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上映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以艺术的形式“重现”了恐龙这种史前庞然大物的生活情境 , 给世人留下深刻记忆 , 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恐龙旋风” 。 数百年来 , 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发现众多恐龙化石 , 逐步揭开了恐龙的“神秘面纱” 。 人们也好奇恐龙到底有没有灭绝 , 又是如何灭绝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有待进一步解答 。
寻找恐龙“足迹”
在19世纪以前 , 人们从来没想过 ,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长河中曾出现过一类名叫“恐龙”的生物 。 直到1822年 , 英国乡村医生曼特尔在岩石中意外发现一些古老的动物骨骼 , 这是已有最早的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文献记载 , 从此掀开古生物学的新篇章 。 随后 , 恐龙化石在美国、德国、中国、摩洛哥、巴西等国相继被发现 , 在全球范围内呈广泛分布的态势 。
除恐龙骨骼以外 , 科学家们在野外也陆续发现了恐龙蛋、恐龙足迹等恐龙化石 。 在外界看来 , 寻找恐龙化石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 2020年10月 , 四川一位5岁小男孩杨哲睿意外发现恐龙足迹 , 成为国内年纪最小的恐龙发现者 。 在四川通江探亲休假期间 , 杨哲睿无意中听外公提起老家背后的山石上有不少“鸡脚印” 。 现场查看后 , 杨哲睿当场断定是恐龙足迹 。 之后 , 杨哲睿还让妈妈联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确认 。
邢立达告诉采访人员 , 当年10月10日他与一众古生物学者来到四川通江县毛浴镇 , 在一块面积约20平米的石头表面发现5个恐龙足迹 , 经判断这些足迹来自白垩纪早期恐龙 , 距今约1.3亿年 。 杨哲睿凭此也刷新了国内恐龙发现者最小年纪的纪录 。
【四川|中国恐龙如何被发现并走向世界?】中国恐龙“走向”世界
近年来 ,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加快 , 民众从田间、工地发现大量恐龙化石 。 事实上 ,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恐龙大国” 。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上千种恐龙中 , 中国拥有近200种 , 且各大类均有代表 。
1902年 , 沙皇俄国一位陆军上校在黑龙江嘉荫县发现了中国最早命名的恐龙——满洲龙 。 1933年至1949年是中国恐龙研究的奠基时期 。 新中国成立以来 , 中国恐龙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 。 改革开放后中国恐龙“走向”世界 , 国内外学者合作考察 , 成果斐然 。
回溯历史 , 中国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彭光照表示:“在中国众多恐龙研究中 , 三项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 ”
一是上世纪70年代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 , 填补了世界侏罗纪中期恐龙化石匮乏的空白 , 掀起中国恐龙研究的新高潮 。 二是中华龙鸟的发现 。 上世纪90年代 , 中国学者在辽西热河发现了带毛的恐龙——中华龙鸟 , 它为恐龙与鸟的祖裔关系确立提供了实证 。 三是2010年前后 , 中国的恐龙种类超越美国 , 跃居世界首位 , 当前中国已成为恐龙化石“宝库” 。
海量恐龙化石的发现 , 也让中国恐龙保护和展览提上了日程 。 目前 , 中国已建成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内蒙古二连恐龙博物馆、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恐龙博物馆等多家专业性恐龙博物馆 。
“史前巨物”更多秘密正揭开
人们在追寻恐龙足迹之余 , 也在关心恐龙到底有没有灭绝 , 又是如何灭绝的?学者们普遍认为 , 6500万年前恐龙在极短的时间内灭绝 。 而灭绝的原因 , 也成为生物进化史上的谜题 。 陨石撞击说、气候变迁说、大陆漂移说等一系列猜想应运而生 。
在惋惜恐龙灭绝的同时 , 包括中华龙鸟在内的大量带毛恐龙的发现为恐龙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早在19世纪 , 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 科学家们由此提出 , 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 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 遗憾的是 , 学者们迟迟未找到化石证据证实这一假说 。
20世纪末期 , 中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中华龙鸟 。 中华龙鸟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 证实“鸟是恐龙的后代”这一假说 , 这让全球恐龙学者为之兴奋不已 。 对此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曾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解释了其演化进程:亿万年前 , 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 , 飞向蓝天 , 演化成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 随着相关恐龙化石的发现 , 科学家们距离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越来越近 。
从黑龙江满洲龙到许氏禄丰龙 , 从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发掘到中华龙鸟的惊艳出土 , 越来越多的恐龙化石“重见天日” , 这一史前巨物的更多秘密正逐步被揭开 。
百年考古
世界寻“迹”
1822年 , 英国乡村医生曼特尔在岩石中意外发现一些古老的动物骨骼 , 这是已有最早的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文献记载 , 从此掀开古生物学的新篇章 。 随后 , 恐龙化石在美国、德国、中国、摩洛哥、巴西等国相继被发现 , 在全球范围内呈广泛分布的态势 。
寻龙中国
近年来 ,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加快 , 民众从田间、工地发现大量恐龙化石 。 事实上 ,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恐龙大国” 。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上千种恐龙中 , 中国拥有近200种 , 且各大类均有代表 。
里程碑成果
一是上世纪70年代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 , 填补了世界侏罗纪中期恐龙化石匮乏的空白 , 掀起中国恐龙研究的新高潮;
二是中华龙鸟的发现 。 上世纪90年代 , 中国学者在辽西热河发现了带毛的恐龙——中华龙鸟 , 它为恐龙与鸟的祖裔关系确立提供了实证;
三是2010年前后 , 中国的恐龙种类超越美国 , 跃居世界首位 , 当前中国已成为恐龙化石“宝库” 。
保护和展览
目前 , 中国已建成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内蒙古二连恐龙博物馆、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恐龙博物馆等多家专业性恐龙博物馆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低碳发展|四川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