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武汉率先启动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发展|武汉率先启动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长江日报讯(采访人员李佳 通讯员张珊妮)从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运来的预制化模块箱体 , 正在光谷科学岛起步区被吊装 , 未来将被“拼装”成武汉重要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 。 3月1日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探访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 。 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 年中具备业务上线条件 。据了解 , 该项目通过多样化的异构计算平台、多源算法平台和多态智能应用 , 支撑AI(人工智能)重大应用的模型训练及推理 , 可用于自动驾驶、城市大脑、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网络安全、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场景 。追赶全球赛道武汉在全国13个试验区率先启动建设随着自动驾驶、4K/8K视频、AR/VR、物联网等应用兴起 , 社会的生产力、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正发生变革 。 算力已成为新生产力 , 数字、数据成为新生产资料 , 而5G+云+人工智能则成为了新生产工具 。去年10月 , 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 。目前全球有50多个国家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 。 “人工智能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 , 全球同线起跑 , 人工智能发展快或慢 , 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未来 , 错过了就会错过一个时代 。 ”华为高级副总裁邓泰华介绍 , 人工智能是我国区域创新竞跑的新赛道 , 华为将全力支持武汉建设全国人工智能领先标杆 。在科技部已批复的13个试验区中 , 武汉后发先至 , 率先启动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 。 作为算力基础设施 , 依托昇腾算力构建而成的该中心 , 成为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落地的首个计算中心 。未来工厂里机器协同、医院里电子阅片反应速度将大幅提升该中心规划用地面积约7500平方米 , 服务器、网络等核心设备正在加快入场 , 预制化模块箱体内事先铺设集成了电路、管道等基础装备 , 吊装完成后 , 经过涂防水层及箱体间的管道连接、配电等工作后 , 将显现出数据中心机房模样 。据介绍 , 建成后 , 采用了华为Atlas900 AI集群的该中心其AI(人工智能)峰值性能可达100P FLOPS(每秒十亿亿次浮点计算) , 另外 , HPC(高性能计算)峰值性能可达4P FLOPS(每秒四千万亿次浮点运算) 。 据了解 , “FLOPS”参数 , 中文又叫“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 是衡量算力的重要指标 。怎么理解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百P级算力规模及水平呢?举个例子 , 我国在2009年成功研发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 每秒可进行1200万亿次的计算 , 而如今武汉中心能达百亿亿次 , 中间提升跨越了两个档位 。 以天文探索为例 , 在20万颗星星的星空图中定位某种特征的星体 , 一个天文学家需要耗费169天 , 而拥有此算力 , 定位时间缩短为10秒 。 未来 , 工厂里机器协同、医院里电子阅片的反应速度都将大幅提升 。链接>>> 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超过500家在制造业的工业质检这一典型应用领域中 , 传统的质检大多由人工作业完成 , 准确率只有90%左右;相较而言 ,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质检的应用 , 已经可以将质检准确率提高到99% , 依托强大算力 , 在某工厂 , 机器每天可实时检查2万多个轮胎 , 与传统的手动检查相比 , 平均每次检查时间不到1秒钟 , 而这只是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领域应用的小小一角 。未来 ,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成为武汉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的催化剂 , 重点打造一中心四平台 , 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主体 , 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 助力武汉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据编撰《2020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的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吴剑文介绍 , 截至2019年 , 武汉市人工智能企业超过500家 , 覆盖了上游硬件制造、软件技术研发、通用平台支持、终端产业应用各个产业链环节 , 超七成都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所在的东湖高新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