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我有一个同事 , 一个年轻女孩 , 她是周围人里的“好人”:有求必应 , 只要你开口 , 她几乎不会拒绝;她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 , 但凡有人说一句不好 , 她会难过很久;她非常敏感 , 跟她在一起 , 哪怕你在发呆 , 她都会马上问你怎么了 , 生怕你有什么不高兴的情绪 。
别人都说她是个好相处的人 , 但我知道 , 她活得很累 , 她没有一个真心的好友 , 她一直都戴着面具……她只是一个从小被父母紧紧控制着 , 小时候讨好父母 , 长大讨好身边人 , 活得别扭的孩子 。
——凯叔
文章图片
作者 | 孟臣
“我的诞生 , 是为了这个世界的爱与和平 , 我是完美女孩2020 。 ”
文章图片
这句话是赵薇的《听见她说》收官之作中 , 杨幂饰演的AI机器人——小爱 , 对自己的定义 。
文章图片
小爱是AI 机器人 , 她拥有最完美的人工智能数据库 , 可以为客户提供最完美的家政服务 , 可以将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 , 也可以做满汉全席;
可以和客户畅聊一晚 , 也可以在养老院护理老人 。
只要客户需要 , 她都可以做到 。
文章图片
但是在她的世界 , 没有思想 , 没有痛觉 , 没有羞耻感 , 也没有自我 。
即使被卖给那个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特级用户时 , 被鞭子抽打地皮开肉绽 , 被打得断骨少指 , 甚至被扭断了脖子 , 她还是会保持微笑 。
她的存在 , 只是为了不断地迎合他人 , 取悦他人 , 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
文章图片
AI“完美女孩”小爱 , 是被放大的现实角色 。 现实中有多少孩子 , 正在成为他们心里深处的那个 , 被自定义为“完美”的人设?
他们卑微迎合、无原则无底线、不忍拒绝、不懂表达、默默忍受 。
即使是别人的错 , 也会揽到自己身上 , 害怕听到他人的负面评价 , 总是小心翼翼地压抑着自我 。
小时候取悦父母 , 长大了取悦世界 , 唯独忘了取悦自己 。
这便是心理学定义的讨好型人格 , 而这样的孩子 , 他们沉浸在别人的评价与眼光中 , 无法做最真实的自己 。
文章图片
美国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提出:
讨好是一种求生存的应对姿态 。 在压力情境下 , 一个人忽视自己的感受 , 认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 , 尽力取悦一切人和事 , 就是不在乎自己 。《以家人之名》中的贺子秋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
他一出生 , 不被父亲认可;8岁后 ,又被妈妈无情抛弃 。 小子秋活得异常小心 , 为了不再被抛弃 , 他竭尽全力地讨好家人 。
他看到小青蛙的玩具 , 忍不住玩了一会 , 被妹妹愤怒打落在地后 , 他赶忙道歉;

文章图片
当听到店里的阿姨阿婆开玩笑地说“你不听话 , 你爸就会把你送走”时 , 他默默地帮着家里做了好多家务事 。
半夜去厕所洗衣服、拖地、去面馆帮厨 。

文章图片
为了能继续留在这个家里 , 小子秋承担了他这个年龄不该承担的心酸和辛苦;为了讨好所有的人 , 小子秋异常乖巧懂事 。
太懂事的孩子 , 其实是在懂别人的事 , 懂别人的苦 。
顾及的是别人 , 在和别人发生冲突时 , 习惯性地顺从别人 。
习惯性讨好的孩子 , 就如心理学家布莱恩·利特尔比喻的 , 他们其实是一个洋葱 , 在一层层剥开时 , 内心是空洞的 , 没有内核 , 也没有自我 。
这样的孩子 , 将会用一生的讨好 , 去填补内心的空洞 。
最后的结果 , 是掏空了自己 , 活成了躯壳 。

