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回国创业,青年海归在深圳实现技术创新

回国创业 , 青年海归实现技术创新——深圳“海归岛”上铸华章
吴鹏娟
高新技术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接受过海外教育的海归创业者们 , 常常在跨文化的思维碰撞中生发出别具一格的创意 , 并将其转化为现实应用 。 深圳这座以开放包容为特色的城市吸引了众多立志科技创新的海归创业者 。 今天 , 我们就讲述两个在高新技术领域创业的海归故事 。
回国创业 兴趣变为创业动力
毕业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王正男拥有机械工程和管理学双学士学位 。 毕业回国后 , 他成为深圳麒砺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 这是一家致力于将智能手机与高精度激光3D扫描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公司 , 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扫描为3D模型 , 由此可以赋能3D打印、AR、VR、游戏及影视特效等行业 。
之所以选择这一领域创业 , 源于王正男学生时代发现的用户需求 。 在校参加项目期间 , 他便频繁接触到3D扫描技术 , 那时 , 由于成本高昂 , 3D扫描技术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 , 中小企业和普通用户很难接触并使用这一技术 。
“我们当时就想 , 能不能通过研发新技术让3D扫描的成本降下来” , 王正男说 , “让更多人使用这一技术并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 这是我们创业的初衷 。 ”2018年毕业后 , 他与几位校友在加拿大成立了公司 , 2019年10月 , 他决定回国发展 。
去年10月 , 郝成龙团队获得了2020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大学生启航赛企业组金奖 , 对于这个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组成的年轻团队来说 , 这样的奖项代表着肯定 , 也是鼓励团队继续向前的动力 。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郝成龙 , 去年4月正式带领团队入驻深圳宝安区“海归岛” , 并创办了专注于平面超透镜设计和制造的深圳迈塔兰斯科技有限公司 。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 , 迈塔兰斯的目标是通过光学和半导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 引领传统光学产业实现新的发展 。
区别于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镜头 , 平面超透镜是一种由表面微纳结构调制入射光相位而实现汇聚成像的平面光学器件 , 可实现大批量制造 ,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产能高等优势 。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与资讯工程系的谭凤泽 , 是迈塔兰斯的另一名创始人 。 读博期间 , 他便在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 。 “当时的技术在学术研究上已较为成熟且具有一定可行性 , 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我们一直以来想做的 。 ”谭凤泽说 。
突破难点 找准场景是关键
核心技术层面实现突破固然重要 , 与此同时 , 还要找到适配的应用场景 , 这也是能否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所在 。
在王正男看来 , 行业内一部分创业者常在一套或几套已知的3D扫描理论和芯片基础上开发产品 , 但也正是因为理论本身受限 , 导致设备成本无法有效降低 。 为跳出传统3D扫描技术的限制 , 王正男团队在算法方面狠下工夫 , 最终开发出一套全新且完整的视觉算法与3D算法 , 并针对手机性能和优化方式设计出一款销量可观的硬件扫描仪——Phiz3D扫描仪 。 为更进一步降低技术成本 , 王正男团队又开发出了一款应用软件“KIRI Engine” 。
3D模型是AR(增强现实)的素材 , 基于AR技术展示商品的电商是3D扫描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场景和板块之一 。 相较于通过单纯看图片来了解产品 , 使用AR技术作为辅助进行商品销售 , 用户对于产品感知的真实度和满意度都有所提高 。
“从3D算法到手机适配再到提供云端服务 , 团队都是从零开始 。 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难也是最好玩的地方 , 因为我们想要实现自我突破 , 想做的就是有创新性的工作 。 ”王正男说 。
迈塔兰斯同样想要实现自身突破 。 平面超透镜若要实现产业化 , 最重要的是考虑它的量产性 。 “这与做学术上的可行性不同 , 做量产要保证它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 要保证同一批次生产出来的镜头是一样的 。 我们在创业初期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 就是为了做量产设计方案的评估 。 ”谭凤泽说 。
在谭凤泽看来 , 平面超透镜的适用性很强 , 除了可以用于工业检测、无人机拍摄等场景 , 还可以运用到消费电子类产品 , 同时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用到的红外测温仪也能应用这种镜头 。 但谭凤泽同样明白 , 想要布局更大范围的场景应用并不容易 , 不同的场景意味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 除此之外 , 市场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实现梦想 活力得益创业土壤
对于初创团队来说 , 良好的创业环境是海归创客们的活力源泉 。 对于同样都在深圳实现梦想的谭凤泽和王正男而言 , 鹏城给了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以及实现梦想的资源 。
“我也曾在加拿大创业过 , 对于中加对于年轻创业者的扶持政策均有所了解 。 在加拿大创业想拿到政府补贴并不容易 , 而如今国内通过实施房租减免、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措施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 , 这对于我们而言的确是很好的机会 。 我们想把握良机 , 回国闯出一番事业!”王正男说 。
最终落地深圳 , 正是因为这里在高新科技领域的产业优势 。
王正男说:“深圳的高新技术领域产业链完整 , 能帮助我们快速匹配需要的资源 , 这使得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与生产环节的效率都能够进一步提高 。 ”
在谭凤泽看来 , 香港虽然拥有不少优质大学和优秀的技术团队 , 但整体的创业支持力度不如内地 。 他在香港读博期间经常来深圳找朋友玩 , 明显感觉到深圳的高科技创业氛围十分浓厚 。
在决定来深圳后 , 迈塔兰斯团队在“海归岛”享受到了不少便捷的创业孵化服务 。 “‘海归岛’的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前期找场地、联系各种资源 , 如今我们是相处很好的朋友 。 ”谭凤泽说 。
近年来 , 一系列创新创业大赛成为不少年轻创业者崭露头角的机会 , 麒砺创新和迈塔兰斯团队在不少竞赛场上频频亮相 , 斩获了许多奖项 , 业内知名度与日俱增 。 这样的平台使初创企业拥有了“被发现”的机会 , 公司能够与资本方直接对接 , 从而获取资金支持 。
创业时间不长 , 也曾兜兜转转走过不少弯路 。 但如今 , 王正男和谭凤泽都对团队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 , 公司也在逐渐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 。
【青年|回国创业,青年海归在深圳实现技术创新】带着一份创新创业的热情、一份钻研技术的坚定 , 年轻的海归创业者正在一步步将自己对梦想的规划变为现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