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新浪数码 炳诚 苏航
在你的印象里 , 游戏本应该是什么样的?五颜六色的跑马灯、沉重又彰显个性的机身 , 又或是全力运行时嗡嗡作响的风扇?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1/18

今天我们的主角ROG幻13——一款“非典型游戏本” , 和这些都不沾边 。 你看这灵巧的设计 , 低调的配色 , 以及A面这种类似碳纤维的引力波线性波纹 , 如果你说它是一款轻薄商务本 , 我一点也不奇怪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2/18

幻13的屏幕既可以触控 , 也可以360度翻转 。 因此你可以将它当作笔记本正常使用 , 也可以翻转过来 , 作为平板使用 , 甚至像这样立在桌面上和同伴分享内容 , 亦或把它当成屏幕 , 配合手柄 , 畅玩游戏 。
这种翻转屏设计在游戏本上并不多见 , 反而更像是高性能轻薄本的设定 。 所有这一切 , 除了那一颗标志性的“败家之眼” , 似乎都在宣告这款产品与游戏无关 。 所以在玩游戏之前 , 我们先看看它作为轻薄本的体验究竟如何?
一台高性能的轻薄笔记本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3/18

镁合金材质外壳的幻13的重量只有1.3kg , 厚度也只有15.8mm , 便携绝对不是问题 。 翻开电脑 , 上面是一块来自夏普的13.4英寸、比例为16:10、分辨率为1920 1200的120Hz刷新率屏幕 , 色域则是100%sRGB , 并且可以触控也可以支持手写笔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4/18

目光继续往下 , 可以看到面板采用了塑料的材质 , 但是在掌托的部分还加入了防滑的纹理 , 键盘的键程有1.7mm , 手感在笔记本当中算是非常不错了 , 键位设计也毕竟符合操作习惯 。 触控板的面积不算大 , 左右键采用了隐藏式设计 。 开关机键被放置在了侧面 , 并且集成了指纹识别功能 , 也算是商务本的标配 。 另外毕竟不是纯血游戏本 , 键盘只有白色一种背光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5/18

下面看看接口 , 与大多数便携本类似 , 幻13并没有提供很丰富的接口 。 右侧是USB3.2 Type-A+Type-C , 左侧是显卡扩展坞的专用插孔、HDMI 2.0和耳机插孔 。 另外 , 在专用插孔里面还藏了一个Type-C , 也是可以使用的 。 这需要吐槽一下这个橡胶盖 , 很容易丢失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6/18
PcMark10现代办公续航测试结果 
既然要拿它当轻薄本 , 续航自然不能差 , 幻13提供了63wh的电池和100W PD快充 , 充电器的体积也相对比较便携 。 至于实际的续航表现 , 我们使用PcMark 10进行测试 。 在PcMark 10 现代办公的续航测试中 , 在节能模式下 , 8小时25分钟后 , 电池从100%掉到了11% 。 而在性能模式下 , 从100%满电到电脑自动休眠 , 耗时6小时31分钟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7/18
锐龙R7 5800HS 
不过再怎么轻薄 , 捧着一部ROG , 我们还是要看看性能、玩玩游戏的 , 我们手中的这台幻13搭载锐龙R7 5800HS + GTX1650 Max-Q显卡 。 锐龙R7 5800HS处理器采用台积电7nm工艺制成 , 拥有8核16线程 , 采用了全新的ZEN3架构 , 基础频率为2.8GHz , 最大频率为4.4GHz 。 跟标准版锐龙R7 5800H相比 , 主要是TDP从45W被限制到了35W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8/18
锐龙R7 5800HS Cinebench R20跑分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9/18
锐龙R7 5800HS Cinebench R20多核循环跑分 
直接看跑分 。 Cinebench R20多核跑分成绩为4599分 , 单核跑分为552分 , 连续15次多核跑分 , 基本维持在4580分左右 , 基本上能和去年标压版的4800H打个平手 , 对于一款1.3kg 13英寸的笔记本上 , 锐龙R7 5800Hs已经足够强大了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至于GTX1650 Max-Q这颗显卡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 3DMark TimeSpy得分3116分 , Fire strike得分8652分 , 如果只是办公之余开开黑那是完全足够的 , 网游更不在话下 , 中低配的《绝地求生》也能吃个鸡 , 就算是3A大作 , 只要不在意画质 , 也能勉强玩一玩《赛博朋克2077》 。 另外 , 这台幻13搭载的是16GB双通道LPDDR4X内存 , 不能拆机升级 。
连接扩展坞 变身性能怪兽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10/18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ROG XG显卡扩张坞 。 它是专为幻13准备的 , 需要单独购买 。 别看体积不大 , 里面却藏着一块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RTX 3080显卡 , 通过ROG专门设计的扩展坞接口无损连接 , 显卡的功耗是150w , 整体的功耗达到了280w , 还有一枚72扇叶风扇 , 帮助显卡降温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11/18

