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攻占爸妈朋友圈 当短视频由娱乐方式变成生活方式…
文章图片
图1/11
_原题是:攻占爸妈朋友圈 互联网使用时长居第一 当短视频由娱乐方式变成生活方式…
每经采访人员:许恋恋温梦华
这个春节 , 短视频站上了C位 。
作为2021央视总台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 , 抖音共发出12亿元红包 , 产生了703亿次红包互动 。 快手则宣布和10家省级卫视春晚达成合作 。 短视频拜年、抢视频红包 , 成了真正的新年俗 。
当短视频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 娱乐、社交等功能的边界就变得模糊 。 各大平台争抢明星入驻、微信视频号入局、直播电商新商业模式崛起 , 短视频行业在过去一年风起云涌 。
自从老母亲学会了使用短视频App , 成都的肖先生几乎每天都能在手机上收到来自母亲的关爱 。 “我妈看到她觉得好的短视频 , 就会分享给我 , 但我看了只觉得很尴尬 。 ”实际上 , 短视频已经占领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手机 。
文章图片
图2/11
肖先生母亲时常传来的短视频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截至2020年12月 , 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 , 较2020年3月增长7633万 , 占网民整体的93.7% 。 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 , 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 , 占整体网民超八成 。 行业用户使用时长提升为互联网第一 。
文章图片
图3/11
图片来源:报告截图
作为短视频巨头 , 快手市值一度超过1.5万亿港元 , 成为腾讯、阿里、美团、拼多多之后 , 目前市值排名第五的互联网上市公司 。 快手的上市也让人窥见短视频的主要商业模式 , 电商被普遍认为是行业新增长极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统计发现 , 长城影视、梦洁股份、金字火腿等各类公司均在2020年与短视频“联姻” 。 2021年 , 这一趋势加速延伸:1月29日 , 掌阅科技领投短视频创作品牌等闲新一轮融资……虽然快手、芒果超媒、利欧股份等公司在2021年至今的两个月内股价涨幅不定 , 但在这场用户时间的争夺战里 , 无论是巨头还是中腰部玩家都不想放过这一机会 。
现象
资本青睐快手抖音 , 鲜少投资其他短视频平台
抖音发布的《2021抖音春节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 短视频拜年成为“新年俗” 。 从串门拜年 , 到通过电话、短信、短视频等数字媒介拜年 , 数千年的拜年习俗也有了新传承 。 报告显示 , 春节期间 , 抖音用户拍摄了1.3亿个短视频给全国网友云拜年 , 同比增长11倍 。
文章图片
图4/11
图片来源:报告截图
各大视频平台也在春晚红包大战中 , 越战越酣 。 官方数据显示 , 抖音在2021年央视总台春晚红包互动中分出20亿元 , 快手也和10家省级卫视合作 , 红包池高达21亿元 。 哪家公司“财大气粗” , 从春节巨头红包大战中便能窥见一斑 。
过去一年 , 在资本市场上 , 短视频行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创办十年的快手成功上市 。 2月5日 , 股票代码1024、发行价115港元的快手上市 , 首日收盘价为300港元/股 , 市值超过1.23万亿港元 , 约142.3万投资者参与认购 , 超额倍数达1203.16倍 。 截至2月23日收盘 , 快手总市值近1.5万亿港元 。 这些数字显示出 , 资本对快手的青睐 。
不过在行业人士眼中 , 早已没有单纯的短视频 。 今日网红创始人彭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短视频都已经为电商所用 。 “可以看到 , 很多传统的短视频达人都在开直播卖货 , 纯做短视频只能做广告 , 广告市场又相对低迷 , 所以现在很难看到非常纯粹的短视频达人了 。 ”
在彭超看来 , 过去一年多也是抖音和快手电商业务爆发性增长的一年 , 这一点从快手的商业模式和营收数据上也可以看出 。 数据显示 , 快手平台促成的GMV由2018年的9660万元增至2019年的596亿元 , 截至2020年上半年 , 快手电商GMV达1096亿元 , 而截至2020年前11个月 , 快手电商GMV已迅速增长至3326亿元 。
文章图片
图5/11
图片来源:App截图
抖音也不再低调 , 宣布成立独立的电商一级部门 , 平台也多次筹划电商购物节相关活动 , 并和苏宁易购达成深度合作 。 虽然 , 目前抖音并无公开的GMV数据 , 但据外部数据预计 , 2020年 , 抖音电商预估已做到1000亿规模 , 电商闭环也已初步形成 。
虽然短视频巨头平台奔赴资本市场引起市场热捧 , 不过从整体来看 , 在这一领域 , 资本热度反而有所下降 。 每经采访人员注意到 , 2018年左右是短视频投融资的高峰 。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 , 2018年 , 短视频与直播领域共完成41起投融资事件 , 基本上每周都会有该领域的公司成功获得融资 。
“2020年 , 除了抖音、快手 , 其他短视频平台基本没有资本过多关注 。 ”彭超表示 , “不排除快手上市后 , 可能会做一些行业整合并购 , 这对于短视频赛道的优质标的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 ”
竞争
“明星的归宿都是带货”
