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留不住大鹏


|张朝阳留不住大鹏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何旭
来源:海克财经(ID:haikecaijing)
“你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 , 为什么会考虑拍这样一部短片?”
提问者把重音落在了“这样”上 。
2019年5月 , 中国电影资料馆 , 当观众在《吉祥》看片会现场抛出这个问题时 , 台上的导演大鹏即董成鹏愣住了 , 双眼好像死盯着空气 , 久久没有说话 。
先是拍了个时长48分钟的短片《吉祥》 , 参加2018年11月第55届台北金马影展 , 拿了金马奖最佳剧情短片奖;之后片子捂了很久 ,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时长接近80分钟的长片《吉祥如意》 , 2021年春节前已上映 。
这是个略显怪异的设计 。 确切说 , 《吉祥如意》是由《吉祥》和《如意》两个篇章构成 , 下篇的《如意》是上篇《吉祥》的拍摄过程的纪录片 , 前述提问环节作为两个篇章中间的过渡 , 被放进了《吉祥如意》成片之中 。
《吉祥如意》源自大鹏真实而令人忧伤的家族故事 , 片中主角王吉祥是他的三舅 。
一个野路子出身的喜剧演员兼导演 , 怎么就忽然地玩起了深沉?这是很多观众十分迷惑的地方 。
说起来 , 《吉祥如意》剧组 , 成立时间很早 , 是2016年年底 。 彼时大鹏自导自演的电影处女作《煎饼侠》上映仅半年 。 尽管《煎饼侠》票房高达11.5亿元 , 但口碑不高 , 豆瓣评分仅5.8 。 跨界 , 不专业 , 是那时候大鹏听到较多的评价 。
第二部电影《缝纫机乐队》 , 上映于2017年9月30日 , 票房也算不错 , 4个亿 , 但口碑仍差点意思 , 豆瓣评分6.6 。 巨大的心理落差 , 让大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道行不够 。
《吉祥如意》从想法到上映 , 贯穿了所有这些感受形成的时刻 , 从中不难发现大鹏希望借由该片完成自我证明的痕迹 。
在这期间 , 除了导戏 , 大鹏作为一个电影演员的身份 , 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 他演冯小刚的当代戏 , 演徐克的古装戏 , 在大制作影片里充任小角色 , 在小成本类型片中担纲男主角 。
现在看 , 大鹏作为导演的这第三次尝试 , 也就是《吉祥如意》这个片子 , 尽管票房不如预想 , 但口碑不错 , 目前豆瓣评分8.0 , 有43400多人参与了评价 。
不只是赚钱机器 , 而且已经有了口碑傍身 , 大鹏似乎朝着主流电影圈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
从2021年春节档《唐探3》《你好 , 李焕英》等市场大热情况判断 , 中国电影还有很多爆发机会 , 这个行业未必就是科班出身电影人的天下 , 而年轻又不乏创意的大鹏或许还有广阔空间 。
但这些已与大鹏的老东家搜狐没什么关系 。 实际上 , 自《煎饼侠》之后 , 搜狐视频当年那个硕大的Logo就不曾出现在大鹏的作品之中了 。

|张朝阳留不住大鹏
文章图片
图2/5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2020年12月上映的《棒!少年》 。 同样是纪录片 , 同样颇受好评 , 《棒!少年》片头出品人名单中 , 龚宇的名字赫然在列 , 影片下映后也毫无悬念地登陆了爱奇艺平台 。 而大鹏与搜狐的关系 , 本应比这要亲密得多 。
海克财经无意嘲讽搜狐 , 我们感兴趣的是 , 搜狐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失去大鹏的?
