。
“喜茶的商业模式更清晰 , 品牌输出能力更强 , 原创性强 , 而品牌价值越高 , 一家企业的品牌溢价能力会越高 。 ”王振东表示 。
毋庸置疑的是 , 喜茶二字已经成为流量和网红的代名词 。 创立之初 , 喜茶门店外常常能看到年轻人排队购买 , 甚至出现黄牛代购 , 此外 , 喜茶的研发能力也广受消费者认可 , 一旦推出新品 , 便能引发网络热议 , 占据朋友圈、小红书C位 。
此前 ,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同样表示 , “很多人总是想要分析新茶饮店壁垒是什么 , 并无形中将其神秘化 。 但实际上 , 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靠护城河或壁垒打赢的 , 最终还是要有策略 。 而喜茶的品牌就是核心 。 ”
在一位投行人士看来 , 从门店数量和估值看 , 喜茶的营收数据高于奈雪的茶 , 是当之无愧的新式茶饮行业领头 。 喜茶在品牌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年轻化方面表现优秀 , 且拥有好的产品和原料来支撑品牌口碑 , 具有其他品牌不可比拟的优势 。 但两家茶饮企业谁先上市 , 最终要由上市进程来决定 。
“虽然都定位中高端市场 , 但两家茶饮企业的发展路径各有不同 , 喜茶更专注于产品本身 , 品牌偏轻量化 , 而奈雪的茶走的是IP挖掘、周边开发、茶饮加盟的模式 , 王振东表示 , 鉴于茶饮行业比较受消费者和资本的认可 , 茶饮赛道容纳得下两家百亿级别的茶饮品牌 。
茶饮行业迎来洗牌期
2020年以来 , 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的较大冲击 , 但茶饮行业却迅速从疫情中复苏出来 。 “大概去年6、7月份时 , 我感觉茶饮行业明显出现了拐点 , 各个企业的销量、客流量明显出现了增长 , 和3、4月份时冷清的状况有了天壤之别 。 ”业内人士感慨道 。
茶饮行业的爆火也反映在数据上 。 据《2020年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 , 2020年8月线上订单数量是同年2月的5倍 , 门店数量也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 , 新式茶饮行业率先迎来“补偿性消费” 。 经测算 , 2020年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为4420亿元 , 为同期咖啡市场规模的2倍以上 。
市场规模加速膨胀的同时 , 茶饮行业也迎来残酷的洗牌期 。
“疫情对茶饮企业的品牌实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 大批尾部企业在疫情期间已经遭到淘汰 , 为头部企业腾出了消费市场 , 加上头部企业的品牌力强、供应链管理水平高 , 能够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出来 , 茶饮市场的马太效应正在愈演愈烈 。 ”王振东表示 。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11月30日 , 中国茶饮企业总数超30万家 , 受疫情影响 , 茶饮企业新增速度放缓 , 但新增企业数量仍然超过2万家 。 在30万家茶饮企业中 , 停业、清算、吊销、注册的企业超过13万家 , 占比高达43% 。
客流量暴跌、现金流压力、同质化竞争、运营能力不足 , 都可能是压死尾部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
据《2020年消费领域投融资趋势报告》披露 , 2020年全年 , 茶饮品牌共获得18笔融资 , 茶饮相关融资事件较2019年增长了44% , 不过投资机构青睐的多为腰部品牌 , 如七分甜、沪上阿姨、小满茶田等 , 鲜见尾部品牌的身影 。
引人关注的是 , 奈雪的茶分别在2020年6月和12月完成两轮融资 , 以13亿元的总金额问鼎年度茶饮品牌融资额之最 , 头部品牌的吸金能力可见一斑 。
相比之下 , 头部企业的日子好过太多 , 频频获得资本真金白银的扶持不说 , 还从疫情中看到了掘金的新契机——数字化转型 。
【AI财经社|喜茶vs奈雪的茶:争抢“奶茶第一股”】根据喜茶数据 , 从2月复工复产后到2020年4月底 , 其外卖订单数量同比增加266% , 外卖订单占比同比2019年增长254% 。 即使疫情过去 , 消费者通过外卖点茶的习惯仍得到了保留 , 2020年全年 , 在喜茶所有消费者中 , 约81%的人选择线上下单 , 有24.8%的人选择外卖配送 。
推荐阅读
- Top10|中国十大科技富豪2021创最惨纪录:财富蒸发5000亿元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
- 银行|聚焦“财富管理”首届中信银行APP节全程直播
- the|反垄断下狂“敛财”?美国五大科技公司年营收有望达到9万亿
- 信息|财报识别系统教你怎样做好金融信贷审批工作!
- Top10|2021年财富增长最快十大富豪:马斯克增加1098亿美元居首
- 销售额|【行情】OPPOFindN折叠屏首销战报出炉 7699起新任理财产品?
- 人物|马斯克称未采取避税手段,财富是“完全透明的”
- 人物|马斯克:我的财富完全透明 我的纳税非常简单
- Microsoft|微软成为雅虎财经2021年年度最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