另外 , 这本身还是一个扩展坞 。 顶部有一个SD读卡器 , 以及四个USB 3.2 Type-A端口 , 一个HDMI 2.0端口 , 一个DP 1.4和一个千兆网口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12/18

下面我们把幻13和扩展坞进行连接 , 插入后需要进行锁定 , 电脑会自动弹出加载程序 , 等待一分钟左右 , 显卡就已经变成RTX 3080了 。 注意 , 如果我们要拔下接口 , 也需要从程序中进行推出 , 不能直接插拔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13/18
R幻13 TX 3080 3DMark TimeSpy跑分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14/18
幻13 RTX 3080 3DMark Fire strike跑分
连接完成 , 直接看跑分 , 3DMark TimeSpy得分11825分 , Fire strike得分28101分 , 这个分数还是高的 , 毕竟这颗显卡的功耗是150W , 《古墓丽影:暗影》最高预设平均帧率101fps , 《刺客信条:奥德赛》最高预设平均帧率84fps , 最近流行的《赛博朋克2077》在大部分场景下也能维持在60fps左右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15/18

可以说 , 比起集成在笔记本中 , 外接的扩展坞能更进一步的释放显卡的性能 , 散热效果也更好 。 至于幻13本体的散热也还算可以 , 可以看到底端有两个不算太大的出风口 , 同时右侧还有一个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16/18

基本运行一段时间 , 我们就能感觉到机身的发热 , 但是发热的位置集中在键盘上部 , 可以看到这张测温图 , 循环15次Cinebench多核跑分之后 , 机身温度最高处 , 达到了54.9度 , 掌托部分最高只有37.6度 , 温度并不算高 , 毕竟显卡这个发热大户被放在了外面 。 但是也有槽点 , XG显卡扩张坞连接电脑端的线长度比较短 , 游戏时可以听到比较明显的风噪声 。
便携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17/18

最后再回来聊聊幻13的定位 , 目前这款幻13在电商平台的价格是8499元 , RTX 3080扩展坞还没有开售 , 但可能会在1万元以上 。 幻13本体的定位 , 可能是那些有较多移动办公需求的生产力工作者 , 1.3千克的重量可以轻松的装进书包 , 使用GTX 1650显卡也可以进行一些渲染剪辑的工作 , 偶尔打打游戏 , 也有不错的体验 。 翻转屏、触控笔有些人可能觉得没用 , 但对于有需求的人来说绝对是加分项 , 看看翻转屏的轻薄本们 , 性能没有一个打得过幻13 。 简单来说 , 如果你需要一台高性能的轻薄本 , 幻13本体是个不错的选择 。

新浪数码|华硕ROG?幻13体验:在便携与性能之间纠结的“非典型游戏本”
文章图片
图18/18

开头也曾说 , 幻13是一台“非典型游戏本” , 因为搭载RTX 3080显卡的扩展坞无疑赋予这台笔记本更多的想象 。 可能因为扩展坞不菲的价格 ,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完全体”的ROG幻13 , 但仅仅6kg的重量就能赋予一台“轻薄”笔记本最强的性能 , 无疑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事 。
虽然这套组合很难称得上完美 , 但是不得不说 , ROG这一次的确做出了平衡“性能与便携”的好选择 , 也希望这样类似的形式越来越多 , 体验越来越好 , 直到有一天 , 让游戏本真正的不再笨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