大鹏在中国电影圈委实无足轻重 , 但对于被指四处楚歌、日薄西山的搜狐来说 , 可能很重要 。
依据2021年2月4日搜狐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 搜狐2020全年总收入7.50亿美元 , 同比增长11%;相较2019年净亏损1.28亿美元的状况 , 2020年归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5100万美元 , 也即实现了扭亏为盈 。 张朝阳当天在接受一众媒体采访人员采访时为之感到欣喜 。
全年 , 5100万美元 , 换算成人民币 , 3.3亿元 。
不是张朝阳没见过世面 , 实在是因为他所能打的好牌已经不多 , 或者说曾经攥着的一把好牌被他打滥了 。
就视频业务而言 , 自从滑出视频赛道头部位置以来 , 搜狐视频多年间的定位一直都是小而美 , 要减亏 , 要深耕圈层 , 要追求盈利 。 看起来它早已是一个和国产电影市场关系不大的在线流媒体平台 。
如果大鹏不是发迹于搜狐 , 而是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呢 , 结果会有何不同?别的不说 , 阿里影业首部IP大片 , 可能不会是争议巨大的《摆渡人》 。
当然 , 这都是假设 。
应该说 , 如果没有搜狐早期偏重娱乐资讯的平台定位 , 没有张朝阳相对松散的管理风格 , 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鹏嘚吧嘚》 , 以及让大鹏得以成名的《屌丝男士》 , 而据搜狐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 , 大鹏一部《煎饼侠》便为搜狐带来净收入2900万美元 , 大鹏与搜狐无疑曾相互成全 。
2015年《煎饼侠》的拍摄成了双方各行其是的分叉点 。 自此之后 , 大鹏和他效力多年的搜狐在理念上渐行渐远 , 最终2018年他选择了离开 。
01
从实习生 , 到台柱子
如何评价当前的搜狐?
回答这个问题 , 可以有很多维度 , 不足10亿美元的市值只是其中的一个 , 它指向的是颓败 。
但如果我们从互联网公司存续史 , 从创始人亲力亲为程度这个视角去打量 , 批判的语气可能会稍微和缓一些 , 因为看起来二者并非不努力 。
【|张朝阳留不住大鹏】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张朝阳 。
张朝阳不但勤奋 , 他还经常对自己有深刻反思 , 然后通过媒体报道出来 。 这方面国内其他互联网公司创始人怕是少有人及 。
自1998年2月创办 , 搜狐迄今已走过23年 , 在这23年里 , 张朝阳数度淡出又归位 , 而在他的掌控之下 , 搜狐的面貌几经变化 。
最早的搜狐 , 是和娱乐明星靠得最近的那个平台 。
是搜狐要成为娱乐平台 , 所以张朝阳爱和明星玩 , 还是因为张朝阳爱待在娱乐圈 , 所以搜狐成了娱乐平台 , 这已经说不大清楚 。 张朝阳的回忆是 , 那个时候的自己喜欢出名 , 喜欢被人关注的感觉 。 例子则不胜枚举 。 比如很多人知道 , 张朝阳曾为某时尚杂志拍过一组赤裸上身的照片 , 其中一张登上了封面 。
搜狐娱乐基因重 , 很早就成立了一档采访明星的节目 , 叫《明星在线》 。 那个年代 , 网络节目是非主流 , 请不起专业主持人 , 在节目一次换班时 , 搜狐音乐频道编辑大鹏接了手 , 当起了主持人 。 几年后 , 网络媒体发展势头不错 , 搜狐准备请专业主持人上阵 , 大鹏因为担心丢掉饭碗 , 开始谋划一档不需要请明星 , 靠自己的特长也能撑起来的节目 , 并参考东北方言给它取了个名 , 《大鹏嘚吧嘚》 。
正是在早期这种媒介转换的过程中 , 来自吉林通化的北漂青年大鹏找到了自己的机会 , 而这种机会稍纵即逝 。
大鹏出生于1982年 , 《大鹏嘚吧嘚》2007年1月上线时 , 他不过25岁 , 正是互联网公司需要的那种皮实的编辑 , 吃得了苦 , 能倒班熬夜 。
