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播放器|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花160万:法院判平台全额返还

熊孩子乱花钱从不是什么新鲜事 , 而在当今的网络时代 , 乱花钱这件事就变得更容易了 。近年来 , 随着直播和手游的迅速崛起 , 未成年人高额打赏、充值事件屡见不鲜 , 这也引发了无数家庭与直播平台的争议案件 。对此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7起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其中就包括直播打赏相关事件处理 。
据介绍 , 未成年人刘某生初中辍学在家 , 曾使用父母用于生意资金流转的银行卡 , 多次向某科技公司账户转账用于打赏直播平台主播 , 打赏金额高达近160万元 , 父母得知后希望公司能退还全部打赏金额遭拒绝 , 刘某诉至法院要求某科技公司返还上述款项 。
法院在审理该案中 , 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 , 最终当事双方达成庭外和解 , 刘某申请撤回起诉 , 某科技公司自愿返还近160万元打赏款项 , 并已履行完毕 。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 ,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案例 , 司法实践中涉及网络打赏、网络游戏纠纷的多数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 即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
这些人在进行网络游戏或打赏时 , 有的打赏金额高达几千元、甚至几万元 , 显然与其年龄和智力水平不相适应 , 在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 , 其行为依法应当被认定无效 。

媒体播放器|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花160万:法院判平台全额返还
文章图片

七部门联合治理直播业 将推打赏“冷静期”

除了未成年人的打赏控制之外 , 近期国家七部门还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
其中要求平台对单个虚拟消费品、单次打赏额度合理设置上限 , 对单日打赏额度累计触发相应阈值的用户进行消费提醒 , 必要时设置打赏冷静期和延时到账期 。
【媒体播放器|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花160万:法院判平台全额返还】打赏冷静期的设置能极大程度的避免冲动消费 , 以及未成年人打赏的情况出现 , 能有效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 规范网络直播行业运行规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