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传承精神 传递力量

如果要找一个东北乃至中国工业砥砺前行的浓缩样本 , 恐怕没有哪儿比沈阳铁西更合适了 。 “东方鲁尔”的赞誉响彻全国 , 铝饭盒、蓝制服、大机器、高耸林立的大烟囱 , 工业精神连同工业记忆已融入血脉牢牢地刻在了新铁西人的生命里 。 作为新一代铁西人 , 我有幸成为中国工业博物馆的讲解员 , 和观众一同走入火红的年代 , 感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 回溯历史并且展望未来 。
这里承载了我父辈母辈的青春与热血 , 见证了共和国工业发展的辉煌与荣耀 , 留给城市的是深深的工业情结和独特的工业文化 。 我记得一位老劳模发出感慨:工业遗产展示、传承的爱国情怀、劳模精神和科普理念 , 不仅具有社会教育价值 , 也是发展工业走向全面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柱 。
新中国成立伊始 , 百废待兴 。 党始终把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第一要务 ,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 聚全国之力重点建设辽宁等工业基地 。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 , 辽宁的产业工人发挥主人翁精神 , 自力更生攻坚克难 。 他们很快创造出无数个“中国第一” , 为新中国建立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
我接待过几位从西安赶来的沈鼓老职工 , 他们停在某一张照片或某一件文物前 , 常常泪光闪闪 。 细问才知道 , 他们是当年包建陕西鼓风机厂的沈鼓人 , 他们向我讲述了支援“三线”建设的点点滴滴 。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 也是一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岁月 。
精神需要传承 , 力量需要被传递 。 今天 , 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可能不大理解“我是一块砖 , 哪里需要哪里搬”这种觉悟和情怀 。 如今 , 就在中国工业博物馆不远 , 智能化汽车工厂显现出新时代工业的蓬勃生命力 , 老工业基地改革创新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 工业制造被注入新血液 , 增添了新活力 。 技术先进了 , 工业精神、工匠精神不能缺位 。 我给当代大学生讲解时 , 他们也被老一代产业工人坚韧拼搏的精神深深感动 。
【启航|【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传承精神 传递力量】我希望可以尽一己之力 , 在讲解中传播信念与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