短视频平台争夺“明星IP”新流量
吴亦凡入驻抖音5小时 , 吸引粉丝超78万;
迪丽热巴注册抖音账号4天 , 粉丝超570万;
周杰伦入驻快手后 , 成为该平台唯一粉丝破3000万的明星;
刘德华在抖音开启自己的全球首个社交账号 , 粉丝数超5000万……
文章图片
图6/11
图片来源:刘德华抖音主页截图
2020年 , 抖音、快手、B站等不约而同地加入了明星争夺战 。 以抖音为例 , 《2021抖音娱乐白皮书》数据显示 , 截至 2020年11月 , 入驻抖音的明星艺人超3000位 , 较2019年新增超1000位;2020年入驻明星艺人投稿内容总获赞量达80亿+ , 较2020年增加31% 。
快手在引入明星上稍晚 。 2017年 , 王祖蓝等明星作为第一波入驻快手的明星 , 打破了快手纯素人的格局 , 随后更多明星入驻快手 , 周杰伦的入驻更是展示了快手在明星流量上的雄心 。
利用明星加入 , 增强平台的影响力 , 早已屡见不鲜 。 短视频平台对明星的渴求 , 本质上还是对流量和用户增长的需求 。
每经采访人员观察到 , 各大短视频平台已基本完成用户数量积累 , 但随着竞争的愈发激烈 , 仍在不断发力寻找垂直细分领域 , 开拓更广阔的流量地 。 数据显示 , 2020年抖音对明星内容感兴趣的潜在用户较2019年增加20% , 80后~95后成为消费主力军 。
“对于平台 , 不同年龄段明星的入驻 , 会对用户容量进行扩充 , 比如刘德华吸引的粉丝一般是70后、80后 , 短视频平台需要明星们带粉丝进来;就明星而言 , 要发挥他们的价值势必要跟着潮流走 , 年轻人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 。 双方是共生互赢的关系 。 ”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每经采访人员 。
文章图片
图7/11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许恋恋 摄(每经资料图)
2019年以来 , 近2000家影视公司关停 , 65%的演员无剧播出 , 使得一些一线明星因为拍戏减少或者无戏可拍 , 人气出现下降 。 明星们对于内容社交提升曝光量变得迫切 , 开始转向短视频直播带货 。
淘宝“直播一姐”薇娅在《吐槽大会》上曾调侃:“明星的归宿都是带货 , 我只是想跳过当明星这一步 。 ”不可否认 , 2020年直播带货的火爆 , 恰恰让明星们看到了流量新阵地和新机遇 , 越来越多的头部明星“下凡”加入直播带货大军 。
不过 , 虽然明星一窝蜂涌入 , 但两极分化也明显 。 一边是Angelababy、佘诗曼等明星在抖音、快手上开启直播带货之旅 , 但首秀即收官 , 从此再未单独开播;另一边则是贾乃亮、李湘等带货做得风生水起 , 春节前腊八节当天 , 贾乃亮在苏宁易购超级买手直播间GMV高达3.08亿 , 又一次打破抖音直播带货单场成交历史纪录 。
文章图片
图8/11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彭超表示:“无论是周杰伦入驻快手 , 还是刘德华入驻抖音 , 明星们进入短视频肯定是有商业需求的 , 因为流量在这里 。 ”在他看来 , 随着短视频对“明星IP”新流量竞争愈发激烈 , 平台对顶流的争夺也会加剧 , 而对普通明星来说 , 平台的话语权会更强一点 。
跨界
各类上市公司频繁触电短视频
短视频行业看似已经形成快手和抖音两强对峙的局面 , 但随着来自不同行业的新玩家入局 , 行业发展格局并不一定会固化 。 尤其是微信的重磅入局 , 更是让人无法预知行业的未来格局 。
有分析人士认为 , 2021年 , 短视频领域最激烈而精彩的战争 , 会发生在抖音与快手之间 , 也会发生在抖音与微信视频号之间 。
文章图片
图9/1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彭超表示 , 微信在大力推动视频号 , 目前来看还是有竞争力的 , 可能会影响行业格局 。
“对于行业来说 , 会把短视频当成吸引流量的方式 , 电商和直播作为变现途径 , 把内容作为吸引低成本流量的方式 , 相对买量还是便宜点 , 最终目的是为商业变现服务 。 ”彭超表示 。
在行业人士看来 , 全面视频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 “视频化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大趋势 。 未来几年视频化是整个行业巨大的红利 。 ”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曾强调 。
不仅是互联网巨头参与这一争夺战 , 不少A股公司也开始频繁触电短视频 , 希望从这个处于上升期的行业分一杯羹 。
长城影视2020年5月公告称 , 将拓展“网红+直播+短视频”新零售供应链生态圈;梦洁股份宣布与淘宝“带货一姐”薇娅战略合作;金字火腿也宣布和抖音带货一哥罗永浩合作 。 2021年这一趋势依然在延续 。 1月29日 , 掌阅科技领投了短视频创作品牌等闲新一轮融资 , 双方已就部分优质IP的开发达成了合作意向 。 每经采访人员根据Choice数据发现 , 掌阅科技从2021年1月1日至2月23日中午 , 涨幅达20.83% 。
文章图片
图10/11
图片来源:薇娅<span id="usstock_WB"><a href=http://www.40792.com/news/view/"http://stock.finance.sina.com.cn/usstock/quotes/WB.html" class="keyword f_st" target="_blank">微博
“单纯的卖货和内容向的战略合作区别还是很大 。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表示 , 未来上市公司跨界短视频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业务上 , “业务能真正匹配 , 带来业绩增厚 , 而不是单纯讲故事、蹭概念” 。
