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斗地主|本消消乐选手也有电竞梦?


欢乐斗地主|本消消乐选手也有电竞梦?
文章图片

作者|咸鱼鱼
编辑|吴怼怼
电竞是梦 。
游戏产业自PC时代发轫以来 , 从没放弃向主流话语圈靠近 , 而电竞化发展 , 则是游戏为自身去污名化走得最成功的一步棋 。
所以 , 不仅王者荣耀和刺激战场有电竞梦 , 连剑网三、欢乐斗地主和球球大作战——这些大型网游和休闲小游戏们 , 也都想逐梦电竞圈 。
2020年微博之夜 , 剑网三玩家以一己之力将游戏制作人郭炜炜送上了「年度热点人物榜」 。 而恶趣味的来源 , 不过是想让郭炜炜这个游戏制作人站在shy哥和Uzi两个正统电竞选手中间讲他的「野鸡电竞梦想」 , 甚至在吃瓜网友的幻想情境里 , Uzi和TheShy还得给郭炜炜鼓掌 。

欢乐斗地主|本消消乐选手也有电竞梦?
文章图片

斗地主项目更是勇猛 , 「JJ斗地主冠军杯」曾砸下900万赛事奖金 , 而腾讯则以旗下的欢乐斗地主为载体 , 试图在棋牌领域再造一个电竞新秀 。 至于球球大作战 , 则把电竞当做毕生梦想 , 年复一年坚持办各种挑战赛和职业联赛 。
很显然 , 逐梦电竞圈 , 正在成为一个好游戏的自我修养 。 而随着电竞之梦的泛滥 , 连消消乐选手们也开始自我调侃要进军电竞界 。
01
为什么斗地主也能算电竞呢?
在知乎上 , 有人曾满怀不解地发问:为什么斗地主也能算电竞呢?
在他看来 , 「相比于英雄联盟 , 王者荣耀等主流电竞项目(被亚运会等赛事承认的) , 斗地主的胜败很大程度上由运气决定 。 」

欢乐斗地主|本消消乐选手也有电竞梦?
文章图片

他甚至更进一步解释道:「直白点说 , 在英雄联盟或者王者荣耀里 , 一个普通玩家战胜职业选手的概率小于百分之十(保守估计) , 但是斗地主只要牌好 , 菜鸟也能碾压一切 。 」
值得玩味的是 , 这位知乎用户的发问 , 来自2019年 。
而如果我们把他列举的主流电竞项目——王者荣耀的时间线 , 往前推个一两年 , 就会发现 , 在曾经的电竞界 , 还会有人为了「王者荣耀配不配叫电竞」而撕逼 。 如今回忆起来 , 那真是一场浩瀚的骂战 , KPL和LPL玩家激情对撕 , 你嘲讽我「过气」 , 我讽刺你是「十个人用手机比赛贴膜」 。
是的 , 就是这样彼此伤害 。 暴躁老哥和疯狂老姐的高强度对线 , 成就了中文互联网PC和移动时代之交最有名的一次电竞交锋 。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 , 不过一年之隔 , 那个被疯狂辱骂的贴膜游戏就彻底翻身做主人了 , 不仅荣膺电竞之巅 , 还成了业界典范 。
而对于游戏厂商们来说 , 有翻盘局在前 , 电竞化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 。
于是 , 历史好像魔咒 , 又重新上演 。
不仅斗地主铺开了它的电竞图景 , QQ飞车、欢乐麻将、F1 , 甚至连皇室战争都小步跑入综合性赛事生态 , 要在电竞界拥有姓名 。
再进一步看 , 就连球球大作战也不遑多让 , 从线下娱乐赛、职业联赛到国际赛 , 十分钟速决的「大球吃小球」也开始年年举办电竞公开赛 。
02
当电竞成为风潮
游戏业发展迅猛 , 电竞产业作为其重要延伸 , 站上了浪潮之巅 。
从网游电竞化、体育模拟类游戏电竞化 , 再到棋牌游戏电竞化、休闲游戏电竞化 , 不同细分领域的游戏 , 竞相争夺成为电竞项目的资格 。
一时之间 , 逐梦电竞圈 , 成为诸多游戏的自我修养 。 表演赛、主播赛试试水 , 再搞搞公开赛探探路 , 不管游戏玩法有没有技术和策略性 , 能不能达成宏观上的对局平衡 , 总归要在电竞的池子里游一圈再说 。
很显然 , 电竞产业 , 在大大小小的游戏方看来 , 是一块无比肥美的蛋糕 。 从俱乐部、赛事执行、直播平台、公关宣传 , 到赞助商、跨界合作、战队管理、粉丝运营 , 好像环环相扣的每一个节点里 , 都蕴藏着无限商机 。
更兼有无数人坚信 , 电竞化所带来的收益绝不仅仅是盘活用户流量这么简单 。 再则 , 即使不为当前盈利考虑 , 把电竞化发展作为试错手段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
所以 , 你能办联赛 , 我也能办联赛 。 在这种风潮里 , 你想到的 , 想不到的 , 了解的 , 不了解的边缘电竞项目们 , 就这样诞生了 。
然而 , 电竞产业这块肥美蛋糕 , 真的一如游戏从业者们设想的那样好分吗?而电竞梦又是如此好圆的吗?

