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米聊,旧Clubhouse


|新米聊,旧Clubhouse
文章图片
图1/5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雷科技互联网组
来源:雷科技(ID:leitech)
米聊复活了 。
2021年2月19日 , 米聊宣布停服 , 2021年2月26日 , 米聊重新上线 。 不过这一次 , 米聊却是以全新的面貌与大家相见 。
根据米聊官网显示 , 新“米聊”是一个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聊天App , 其slogan是“聊得来才聊 , 发言就举手” , 与之前爆火的Clubhouse有些相似 。 不过目前App仍处于内测阶段 , 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 。 不过 , 具体如何接收米聊邀请码的流程还不明朗 , 它的功能与界面又有哪些创新也不得而知 。

|新米聊,旧Clubhouse
文章图片
图2/5

值得一提的是 , 米聊同时开启了iOS端和安卓端的内测渠道 , 看得出来小米是想让米聊快速回场 。
复活的米聊要走“新”路
【|新米聊,旧Clubhouse】米聊诞生于2010年12月初 , 比微信还要早一些 , 简洁的页面和实用的功能使其用户量一度突破了4000万 , 日活跃用户数达400万 , 被业界人士称为最有潜力的聊天通讯软件 。
但是好景不长 , 当腾讯开放QQ好友的关系链导入微信时 , 米聊就已经输了 , 也失去了继续成长壮大的可能性 。 微信后续推出的“漂流瓶” , “朋友圈”等功能更是直接给米聊“判了死刑” 。 有的人把米聊的失败归结于雷军给它取的名字 , 米聊听起来就像只有小米手机专用的聊天App似的 , 事实上小雷附近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 , 这也可以算作米聊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少杀手级场景 。

|新米聊,旧Clubhouse
文章图片
图3/5
(实际上 , 米聊还曾推出过WindowsPhone版以及Linux版)
“复活”的米聊貌似已经认识到之前为何会失败的原因 , 于是转变了产品策略 , 不再以传统的文字聊天为重心 , 而是转向语音聊天 。 这一模式很难不让小雷联想到之前爆火的Clubhouse , 但Clubhouse的门槛实在是太高 , 不但需要邀请码 , 而且目前只对iOS开放 , 安卓用户甚至连下载渠道都找不到 。
因此 ,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 , 谁能率先推出一款中国版的Clubhouse就能够成为“先驱者” , 自然也会迎来一大批想要“尝鲜”的用户 。

|新米聊,旧Clubhouse
文章图片
图4/5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 , 在小米宣布米聊停服的当天 , 一款名为“举手”的App在小米应用商城内偷偷上架 , 无论是在界面还是功能方面都与新米聊高度一致 。 可以看出小米还是不愿放弃这块肥肉 , 不过后续表现会如何 , 小雷不得而知 。
新米聊能否成为中国的Clubhouse?
新米聊并非是第一款类似于Clubhouse的软件 , 包括SoundOn的SoundClub、映客的“对话吧”、阿里巴巴的MeetClub、Twitter 的Spaces , 甚至连Facebook也被传出要推类似产品 。 Clubhouse的产品架构虽然复制简单 , 但想要复制出同样活跃的讨论气氛与应用风格并不容易 。

|新米聊,旧Clubhouse
文章图片
图5/5

新米聊的推出时间并不算晚 , 一方面 , 语音社交软件此时才刚开始火爆 , 谁都有机会搏一把 , 另一方面 , 语音社交的形态是否达到了最优状态 , 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这些都是米聊能够去研究并探讨的 。
至于米聊能否成为国内最接近Clubhouse的猜想 , 小雷个人觉得现在还不好说 。 第一 , 小米是否会为新米聊提供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管做什么 , 只要缺少这两个关键因素 , 不管是谁做都只会迎来失败的结局 。
公开资料显示 , 新“米聊”的开发主体为美卓软件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 法定代表人、经理均由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担任 。 该公司前身是知名设计企业RigoDesign , 大受好评的MIUI 5设计就出自该团队之手 , RigoDesign创始人、设计总监为Robin(朱印)此前曾在微软亚洲设计中心(ATCStudios)工作5年 。 在人员方面大可不必担心 , 剩下的就得看小米愿不愿意为新米聊大张旗鼓地宣传一波了 ,
其次 , Clubhouse的爆火有很大一部分是归功于国外大佬马斯克 , 2021年1月31日 , 马斯克在一款社交软件上透露称 , 自己将会在Clubhouse的“Elon Musk on Good Time”房间里进行分享 , 该房间瞬间涌入了5000 人 , 随后这款名不见经传的Clubhouse迅速成为人人都想注册的爆款软件 。
虽说雷军的影响力不能与马斯克相比 , 但假设雷军会进入到新米聊当中与大家畅聊所言 , 小雷认为短时间内还是能够引起不小的热度的 。
光速复活后 , 又能维持多久?
一款社交性软件想要长久地做下去 , 最重要的仍是用户粘性 , 而用户粘性又取决于这款软件是否好用 , 能否为用户提供一种异于微信的感觉 。 从国内目前的局势来看 , 所有想要挑战微信的企业都失败了 , 原因很简单 , 趋同性太高 , 用户没有理由放弃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微信“朋友圈” 。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罗永浩前几年推出的子弹短信 , 从发布到石沉大海只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 第一是因为其功能与微信同质化严重 , 第二则是后续宣传力度远远不够 , 知道的人越来越少 , 所以用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 更别说其中还有不少图个新鲜 , 看个热闹而已的用户 。 如果想让产品能够在市场中存活下来 , 那么就需要做到让产品的功能不可替代 , 很显然 , 目前还没有多少软件能够做到 。
另外 , 语音社交软件从出发点上就很难与传统的文字社交软件相比 , 虽然语音交流听起来要比文字更加具有效率一些 , 但如果是在交流一些重要的信息时 , 不但需要仔细聆听 , 有时甚至还需要文字记录 。 在这一方面 , 文字的优势要更大 。
除了语音自带的问题外 , 米聊想要做大 , 还需要同时面对技术、监管以及大环境等问题 。 如果米聊能够妥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 那么米聊极有可能再次成为微信的又一强力对手 。
随着新鲜感过去 , 用户需求的丰富必然会促使应用进化出属于自己的模式 。 对于新米聊而言 , 就算是模仿Clubhouse , 在产品定位 , 设计环节、主流功能依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蹭热点固然能获得一定的流量和注意力 , 但产品的未来还是得靠大量用户数量来做基石 。
微信一家独大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 , 也是时候出现一些新的挑战者了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