除了直播带货 , 由于抖音、快手巨大的影响力 , “抖音概念股”、“快手概念股”一度非常火爆 。 如省广集团和浙江富润 , 都曾因和抖音的合作导致股价狂飙 。 2020年4月初 , 省广集团因签约抖音海外业务总代理 , 股价开始上涨 , 随后的两个多月收获20多个涨停板 。
不过和抖音的合作并未带来业绩上的反转 , 省广集团2020年业绩预告显示 , 上市公司亏损8.5亿~9.5亿 , 比上年同期下降668.61%~735.50% 。
根据Choice数据 , 与短视频有“姻”的利欧股份、宋城演艺 , 从2021年1月1日至今 , 股价出现不同涨幅 , 宋城演艺和利欧股份涨幅分别超7%和5% 。
趋势
社交转型或是短视频未来主要方向
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1408.3亿元 , 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 2021年预计接近2000亿元 。 而随着结合直播带货迎来新的增长点 , 市场仍将进一步发展 。
每经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2020年 , 各大短视频平台除了加码开拓电商业务 , 包括“红包大战”在内的举措 , 实质是短视频平台对社交领域的进军 。 “支付体系是社交本质上最重要的支撑点 , 就像微信最核心的是微信支付 , 它把人际最核心的一部分都绑在了里面 。 ”
最早的社交平台专注于通过文字、图片及音频把人与人连接起来 。 在2021年1月举办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 , 字节跳动CEO、抖音最高负责人张楠却说:“抖音正逐渐从一种娱乐方式变成一种社交方式 , 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 ”2月11日晚 , 作为2021央视总台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 , 抖音共发出12亿元红包 , 产生了703亿次红包互动 。
文章图片
图11/11
图片来源:App截图
泛娱乐、电商、支付、社交……以视频为载体 , 短视频涉足的江湖正在不断扩展 。 春晚红包活动刚过 , 抖音又在视频搜索上发起了新一轮攻势 。 2月17日 , 张楠在头条上首次官宣了一组抖音视频搜索的数字:搜索月活达5.5亿 , 距离2018年抖音上线第一个搜索入口 , 三年不到 。
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新的搜索热地 。 数据显示 , 2020年春节期间 , 抖音用户共搜索了4373万次与武汉疫情有关的内容;2021年春节 , 仅红烧肉在抖音上就被搜索了101万次 。 张楠表示:“作为信息获取最直接的途径 , 搜索也在视频化 。 ”
在这样的趋势下 , 行业也暗流涌动 , 内容视频平台在大力做搜索 , 传统搜索企业则频频向视频发力 。 百度早早喊出“全面拥抱视频时代”的口号;微信不断升级微信搜索;抖音则称未来还将大力投入视频搜索 。
不过 , 谈起短视频的未来趋势 , 张毅依旧强调:“对于整个短视频行业 , 短视频平台一定不能做媒体 , 往社交转型是短视频未来最主要的方向;其次 , 短视频的赋能也是接下来的一个关键看点 , 通过短视频对游戏、教育、影视等领域的赋能 , 也是各家持续竞争的体现 。 ”
采访人员手记:短视频正从娱乐方式变成生活方式
从抖音一鸣惊人 , 到快手率先成为“短视频第一股”;从串门拜年 , 到短视频拜年成为“新年俗” , 短短几年时间 , 短视频逐渐从一种娱乐方式变成一种社交方式 , 再到一种生活方式 。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 我国短视频市场规模已经由2016年的19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006亿左右 。 预计2021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左右 。
巨大红利下 , 电商、电影、社交、支付 , 生活娱乐的各个领域都在试图和短视频产生交集 , 无论是人还是物 , 都在成为短视频江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正如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所说:“视频内容将成为未来10年内容的主体 , 视频化表达方式将成为未来趋势 。 ”
【每日经济新闻|攻占爸妈朋友圈 当短视频由娱乐方式变成生活方式…】未来 , 身处时代大潮流 , 短视频的竞争势必愈发激烈 , 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腾讯微视、百度好看等一众平台 , 无疑需要找到新的突破点 , 找准自身定位 , 不断打磨平台优质内容 ,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
推荐阅读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新闻|(暂不发)2021新闻年历|你不停翻着新闻,寻找时间的故事
- 生产线|贵阳经开区打造千亿元级产业园区——做强经济“顶梁柱”
- 新闻|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电子商务|经济日报:淘宝禁止好评返现 “水”评会少吗?
- IT|研究:高速公路延误可在一天内造成高达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新闻|倒计时3天的澎湃新版块,背后是百年“烧脑”史
- 新闻|小米正式发布MIUI 13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