欢乐斗地主|本消消乐选手也有电竞梦?
文章图片

当然不 。 电竞化固然是大趋势 , 但还远远没有到人人皆可分一杯羹的时候 。
电子竞技杂志在其官方微博上 , 曾发布一则数据 , 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 , 也促使着电竞用户数量的扩大 。 2019年 , 电竞用户数量为4.7亿人 , 2020年则将达到5.2亿人 , 而在2021年这一群体数量则达到5.5亿人 。 」
尤其提到的 , 是「2019年中国电竞群体中女性用户占比仅为24% , 而这一比例数据在2020年则提升至36% 。 」
唯数据论的话 , 电竞确实是门好生意 , 然而 , 这份数据的计量方法与采样来源都太笼统 , 以至于结论充满矛盾 。
一名用户在评论区的吐槽 , 印证了大众心声:「反正只要玩游戏的都是电竞用户呗?其实我觉得既然这样了不如胆子大一点 , 能比能插电的就是电竞 , 这规模不上天?」
03
给游戏披上新衣
虽然尼尔森的报告反复强调 , 随着中国电竞用户基础的进一步扩大 , 中国电竞已经进入用户情感培养、商业价值开发和细分市场运营的阶段 。 但这并不意味着游戏行业人均能圆电竞梦 。
相比之下 , 那些不断向着电竞靠近的边缘游戏 , 与其说是在圆梦 , 不如说是在给自己造梦 。

欢乐斗地主|本消消乐选手也有电竞梦?
文章图片

且不提边缘电竞项目们的赔钱赚吆喝 , 就拿近两年曾红极一时的PUBG电竞来说 , 这似乎是电竞产业的头号种子选手 , 但事实上 , 这款游戏从诞生到鼎盛 , 再到衰落 , 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 。
早在2019年末 , PUBG电竞就坏消息频出 , 一开始是大量绝地求生选手宣布退役 , 继而是职业战队解散 , 然后是第三方赛事的相继解体 。
时至今日 , PUBG电竞鲜少再溅起水花 , 而复盘起那一轮电竞化热潮 , 人人都能说上一二 。 诸如运气加成太多 , 多视角切换体验过差 , 以及比赛运营过于混乱等 。
当然 , 即使PUBG电竞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 但依然拦不住其他游戏铆足了劲往电竞圈挤 , 除非是碧蓝航线一类竞技性几乎为0的游戏 , 否则但凡和竞技性沾边 , 游戏厂商就会想尽办法把玩家逼出舒适区 。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 在逐梦电竞圈背后 , 有一个很朴实的逻辑 , 转播合同、门票收入、授权衍生品售卖、赛事冠名等商业模式 , 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淘金之地 , 它同时也是从业者心中的新经济之光 。
在这种微妙的诱惑之下 , 游戏自然披上了许多新的外衣 , 电竞化算什么?搏一搏说不定还能披上全民运动的外衣 。
尤其是在这两年 , 没有电竞化野心的游戏 , 就好像没有梦想 。 不看别的 , 就看斗地主这一品类 , 电竞赛事迭出不说 , 打个比赛 , 还要给选手按在专业电竞椅上 , 这还不够 , 最好场外再配上三解说 。
04
本消消乐选手也有电竞梦?
矛盾正在升级 。
一边是游戏给自己套上电竞化的壳 , 一边是电子竞技给自己贴上体育竞赛的标签 。 就这样三下五除二 , 一个世纪争论诞生了——电竞到底算不算体育项目?
反对者高举公平大旗 , 赞同者认为时代在变化 , 间或地推波助澜下 , 有人甚至强行把游戏和体育捏在一起 , 最终呈现的市场怪相是 , 斗地主坚信自己是电子竞技 , 而守望先锋则煞有介事地把自己当成NBA来玩 。
在过去不久的第五届「中国体育产业嘉年华」上 , 曾发生过一场小范围的风波 。
爱奇艺体育CEO曾针对上文提到的世纪争论发表相关看法 。 在他看来:「从游戏演变而来的电子竞技 , 我坚决反对它是体育 , 不管你是不是加入了奥运会 。 资本可以逐利 , 但是不要假装是体育 。 体育需要更多线上产品 , 但一定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 」
很有意思 , 一个典型的资方代表在公开场合质疑资本逐利 , 甚至不惜得公开反对 , 这不免有几分奇幻 。
但仔细想想 , 也能找到说得通的逻辑 。
游戏媒体触乐曾经撰写过一篇评论 , 文章名是「电子竞技:游戏厂商掌控一切」 。 核心内容都浓缩在这样一段话里:随着电子竞技的发展 , 它在各方面似乎越来越向足球等传统体育项目靠拢 , 但两者间仍然有一个重要区别——没有人拥有足球 。 这项美丽的运动不是任何人的IP , 电竞游戏却是 。
那么 , 再联想一下:在中文互联网 , 谁又拥有最多的游戏IP?如此就不难理解 , 上述那位CEO的「坚决反对」坚决在哪里 。 毕竟 , 如果斗地主和QQ飞车们真的圆了电竞梦 , 那猕猴桃就得给鹅交粮了 。
另外还有一点必须得承认的是 , 从游戏演变而来的电子竞技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 , 尤其是在游戏厂商的主导下 , 这些问题短时间内并不能被解决 。
而这对我们的镜鉴是:当强大的他们简单而粗暴地将电竞化的壳子套在各类游戏身上时 , 作为个体的我们 , 应当明白 , 这些边缘电竞项目并不足以撑起万亿市场 。
【欢乐斗地主|本消消乐选手也有电竞梦?】所以 , 娱乐可以 , 消遣可以 , 体育也可以 , 若将之当做一生为之奋斗的职业 , 那未免有点被忽悠瘸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