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人人影视字幕组被查 野生字幕组时代终结?版权背后的灰色地带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罗亦丹
在英美剧爱好者圈子里耳熟能详的人人影视字幕组“凉了” 。
2月3日 , 上海市公安局通报成功侦破了“9·8”特大跨省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案 , 抓获以梁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14名 。 经查 , 自2018年起 , 梁某等人先后成立多家公司 , 在境内外分散架设、租用服务器 , 开发、运行、维护“人人影视字幕组”App及相关网站 , 并通过收取网站会员费、广告费和出售刻录侵权影视作品移动硬盘等手段非法牟利 , 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 。
听到这个消息 , 许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可惜” 。 有网友表示:“真的太难过了 , 人人影视(字幕组)陪伴我走过大学和工作初期的时光 , 我的英语也是看美剧学的 。 ”也有网友认为“哭错人”了 , “人人影视(字幕组)内嵌广告太多意图牟利 , 对业内风气影响不好 , 被查并不冤枉 。 ”
字幕组成员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身份的?“实际上 , 绝大多数的字幕组都没有收入 , 只是单纯凭借兴趣爱好‘用爱发电’ 。 ”2月4日 , 字幕组知情人士这样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我们都知道字幕组的工作处于‘灰色地带’ , 存在风险 。 ”
对此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告诉采访人员 , “人人影视”被查 , 很多人想起了若干年前所看的电影 , 对字幕组难免有些“情结” 。 但如果字幕组未经授权翻译国外的影视作品在国内网络上传播 , 毫无疑问这种行为是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 。
在赵虎看来 , 字幕组要摆脱侵权指控的困扰 , 必须改变原有的模式 , 而改变原有模式的核心就是要获得原作品权利人的授权 。
争议下的“商业化”:人人影视字幕组侵权被查
2月3日 , 当人人影视字幕组被查的消息传出 , 不出意外地引发了字幕组圈子的地震 。
【新京报|人人影视字幕组被查 野生字幕组时代终结?版权背后的灰色地带】据了解 , 人人影视字幕组的前身是2003年由加拿大华裔留学生小鬼神创立的YYeTs字幕组 , 并在2006年6月1日开始建立独立论坛并运营至今 。
微博网友“组织二号头目”详细梳理了人人影视字幕组、老人人影视、人人视频、人人影视等的关系 。 在他看来 , 老人人影视在2017年分家成为人人视频和人人影视 , 当前人人视频不受任何影响 , 被查封的主要是人人影视及其App和网站 , 而YYeTs字幕组在人人影视网站发布的内容虽然受限 , 但他们本身仍然可以正常在其他渠道发布字幕 。

新京报|人人影视字幕组被查 野生字幕组时代终结?版权背后的灰色地带
文章图片
图1/3

2月3日晚 , 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联系到当年人人影视的一名元老级人物 , 对方表示“早已和字幕组划清界限 , 这次是人人App团队出事 , 谢谢关心” 。
贝壳财经采访人员了解到 , 人人影视字幕组算是字幕组圈子里的“老大哥” , 资历比较老 。 有圈内人士认为 , 人人影视字幕组此次之所以被查 , 与他们开始在片源里内嵌广告、网站也接页面广告赚钱等行为有一定关系 。
2013年风软、幻翔、TLF、伊甸园四大字幕组曾发布联合声明 , 表示人人影视未经同意擅自发布上述字幕组的影视资源用于商业目的 , 违反了字幕组非商业用途的约定 。
2月3日 , 有被指为风软字幕组成员的微博网友表示 , 人人影视字幕组“全然不顾字幕组应该低调隐形的默认共识 , 高调宣传自己 , 破坏字幕组以质量和风格各有千秋的良性竞争 , 抢首发 , 在片子里贴广告 , 从偶尔‘集资’变成固定的赚取收益 , 开始卖硬盘 。 ”“当他们不是出于爱好片子 , 而是把它作为一个盈利出名的商业化项目去做的时候 , 我就知道终究会影响所有字幕组的生态 。 ”
对于这种说法 , 有曾在人人影视字幕组工作过的成员表示 , “字幕组是用爱发电 , 网站和App运营维护都是需要钱的 , 服务器自己贴钱租吗?没有一点收入我们也早就没了 。 ”
2月7日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登录人人影视字幕组网站发现 , 虽然网站页面仍然存续 , 点击“捐赠我们”但显示“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正在调整” 。

