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法拉第未来准备上市了,为什么它还能受到资本青睐?
2014 年,贾跃亭在乐视如日中天之时成立法拉第未来 Farady Future(下简称 FF),他不可能想到这家公司成为乐视崩塌之后唯一的“救命稻草”,而这根稻草幸运地活到了现在,很可能迎来翻身的机会 。
近日,法拉第未来将通过与 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PSAC)的合并上市,合并后的公司估值达到 34 亿美元,成为又一家通过 SPAC 方式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公司,预计于 2021 年第二季度登陆美股 。SPAC 是当下美国股市比较流行的上市方式,可以简单理解为“借壳”上市 。
虽然消息没有得到进一步透露,但很久没有在公众前露面的 FF 又一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经历反反复复的波折之后,FF 为什么还能“活”过来?
上市,融资,FF 有点忙
根据路透社报道,这笔交易得到了 7.75 亿美元的私人投资支持,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将成为此次私募的主要投资者 。
随后,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公告称与法拉第未来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同时作为财务投资人,吉利控股集团还参与了 Faraday Future SPAC 上市的少量投资 。”这个少量投资,模糊地否定了上文主要投资者的传闻 。
但吉利参投 FF,也让人们对 FF 产生了一点好奇 。在极客公园(ID:geekpark)得到的一份 FF 上市路演 PPT 中提到,FF、吉利控股和某中国一线城市(Tier 1 Chinese City)为 FF 在中国提供了机会 。虽然没有明说,但各路消息显示,与 FF 合作的城市,很可能是珠海 。
当然,这份路演 PPT 也透露出关于 FF 这家公司的更多信息 。极客公园提取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几点,整理如下:
1.FF91 将于上市一年内推出
1050 匹马力、百公里加速小于 2.4 秒、激光雷达,L3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几个明显的汽车技术标签贴在法拉第未来首款车型 FF91 上,在 2017 年初的 CES 上成为汽车行业比较亮眼的存在 。当时,FF 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在 FF91 发布会后的 36 个小时内,收到了 6.4 万余个预订 。不过,由于 FF91 迟迟未推出,预订数量也大大减少,路演 PPT 中显示目前 FF91 的预订数量为 1.4 万 。
文章图片
FF91 正面图,原本计划于 2018 年量产的车型时至今日都未能生产 | Faraday Future
法拉第未来创始人,当时的 CEO 贾跃亭称,FF91 会在 2018 年底推出,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也一再重申不会“跳票” 。但现实的情况是,直至今日,FF91 也未实现量产 。
FF 方面提到,FF91 将于上市后的 12 个月内推出,其中位于加州汉福德的工厂预计在 2021 年底前建成,年产能 1 万辆 。
2. 未来还会推出平价车型
尽管 FF91 定位在豪华型电动汽车,但从 FF 的发展路线来看,其推出的车型未来会进一步大众化 。
根据 FF 的计划,在 FF91 之后,公司还有三款车型,排成产品系列 。三款产品分别为 FF81、FF71 和最后一公里配送车(SMART LAST MILE DELIVERY,简写为 SLMD) 。
文章图片
FF 全系列车型,以及一款智能配送车 | FF 上市路演 PPT
FF81 依然定位于高端电动汽车,与 FF91 有 60% 都是共通的,基本可以理解为共用平台,FF91 的低配版,销量规模上也要比 FF91 更大;FF71 则是彻彻底底针对大众市场的车辆,这一布局倒是有几分特斯拉的影子:先从高端做起,用更亲民的车型逐步扩大用户规模 。
最后一款车型 SLMD 不属于 FF 系列,但这款车会采用 FF 的 VPA 平台架构,用在商用领域,未来可能会面向物流公司 。FF 方面并未太多提到这款车,但 2019 年时,FF 曾与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九城市达成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造出针对中国市场的车,而这款名为 V9 的车型恰好为小型货车 。
3. 中、韩、美三地开花
除了在加州每年 1 万辆产能的工厂,FF 把目光也投向了中国与亚洲市场 。FF 称,公司正在韩国签订汽车制造合作协议,预计 2023 年中达到量产,预计年产量可达 27 万辆 。此外,中国的制造基地也正在建立 。
文章图片
FF91 内饰,整个座舱号称有 10 块屏幕 | Faraday Future
4. 急需资金
当然,在这份资料里,虽然表面写着 FF 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对智能电动汽车的高度期待,但字里行间也透露着两个字:缺钱 。
FF 并不是没有拿到过钱,从这家公司过往的历程中可以粗略统计,FF 已经获得不下 40 亿美元的融资,其中也包括恒大在 2018 年中的投资,后已退出 。
即便如此,FF 依然需要大量资金,这也是为什么上市的原因 。
FF 为何能“屹立不倒”?
