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全球加密虚拟资产反洗钱监管持续升级:交易溯源场景追踪标配

_原题是:全球加密虚拟资产反洗钱监管持续升级:交易溯源与场景追踪成“标配”
加密虚拟资产交易的匿名性所造成的非法融资隐患 , 正驱动相应的反洗钱监管力度日益增强 。
2月底 ,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 , 下称“FATF”)表示 , 将发布最新版的加密货币与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指导方针 , 其中要求交易所、钱包提供商和托管平台等所有加密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在其平台需共享发送方与接收方的交易数据 , 即便是稳定币与加密点对点交易都包括在内 , 从而进一步打击利用加密虚拟资产交易的洗钱等违规行为 。
这意味着针对加密虚拟资产交易的反洗钱监管力度将持续升级 。
此前 , 美国财政部耶伦明确表示 , 比特币不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交易工具 , 使用比特币交易极其低效且通常被用于非法融资 , 令人担忧 。
一位熟悉全球监管趋势的加密虚拟资产投资机构负责人向采访人员表示 , 加快研究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同时持续打击现有加密虚拟资产交易洗钱等非法融资行为 , 俨然成为当前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同步推进的两大监管措施 。 以美国为例 , 在美联储加快研究央行数字货币项目同时 , 市场传闻美国财政部已拟定相关监管措施 , 将推进加密虚拟资产账户所有者实名制 , 以及促进各类加密资产交易资金流向的透明化 。
面对日益严峻的反洗钱监管 , 越来越多加密虚拟资产服务商正着手试水交易溯源 , 加大追踪洗钱等非法融资场景力度以配合监管部门从严执法 。
此前 , 欧科云链集团旗下区块链浏览器OKLink推出链上数据监测和交易行为可视化工具——链上天眼 , 通过非法交易监控、洗黑钱场景追踪、数字资产溯源等手段 , 开始让非法融资行为变得无所遁形 。
一位加密虚拟资产交易所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目前他们也在研究推出新的加密虚拟资产交易溯源与洗钱场景追踪系统 , 努力达到相关监管要求 。
在他看来 , 随着FATF最新版加密货币与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指导方针正式出台 , 交易溯源与洗钱场景追踪将成为交易所完善合规经营的必备基础设施 , 甚至影响着交易所能否获得金融监管部门认可 , 延续加密虚拟资产交易业务 。
“尽管不少欧美国家不同金融监管部门对加密虚拟资产交易的定性(是属于证券化代币 , 还是纳入货币监管范畴)仍存在分歧 , 但它们目前达成的一项共识 , 是加强加密虚拟资产反洗钱监管已变得刻不容缓 。 ”华尔街投资基金Miller Tabak市场策略师Matt Maley指出 。
反洗钱监管步步升级
FATF表示 , 目前最新版的加密货币与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指导方针已进入面向公众征求意见阶段 , 可能会在6月份正式实施 。
“一旦最新版指导方针正式实施 , 全球针对加密虚拟资产反洗钱监管力度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 ”上述熟悉全球监管趋势的加密虚拟资产投资机构负责人指出 。 FATF 是西方七国为专门研究洗钱的危害、预防洗钱并协调反洗钱国际行动而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 是当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之一 。 因此越来越多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会迅速以最新版指导方针为依据 , 出台更严格的打击加密虚拟资产非法融资措施 。
在他看来 , 这也是大势所趋 。 此前 , 不少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已拟定了从严打击加密虚拟资产非法融资的政策 。 比如去年底市场传闻美国财政部拟出台新的监管措施 , 将推进加密虚拟资产账户实名制 , 以及促进加密虚拟资产交易资金流动透明化 。 欧洲央行也根据已出台的欧盟反洗钱相关条例 , 强化针对加密虚拟资产的洗钱场景追踪惩戒 。
目前 , 针对加密虚拟资产账户实名化透明化的监管措施 , 已在瑞士与荷兰等国落地 。 在这些国家 , 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在运作加密货币交易前 , 需向相关部门递交非托管加密钱包的所有人相关信息 。
在Matt Maley看来 , 此举有助于遏制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加密货币进行洗钱或资金违规跨境转移 。 不过 , 这项监管措施势必破坏加密货币的核心原则——私有的加密货币不受骚扰和跟踪 。 因此不少加密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一方面游说金融监管部门尽可能放宽反洗钱监管力度 , 一方面则主动向金融监管部门汇报可疑的大额加密虚拟资产交易信息 , 彰显主动拥抱监管的态度 。