那时明星对“网友”这个新鲜群体也感到好奇 , 愿意去访谈间玩儿 。 大鹏有次瞎编了个问题问某非知名艺人 , 没想到这个艺人当时凑近电脑 , 望着空白屏幕问 , 问题在哪里?大鹏只好瞎扯一通 , 说刚才还有很多的 , 怎么一下全不见了 。
张朝阳那时正在集中精力完成自己内心的恢复重建 , 他开始深入研究佛教 , 特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思考方法 , 还看了些克里希那穆提的书 。
张朝阳的内省反映在了搜狐的战略上 。 他表示搜狐要更多摆脱华尔街的指挥棒 , 走技术驱动的道路 。 继2004年8月成立独立运营搜索引擎公司搜狗后 , 2007年12月搜狐将旗下游戏业务分拆 , 成立了畅游 , 并于同年5月推出首款自研网游《天龙八部》 , 这很快给畅游带来了成功 。

|张朝阳留不住大鹏
文章图片
图3/5

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络赞助商让搜狐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 。 2005年11月8日 , 官宣消息发布的第二天 , 大鹏高兴地在公司内容部前台和奥运会Logo留了个影 , 并在搜狐博客上写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 作为一个搜狐人 , 我涌上久违的骄傲 。
凭借早年在《明星在线》积累下的人脉 , 以及在《大鹏嘚吧嘚》中极具特色的个人脱口秀 , 大鹏慢慢红了 。 正是在北京奥运会那一年 , 大鹏出演了个人史上首部电影《完美新娘》 , 开始给电视台当主持人 。
“山东的周六 , 央视的周日 , 旅游卫视又有一个周五的在向我招手 。 ”大鹏在搜狐博客上安排着自己2009年年底时的工作日程 。
张朝阳第一次提到“再造搜狐”是2010年 , 他认为当时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 , 如果搜狐再不爆发 , 就会沉没 , 就会被其他巨头吃掉 , 不成功就成仁 。
由于在微博产品上败给了新浪 , 在张朝阳复出后的四大战略中 , 偏媒体形态的视频成了一个重要方向 。
从最早不给钱 , 到给1000块一集爱要不要 , 再到所谓的天价 , 电视剧网络版权获得成本一路攀升 。 2010年搜狐视频给旗下花重金购买的独播剧《婚姻保卫战》做宣传 , 号称是互联网视频平台最快破2亿点击的 。
大鹏在电视台及银幕上越来越多地出现 。 就在张朝阳发力“再造搜狐”的这一年 , 大鹏正式拜师赵本山 , 成为赵本山第53位弟子 , 之后获得了主持辽宁卫视一档综艺节目的机会 。 大鹏说 , 这改变了他的一生 。
在搜狐发展视频业务的大战略之下 , 《大鹏嘚吧嘚》于2012年推出了一个十几分钟一集的情景喜剧——《屌丝男士》 。 这主要是大鹏的创意 , 他当时并没有告诉张朝阳自己要拍这个 , 他的办法是 , 先拍一集给他看 , 看看效果怎么样 , 果然张朝阳觉得很好笑 , 给节目拨了款 。
这部在形式上模仿德国《屌丝女士》的自制剧在年轻网友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 , 以至于时隔八九年后 , 依然还有不少影迷在剧荒时前往搜狐视频打卡 。
《屌丝男士》第一季就邀请到了孙俪、柳岩、李菁、何云伟等明星 , 他们配合主演大鹏完成了一系列小段子 。 这让很多人觉得大鹏可能来头不小 。 明星云集是《屌丝男士》一大特色 , 这实际上和大鹏多年的主持经历分不开 。 此时 , 搜狐成立了大鹏工作室 , 双方签了经济约 。
张朝阳一度对电影、电视两项业务并没划分得很开 , 当得知腾讯投资了华谊兄弟时 , 他表示有好的影视公司 , 搜狐也可能会顺便投资 。 但其实搜狐视频的战略方向当时已经很明确 , 那就是重点做渠道 , 内容只是适当做 。
02
大路朝天 , 各走一边
《生活大爆炸》是张朝阳喜欢的美剧 , 在谈到这部以两个理论物理学宅男的生活为背景的电视剧时 , 不要忘了 , 张朝阳本人从清华大学本科到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 , 一直学的都是物理 。
美剧很快成为搜狐视频的特色 。