乐视资金链断裂,贾跃亭远赴美国,法拉第未来发布新车却迟迟无法量产,工厂建设至今仍未有好消息传出,与投资方的爱恨纠葛也暴露在大众面前 。一系列不利于 FF 的操作之后,FF 还是“挺”过来了,并且准备一举上市 。
话说回来,为何在经历这么多波折之后,FF 还能得到资本的青睐?
从 FF 本次上市的投资者与合作伙伴,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对于这次最夺人眼球的吉利而言,一家所谓的“传统车企”正在寻求向智能化、电动化的向上转型,但过往的尝试都没能成就像蔚来 ES8、小鹏 P7 一样的爆款产品 。
在企业变革的决心之下,如何快速向目标前进就成为吉利最迫切的事 。不管是旗下领克品牌的纯电动车型领克 ZERO,或是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都属于相关动作 。而很早就入局智能电动汽车,定位在科技领域的 FF,也许是吉利转型过程中“学习”的榜样之一 。
吉利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吉利控股集团与 FF 计划在技术支持和工程服务领域展开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 。结合之前的投资,意味着吉利在其中不只是一个“代工厂”的角色 。
文章图片
FF91 正在制造 | Faraday Future
至于传闻中珠海国资对 FF 的投资,则要用另外一个思路去看待 。
一方面,合肥政府押宝蔚来大赚一笔,让地方政府看到投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利好结果 。而在新能源汽车大火的 2020 年,不管是二级市场或普罗大众,都见识到了汽车行业变革中存在的巨大机会 。极客公园曾在 2020 年末总结文章中提到,新造车在资本市场的活跃,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们对于“智能、新能源属于未来趋势”这件事,逐渐产生了共识 。
而在其中,投资方可以选择的投资标的并不算多,暂未上市的中国企业有威马、高合,零跑等,具备中国与海外元素的也仅有拜腾与 FF 两家 。前三家均找到了强大的资金或者地方政府支持,拜腾也得到富士康的支持正在重启,FF 也许是剩下的企业中“万事俱备,只欠资金”的状态 。“从市场上来讲,投资一家做到 80% 的公司总比从 0 做起的公司的风险小很多,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位业内人士向极客公园表示 。
FF 在路演 PPT 中提到,FF91 已经完成大部分车辆开发,包括逆变器、电动机与变速箱,电池管理系统等等;而其余零部件的采购进程已经完成 94% 。在 2017 年 CES 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对 FF91 这款车给出的评价是:“FF91 作为一辆智能电动车,在设计理念和技术呈现上,已经很明显的领先于传统汽车品牌设计出来的概念车了,这个是绝对值得肯定的 。”
换句话说,FF 就是希望获得一笔资金来解决车辆生产的问题 。
即便如此,背负着乐视和贾跃亭本人的背景,履历并不光鲜的 FF 也在过往消耗着企业的信用,持续 4 年时间未推出一款产品的企业如何能再一次说服人们?1 月底,几名 FF 的前员工在 ClubHouse 上一场关于 FF 上市的讨论中,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
FF 的前员工们对贾跃亭本人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贾跃亭是一个真正做事的创业者,对于 FF 后续寻找融资,贾有一定的影响力,能让别人相信 FF 这件事能够做成,即便之前失败了许多次 。至于为何大量融资却无法推出产品,可能与资金使用率低有很大关系 。
极客公园试图联系 FF 的几位前员工,均未得到回应 。
但绝不能否认的是,FF 又一次把握住了机会 。中国的造车新势力集体完成进阶,科技公司正在入场;全球范围内,传统车企密集开启转型,创业公司也能凭借智能电动汽车的故事完成在资本市场的飞跃 。
Lucid 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这家最早在美国成立的电动汽车公司与特斯拉几乎同时期起步,被看作是美国的造车新势力之一,给予厚望 。
有趣的是,贾跃亭曾是 Lucid 的第一大股东,持有股份一度接近 40% 。但随着 FF 资金短缺,贾跃亭后将所持 Lucid 股份卖出 。直到 2018 年底,Lucid 从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处获得 10 亿美金,才得以继续保持企业发展 。而 2018 年的特斯拉已销售 245240 辆汽车,相当于公司自 2003 年创办到 2017 年的总和 。
最终 Lucid 同 FF 一样,开始冲击 SPAC 上市,估值 240 亿美元,是 FF 的 7 倍;Lucid 也开始考虑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投资建设工厂 。
【IT|法拉第未来准备上市了,为什么它还能受到资本青睐?】所以,不管车有没有造出来,公司之后发展的是否顺利,在这个可能是最好的时代中,把握机会可能是他们最应该做的事 。
推荐阅读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制造业|稳健前行开新局 制造业未来五年转型升级迎来“加速度”
- 未来|5年解决限行,李彦宏“很傻很天真”?
- 技术|无锡东亭:智慧创造生活 科技点亮未来
- Hotel|向光前行,点亮未来 -- 2022上海国际商业及工程照明展
- 携手同行|陕西华晨教育集团携手同行,共赢未来
- 趋势|[转]从“智能湖仓”升级看数据平台架构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