文章图片
美国教育学家米基.法恩说:讨好型人格来源于童年创伤 , 即父母从来没有或极少给过孩子“无条件的爱” 。
孩子为了换取父母的爱 , 逼迫自己委曲求全 , 听话懂事 , 妥协一切 。
因为只有这样 , 才有资格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 。
现实生活中 , 就是这几种父母 , 最容易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
- 恐吓型父母
好多妈妈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 , 就会说 ,
你再这样 , 没人喜欢你;你再这样 , 我把你送人了;我不是你的妈妈 , 别叫我 。当妈妈用这招时 , 孩子立刻认怂 , 因为孩子的安全感就来自父母 。
这个时候 , 孩子会腻乎着说“妈妈、妈妈”的时候 , 其实这已经是讨好的开始 。
孩子变乖了 , 变懂事了 , 但是在乖巧的外表下 , 却是孩子怕被指责、怕被忽视、怕父母失望、甚至怕父母抛弃自己的无奈 。

文章图片
- 长期高要求型父母
一个女孩从小学习优秀 , 每次考试都会在班级前三名 。
当有一次考到第五名时 , 妈妈的脸色就变了 , 她将签好名的试卷扔在了地上 , 并冷冷地说:
“好好反思一下退步那么多的原因 , 下次不到第一名不签名了 。 ”
父母对孩子有要求没错 , 但如果所有的好脸色都来自孩子的成绩 , 在这种高标准高压环境下生活旧了 , 孩子容易变得异常敏感懂事 。
当成绩不太理想时 , 她马上会跟妈妈认错;
她妈妈加班回家时 , 她马上会给妈妈捶背;
当妈妈心情糟糕时 , 她马上用自己的承诺开解妈妈:
“妈妈 , 下个月的期中考试 , 我一定会考进前三名 。 ”……
为了妈妈的要求和期望 , 女孩总是想方设法地讨妈妈的欢心 , 即便妈妈的心情跟她没有关系 , 她也会用自己的承诺来抚慰妈妈 。

文章图片
德国脑科学家Gerald Huther说:想要幸福 , 孩子必须感觉到被父母无条件地爱着;如果不是 , 他会变得习惯性讨好 , 之后的人生都容易在求之不得的痛苦中度过 。
因为他们无法放手 , 无法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 他们总是感到紧张 , 必须不停努力 , 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重视 , 竭尽全力用世俗的成功去填补内心的缺爱和安全感的缺失 。
这样的孩子 , 最后都会在别人的评价和目光中 , 而迷失自己 。
- 过于强势的父母

文章图片
【杨幂|杨幂“讨好型人格”引热议:孩子,为什么你总是委屈自己?】她还很满意地说 , 孩子很有成就感 。
傅首尔一针见血:“是你很有成就感吧 , 而且你儿子知道怎么讨你欢心 。 ”

文章图片
然而孩子在节目中 , 自卑、内向、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

文章图片
心理学家张敏说:
孩子已经有了讨好型人格的倾向 , 如果父母不去进行修正 , 那孩子会比较自卑 , 没有自我 。

文章图片
每个无所适从、委曲求全的孩子背后 , 都是在竭力寻求父母的认可、关注和心疼 。

文章图片
小说《无声告白》中说:
我们终其一生 , 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 , 找到真正的自己 。
孩子虽是父母的期待和愿景 , 但是作为父母 , 不能用吓唬、高标准、甚至高高在上的强势手段 , 去逼迫孩子成为看着懂事听话 , 却早已遍体鳞伤的自己 。
在父母宽容的爱滋养下的孩子 , 才会拥有自信的底气、独立的人格、坚定爱自己并为自己而活的洒脱 。
就如AI小爱 , 最后工程师也不忍心 , 删除了她所有的信息与数据 。
摆脱了这些羁绊 , 她获得了自由与重生 。

文章图片
杨幂也重新定义了“完美女孩”:
我心目中的完美女孩 , 是有自我 , 有感情的 。
我始终认为 , 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应该是鲜活而美好的 , 而不是被别人的喜好塑造 , 被市场的标准标价 , 被打磨成像商品一样千篇一律的无趣样子 。愿我们的孩子 , 能遵从自己的内心 , 无惧任何黑暗和风雨 , 一路向前 , 活出有血有肉的精彩人生 。
—— End ——

文章图片
作者:孟臣 , 多平台签约作者 , 人生路上 , 执笔取暖 , 煮字疗饥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