尽管曾把影视混在一起作为战略方向 , 但张朝阳很早就说过 , 他对深入电影业没什么兴趣 。
2011年10月 , 张朝阳在一次小型媒体见面会上谈到了他对电影和电视的看法 , 之后有媒体把他的表述浓缩为一句颇具争议的话:中国电影已没落 , 电视剧才是娱乐的未来 。
不过 , 几乎没有人怀疑 , 那是张朝阳为搜狐旗下某个电视剧评奖活动摇旗呐喊的一次宣传 。
搜狐视频在自制剧和购买版权方面都是业内发力最早的 , 但最终仍败下阵来 。
2014年是张朝阳的老部下 , 搜狐曾经的COO、二号人物龚宇踌躇满志的一年 。
独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大获成功 , “要做自己的内容”成为爱奇艺的新方向 。 同年4月 , 爱奇艺基于马东、刘春、高晓松、瘦马这四大工作室的加盟 , 立项了包括《晓松奇谈》《心理罪》等在内的近30个自制项目 , 超级IP剧《盗墓笔记》也已于同年启动 。
与此相对应的是 , 搜狐视频早期的内容定位遭遇打击 。
2014年4月 , 《生活大爆炸》《傲骨贤妻》等4部美剧被下架 。 其中 , 《生活大爆炸》是搜狐独播 。 《屌丝男士》也因种种原因被要求下架整改 。
同样是在这一年 , 搜狐和新锐内容分发平台今日头条发生了摩擦 , 搜狐起诉今日头条侵犯著作权 , 而今日头条发表声明认为 , 搜狐此举系恶意诋毁 。
撇开具体的争端 ,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两个不同基因的互联网公司 , 开始在同一舞台上展开激烈竞争 。

|张朝阳留不住大鹏
文章图片
图4/5

尽管张朝阳过往多次说过“再造搜狐” , 但搜狐的发展并未随着他本人状态的总体向好而突飞猛进 。 此外在一些关键业务上 , 张朝阳的想法和市场上新出现的创新公司之间越来越多地产生分歧 。
就在今日头条以AI为主导的内容推荐模式高歌猛进的2015年 , 张朝阳提出了大刀阔斧改革搜狐门户的计划 , 希望搜狐出品的内容更有品质 , 为此他力邀资深媒体人、前《南方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陈朝华加盟 , 出任搜狐网总编辑 。
张朝阳的这套侧重内容而非侧重技术的方法论 , 可说是逆潮流而动 , 从结果看并不成功 。 2年后 , 陈朝华跳槽离开 。
电影项目《煎饼侠》为搜狐的内容业务带来了一抹亮色 。 这部由《屌丝男士》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 , 总投资1800万人民币 , 票房超10亿 , 是个典型的以小搏大的案例 , 张朝阳对此亦津津乐道 。
在一些比较激动的时刻 , 张朝阳甚至表示 , 搜狐视频打算进军电影业 , 并且要筹拍《煎饼侠2》 。 但这一计划并未付诸行动 , 原因则多有猜测 。 其中一个说法是 , 电影行业风险较高 , 如果主营业务盈利状况好的话 , 对其投入资源倒也值得期待 , 如果主营业务不理想 , 投资失败的后果会很严重 。
大鹏有了新目标 。 《煎饼侠》上映两个月后 , 已持续更新8年的《大鹏得吧得》停播 。 第二年 , 大鹏开始筹拍由他执导的第二部影片《缝纫机乐队》 , 投资方有大鹏自己的公司、光线、万达等 。
那几年 , 电影已经很红火 , 有人揶揄说 , 什么人都能来拍电影 。 大鹏自嘲称 , 我就是那个“什么人” 。 在拍《缝纫机乐队》时 , 大鹏心里铆着一股劲儿 , 他想做一部“专业”的东西出来 , 但火候还是不到 。
很快大鹏接到了冯小刚的电影邀约、徐克的电影邀约 , 他开始成为被他之前的采访人员同行们采访的明星 。
2018年11月 , 在朋友圈晒出已从搜狐确认离职短信截图的同时 , 大鹏在微博上发出了一篇长文 , 详述自己和搜狐14年的缘分 。 文中他写道:搜狐的内容重心在网络 , 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电影制作;我和我的老板张朝阳先生都非常尊重彼此的选择 。
实在堪比明星男女分手时写的小作文 ,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 , 大鹏直接点出了分手的原因 , 尽管真实原因不限于此 。