新京报|人人影视字幕组被查 野生字幕组时代终结?版权背后的灰色地带
文章图片
图2/3

人人影视字幕组的行为毫无疑问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 有律师表示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和解释(二)的相关规定 , 其行为已经达到了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程度 , 故可能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字幕组的侵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影视作品;二是外国影视作品的字幕 。 第一个方面 , 字幕组建立网站和App , 供大家下载未获权利人授权的作品 , 肯定构成侵权;第二个方面 , 字幕的侵权 。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 外文字幕的著作权人享有翻译权 , 也就是翻译成另一种文字需要得到权利人授权 。 当然我们国家著作权法规定了合理使用 , 比如‘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 , 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等 。 但本案情形是用于商业牟利了 , 也不够成合理使用 。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刘金瑞教授对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字幕组成员的日常:
50分钟美剧5小时制作完毕 都知道是“灰色地带”
那么字幕组是如何运作的呢?
上午9点 , 李杰(化名)和他的字幕组成员严阵以待 , 李杰知道 , 自己想要翻译的一部美剧即将上线 , 最快几分钟后 , 可能国外网站就能放出下载 , 至于哪家字幕组能最先制作完成 , 就要拼速度了 。
为了这次翻译 , 李杰已经提前几天拉好了“XX剧第X季第X集任务讨论群” , 字幕组成员早就准备好 , 一旦拿到国外的“生肉”(无中文字幕)片源 , 就开始进行“熟肉”(带中文字幕)视频的制作 。
李杰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字幕组成员主要包括监制、翻译、校对、压制等 。 工作流程一般为在拿到片源后 , 监制把视频分配到数名翻译手中并指定翻译段落 , “比如说第一位翻译第1句到第100句 , 第二位翻译第101句到第200句话 , 以此类推 。 最后所有段落翻译完毕后统一传给校对 , 校对完成后监制再进行字幕合成 , 有时还需要将字幕压制到视频中以方便传播 。 最后 , 对于其他有自己网站的字幕组 , 可能还有分流、做种上传(磁力链接)环节 , 至此一整套字幕组的工作就完成了 。 另外 , 对于没有英文字幕的生肉 , 还需要增设时间轴岗位进行台词听写 , 以前有许多字幕组设置这个岗位 , 现在可能比较少见了 。 ”
当完成上述所有流程后 , 一般会是北京时间下午2点到3点 , 耗时5到6小时 , 一部长度约50分钟的“生肉”视频就变成了“熟肉”了 。
在此期间 , 可能会有十多家字幕组在同时抢时间翻译 ,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翻译作品最快、最好 。 “例如美剧《权力的游戏》 , 最终有十几个翻译版本 , 这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 , 完全可以大家团结在一起做好几个甚至一个译本 。 ”李杰说 。
“我喜欢看字幕组翻译的作品是因为许多翻译确实接地气 。 ”美剧爱好者刘先生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字幕组可以翻译出很多剧中的‘梗’ , 或者把很多外国台词‘国产化’ , 例如美剧《猫鼠游戏》里面的一句It's good to have her back , 字幕组翻译成了‘霸气御姐在手万事不愁’ , 配合电影氛围我觉得太妙了 , 但如果中规中矩地翻译成‘她回来真好’就没那味儿了 。 ”

新京报|人人影视字幕组被查 野生字幕组时代终结?版权背后的灰色地带
文章图片
图3/3

2017年 , 李杰因为热爱加入了一家字幕组 , “我学的是英语专业 , 当时和另外一个朋友都喜欢看《权力的游戏》 , 又都对字幕翻译比较感兴趣 , 最后决定自己做字幕 。 如果我们看到有人愿意选择我们的作品 , 我们就非常开心 。 ”李杰对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字幕组成员的更替非常频繁 , 比如我所在字幕组的成员就是大学生比较多 , 这行很耗时间 , 许多人毕业工作后太忙就退出了 , 这就需要有新人加入 。 ”
有从事字幕组工作的网友表示 , 字幕组的工作可以带来乐趣 , “主要是做字幕的成就感 , 翻译的乐趣以及看网友对字幕翻译水平的评论 。 此外 , 通过精准的翻译获得别人在圈内的尊敬、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很不错的人生经历 。 ”
但事实上 , 几乎所有在自媒体发声或接受公开采访的字幕组成员都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处于“灰色地带” 。
如何不步人人影视后尘?
律师:字幕组必须改变原有模式 , 首先就是获得授权
“我们是没有视频版权的 , 不可能卖熟肉赚钱 。 所以我们组的态度是:听从版权方的要求 , 如果联系了我们就一定下架 , 这样可以尽量降低版权风险 。 ”李杰表示 。
“相比单纯的字幕文件 , 直接将字幕压制到视频里的风险更大 。 ”李杰告诉采访人员 , “但之所以大部分字幕组都乐意这么压制 , 是因为在传播上更方便 , 许多网友不懂如何将外挂字幕文件导入播放器 , 再加上一些播放器也不支持 , 但下载‘熟肉’视频大家都会 。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绝大多数字幕组成员都会在影片播出时注明“仅用于个人学习 , 不能作为商业用途”等 , 但实际上不少“资源类”微商在卖电影视频时 , 出售的就是这类字幕组压制视频 。
标注免责声明就可以免除责任吗?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所谓免责声明不能真正免除责任 。 著作权法上构成合理使用的情形之一为“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 , 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 具体到字幕组 , 即使没有盈利 , 但是其行为显然已经超出“个人”的范围 。 因此 , 如果字幕组不改变模式 , 则其行为必定会涉嫌侵犯他人作品权利 。
有字幕组圈内人士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目前版权方是追责字幕组的最主要力量 。 对此 ,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士国公开表示 , 如原版权人以律师函等方式要求停止传播的 , 应立即停止以遵从版权人的意愿:“字幕组与盗版有区别 。 如果仅仅是介绍性的短时间播放 , 且原版权人无禁止介绍表示的 , 不属侵权;如长时间播放超出介绍性质的 , 即为盗版 。 盗版的原因无非是牟取非法利益 , 当在禁止之列 。 ”
李杰表示 , “几乎没有字幕组能和官方电影机构展开合作 , 比如说中影、上影也都有自己的翻译机构 。 ”
在赵虎看来 , 字幕组是特殊时期产生的 , 也会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消失 。“要摆脱侵权指控的困扰 , 字幕组必须改变原有的模式 , 而改变原有模式的核心就是要获得原作品权利人的授权 。 字幕组可以考虑和有资本的影视App合作 , 由其引入优秀的影视作品 , 字幕组提供优秀的翻译技术 。 字幕组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后 , 可以再自行引入一些其他影视平台没有引入的作品 。 如此 , 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 保护各方的利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