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百度智能汽车“集度”入场 计划三年实现量产

作者/刘佳
在宣布以整车制造商身份进军汽车行业50天后 , 百度的造车公司在3月2日完成注册 , 名称为“集度汽车有限公司” , 注册资本为20亿元 , 法定代表人为夏一平 。
集度汽车的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销售汽车、汽车零部件等 。
这家造车新势力的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 。 此前包括百度、滴滴以及AutoX等自动驾驶公司都在这里展开自动驾驶的落地测试 。
公司注册完成 , 这也意味着百度的造车公司运营正式步入正轨 。 一位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独家透露 , 集度汽车有限公司共设置5个董事会席位 , 除了夏一平外 , 另外有3位董事来自百度、1位董事来自吉利 。
百度主导造车
今年1月11日 , 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 , 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 , 集度汽车独立于母公司体系 , 保持自主运营 。 其中吉利控股集团成为集度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 。
公开信息显示 , 正式命名的集度汽车公司股东包括由百度100%持股的达孜县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吉利控股集团下属企业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 二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为55%和45% 。
据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了解 , 在这一合作中 , 百度是实际上的主导方 , 吉利的角色更多是战略合作伙伴与投资方 。 具体而言 , 百度造车公司在整体上负责端到端的服务 , 无论是软硬件都由百度汽车公司主导进行 , 吉利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 会在硬件方面 , 配合百度汽车公司对产品的设计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 此次合作将基于吉利研发的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展开 。 在技术思考、对接和产品商讨方面 , 双方会更高频和深入的合作 。 整体工作安排上 , 由百度主导 。
一位百度方面人士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透露 , 两家公司的合作模式 , 是从一开始想到了传统合资公司存在的问题而设计出来的 。 这样的合作模式能够避免传统合资公司效率比较低、决策推诿、理念冲突等问题 。
按照计划 , 集度汽车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量产 。 百度称这是基本的时间线 , 产品时间表会随着相关进展逐步披露 。
新一波造车浪潮再起
【第一财经|百度智能汽车“集度”入场 计划三年实现量产】电动化和智能化打破了传统汽车的边界 , 全球汽车产业的市场格局正因科技公司的涌入而剧烈改变 。
过去一年里 , 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一批造车新势力股价与市值飙升 , 紧接着包括苹果、华为、百度、富士康等科技巨头入局 , 对汽车产业和智能驾驶产业链造成影响 。 不久前一则“小米造车”的传闻令小米股价直线拉升 , 随后官方回应“在关注,未立项 。 而百度股价也从造车传闻开始一路上涨 , 市值一度冲上1000亿美元 。
“苹果公司也好 , 百度公司也好 , 它们不管在美国、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举足轻重的企业 , 它们实质性进入汽车行业以后 , 我相信对整个行业来说会是开启新时代的事件 。 ”艾媒咨询CEO张毅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华兴新经济基金资深董事总经理朱奕认为 , 科技巨头跨界造车可能会颠覆大家对一辆好车的定义 , 操控、动力等传统指标的权重可能会下降 , 智能化配置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 尤其是当高级别自动驾驶实现后 , 驾驶者在车内的时间价值将被释放 , 届时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需求被释放 , 这也是科技巨头擅长挖掘的 。
朱奕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 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进入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 电动化和智能化不仅仅是新进入者的机会 , 也是自主车企赶超燃油车时代领先外资、合资车企的机会 , 转型较为积极的自主车企都开始纷纷成立独立新能源车品牌 , 以新能源车作为品牌向上的突破口 。 可以预见 , 这个“战国时代”是中国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时代 , 也很有可能是真正走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时代 。
不过 , 面对行业变革的浪潮 , 人们往往容易低估短期的风险 , 也容易低估长期的颠覆性 。 从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司不断发生的自燃等安全事故来看 , 传统汽车制造工业的安全、制造工艺等壁垒还未被攻破 。
汽车是一个高成长、高门槛的赛道 , 百度尚未披露造车具体细节 , 接下来将考验其执行力和竞争力 。
值得注意的是 , 除了造车之外 , 不久前有消息称百度正在为一家独立的人工智能半导体公司筹集资金 , 百度的半导体业务目标是向包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各个行业客户出售芯片 。
汽车行业目前正面临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 , 如果成立独立的AI芯片公司 , 也有望与无人驾驶汽车软硬件等造车业务捆绑在一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