能够看到 , 大鹏的笔墨并未完全流连在他和搜狐有关的过往上 , 文章的最后一段他给自己的新片打了个广告 。
03
曲未终 , 人已散
“问题是我不把做成一家伟大的企业作为我的目的 , I don't care 。 ”2010年12月 , 张朝阳接受媒体采访 , 在回答搜狐能不能成为一家伟大企业时 , 他是这么说的 。
这是10余年前的张朝阳 , 自我优先 , 享受快乐 。 他甚至将带有街头痞子色彩的“混不吝” , 解释为在规则制度束缚下 , 一种彻底释放天性的精神 , 并把“混不吝”这个标签贴在了自己的身上 。
出生于1964年10月的张朝阳 , 只比马云小1个月 , 今年已57岁 。 他在早年的中国互联网江湖 , 是个天王巨星般的存在 。 他乐于跟娱乐明星们玩在一起 , 因蹦迪、买游艇等在当时看来大胆出格的生活方式出了名 。 你至今依然可以找到当年女生们在天涯社区讨论这个钻石王老五的私生活时 , 留下的一些只言片语 。
在多次隐退和复出中 , 张朝阳把自我打碎又重建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 他一直在同时做两件事——除了推着搜狐往前跑 , 还要解决剧烈的内心冲突 。
张朝阳第一次打碎自我是在美国 。 在某个时刻 , 他几乎是猛然发现 , 成为科学家对他来说没那么重要 , 当个好莱坞明星可能更有满足感 , 之后这种想法又调整为当一个商人 。 创办搜狐 , 拿到投资后的几年 , 他因为资本对营收的催逼而深感痛苦 。 2000年搜狐上市 , 这被外界看成是巨大的荣耀 , 但张朝阳自己却有着另一番理解 。

|张朝阳留不住大鹏
文章图片
图5/5

他的价值观也在变化 。 他曾描述自己之前各种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 其中有来自社会的 , 有来自家庭的 , 也有来自自我执念的 。 极端追求成绩让他产生厌学症 , 纯粹的享乐主义在他这儿也走不下去 。 张朝阳说 , 通过自己的思考 , 他把所有的价值观都打破了 , 包括“自我” 。
有人认为是搜狐发展不顺导致了张朝阳的首次闭关 。 他否认了这种说法 。 他说 , 问题在自己 。
焦虑 , 曾是张朝阳描述内心状态的一大关键词 。 尽管他在早期对媒体说 , 自己追求的是高纯度无焦虑状态 , 但后来他又推翻了这种追求 , 认为最好的对待焦虑的方法是 , 接受它 。 用他的话说 , 越想克服焦虑 , 实际上就越焦虑 。
最终在经历了种种思考、数度自我重建历程后 , 张朝阳认定最好的状态是要有一个“利他”的价值观 , 把分内事做好 。 他公开阐释“利他”这一概念 , 是在2020年11月 , 和冯仑的一次对谈中 , 而类似的观点 , 他在2016年既有提及 。
张朝阳认为他现在已经建构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 有着很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因此有了更大的动力把搜狐做好 。
但搜狐早已是一个被边缘的存在 , 张朝阳说什么做什么 , 事实上关心的人已经不多 。 2020年畅游私有化退市及搜狗嫁入腾讯后 , 搜狐的未来变得更加缺乏想象 。
不过看起来张朝阳比以往更加不在意这些言论了 , 他好像更加勤奋 , 也更加忙碌了 。 他每天出现在搜狐旗下直播平台教英语 , 迄今已有4年 。 直播带货火起来后 , 他也积极参与 , 目的则在于为APP引流 。 身兼数职在一线成为了他的新的工作方式 。 “好人”的管理风格已被摒弃 , 搜狐再度回归效率为先 。
搜狐的问题就是张朝阳的问题 , 无数人看到了这一点 , 但似乎只有张朝阳自己还没有发现 。
众多机遇的错失自不必说 , 可供利用的战略抓手也是丢了一个又一个 , 其中便包括大鹏所代表的影视IP 。 如今跟在其他潮流平台后面亦步亦趋的搜狐 , 像极了张朝阳演绎自我悲壮和自我感动的舞台 , 奈何观众已然散去 , 他还兴致不减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