“这些游说措施收效不高 。 ”他指出 。 在当前全球日益强化反洗钱与打击资金非法跨境转移的时代 , 任何金融资产交易都需满足KYC(了解你的客户)等监管要求 。
为了强化反洗钱监管效果 , 目前不少欧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还允许持牌银行机构开始参与加密虚拟资产托管、交易等服务 , 通过后者相对健全的反洗钱管理体系 , 尽早构筑加密虚拟资产的反洗钱监控网络 。
去年 ,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允许国家储蓄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向客户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 , 吸引高盛等投行正在加快加密货币托管布局 。
“事实上 , 要最大限度遏制加密虚拟资产交易所存在的洗钱等非法融资行为 , 不少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正寄希望尽早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 通过让数字货币贯穿未来加密虚拟资产交易全流程 , 实现对洗钱等违规行为的全面监控打击 。 ”前述熟悉全球监管趋势的加密虚拟资产投资机构负责人指出 。 只是 , 目前这些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遇到的两大挑战 , 一是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技术储备不够完善 , 公众接受度也未必很高;二是不少西方金融机构凭借自身金融影响力 , 致力于联合监管部门发行公私合营数字货币 , 令央行数字货币发行路径存在波折;三是各个金融监管部门对加密数字资产属于证券范畴还是货币管理范畴仍存在争议 , 导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相对缓慢 。
交易溯源“征途”
面对日益严峻的反洗钱监管力度 , 越来越多加密虚拟资产服务商正着手试水交易溯源以增强洗钱场景追踪力度 , 协助监管部门打击非法融资行为 。
欧科云链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当前基于加密虚拟资产的非法行为主要分为链上和链下两大类 , 链上非法行为主要包括黑客盗币、勒索交易、暗网交易、赌博、资金跨境非法转移等;链下非法行为则主要是涉及传销盘、非法收入洗钱、项目方跑路等事件 。 由于区块链网络的特殊性 , 链上非法交易理论上都会全程留痕并可追溯 , 因此欧科云链正通过设立交易溯源机制既可以预防与监控 , 也可以开展事后追溯排查 , 协助相关部门有效查处非法融资等行为 。
【21世纪经济报道|全球加密虚拟资产反洗钱监管持续升级:交易溯源场景追踪标配】南京公安研究院院长吴伟此前表示 , 通过链上数据的可追溯性 , 某种程度是可以还原链上非法交易的原委 , 为办案人员提供有效信息并协助案件侦破 。
采访人员多方了解到 , 要更有效地打击加密虚拟资产交易非法融资行为 , 相关交易追溯机制还面临诸多技术优化与提升挑战 。 一是在地址标签丰富度层面 , 加密虚拟资产交易所需不断地优化算法 , 探索并搜集更多类型地址 , 建立更完善的识别、纠错、更新机制;二是需对各种类型的交易行为 , 提取特征值 , 通过聚类、模式识别等具体方式 , 建立更庞大丰富的数据库;三是制定更科学的评分规则 , 能根据地址和交易特征值、关联嵌套分析 , 最终实现对链上所有交易的精细化监控和地址画像精确描述等 。
“当前链上天眼系统正基于OKLink现有数据库 , 通过对链上繁杂的数据分析 , 找到其中的关键标签 , 进一步对资金流向做追踪和关联分析 。 ”这位欧科云链相关负责人直言 。 所谓关键标签 , 主要是地址背后所对应的实体对象 , 包括交易所(中心化、去中心化)、矿池、钱包、服务商、黑地址、项目方、个人等 。
他坦言 , 标签库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 , 仍需不断打磨完善 , 进而更有效地服务监管部门与有特定需求的客户 。
前述加密虚拟资产交易所人士直言 , 这也是他们构建交易溯源与洗钱场景追踪体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当前他们对风险地址的掌握数量仍相当有限 , 仍需持续拓展与挖掘更多基础数据支撑这套交易溯源体系高效运转 。 因此他们正与全球众多加密虚拟资产交易所、中心化加密货币钱包服务商加强合作 , 掌握更多风险源地址 , 结合自身算法 , 主动发现监管链上涉及洗钱等非法融资风险交易动向 , 向监管部门与下游用户及时提供风险预警 。
采访人员多方了解到 , 百度、小米、奇虎科技、欧科云链等区块链技术研发机构正着手参与制定首个区块链应用反洗钱标准 。
“随着加密虚拟资产反洗钱监管力度持续加强 , 这项交易溯源体系势必成为我们满足监管要求的最关键基础设施 。 ”他指出 。 这套交易溯源体系能否有效杜绝非法融资行为发生 , 不但关系到金融监管部门能否允许交易所继续拓展各项业务 , 更关乎交易所能否成功IPO登陆资本市场 , 借着加密虚拟资产兴起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 。
(作者:陈植 编辑:曾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