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不当竞争”遭监管处罚 拼多多的“刀”到底砍向了谁?


投资者网|“不当竞争”遭监管处罚 拼多多的“刀”到底砍向了谁?
文章图片
图1/6

《思维财经》仨水
最近 , 一部名为《赘婿》的商战题材古装剧火了 , 而拼多多(PDD.O)、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也跟着“蹭”了波热度 。
在剧中 , 男主角为帮助卖布 , 设计出一个名为“拼刀刀”的促销活动:每个人可以喊最多5个好友砍价 , 人们只需用剪刀投掷转盘 , 砍中的价格可以累计减掉 , 最高可免单 , 还能送货上门 。

投资者网|“不当竞争”遭监管处罚 拼多多的“刀”到底砍向了谁?
文章图片
图2/6
来源:公开资料
熟悉的“砍价”配方 , 只是换了场景和年代 。 在被cue到后不久 , 拼多多便让关联公司抢注了“拼刀刀”商标 , 内容涉及广告销售、教育娱乐等 。
对此 , 有网友建议 , 不仅是拼刀刀 , 还可以有拼剑剑、拼棍棍等中国十八般武器 。 也有网友认为 , 拼刀刀这个名字恰到好处 , 因为它总能让人们“砍上一刀” 。
“魔幻”的拼团模式
说起拼多多 ,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拼团购物了 。 2015年 , 这个让人们感到非常“划算”的购物模式开始火爆 , 并在2016年风靡一时 , 到了2018年已红遍大街小巷 。 而这也催生了以人际网络为基础的社交电商 。
作为社交电商的头部玩家 , 拼多多从2015年成立到2018年上市 , 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 , 而京东用了10年 , 淘宝则用了14年 。 相较于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电商向中高端市场转型 , 拼多多则主打低价单品爆款 , 更多面向下沉市场 。
再加上微信巨大流量的支持 , 拼多多的市场迅速扩大 , 从三四线城市发展到一二线 , 一跃成为电商界“黑马” 。 2016年、2017年 , “砍价”、“拼团”等玩法成为主流 , 也为拼多多积累了巨量用户 。
根据QuestMobile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 在今年2月12日农历新年当天 , 拼多多日活跃用户高达2.59亿 , 首次超越手机淘宝App 。 不过 , 走得过快也给拼多多埋下了不少“隐患” 。
直至去年前三季度 , 营收超百亿的拼多多才扭亏为盈 , 归母净利润达4.66亿元 。 同期 , 拼多多的的交易额(GMV)同比增速分别为108%、79%和73% , 平均月活用户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8%、55%和50% , 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
为获取流量 , 拼多多的手法比较激进 , 也引起消费者大量投诉 。 某消费者投诉平台显示 , 有关拼多多的投诉多达20万条 , 而京东、淘宝有超10万条 , 美团则不到5万条 。

投资者网|“不当竞争”遭监管处罚 拼多多的“刀”到底砍向了谁?
文章图片
图3/6
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虽然这一情况近期已有所好转 , 但其产品以低价取胜的形象或已深入人心 。 而其在高端化战略路线上屡屡碰壁便能佐证这一点 。 据《思维财经》了解 , 拼多多凭着“百亿补贴”在成功“营销”了苹果手机后 , 又打起特斯拉、贵州茅台的主意 , 效果并不理想 。
对此 , 业内人士曾分析 , 这些大品牌之所以不愿和拼多多扯上关系 , 一是担心损失高端形象 , 拉低自身的档次;第二是怕影响定价权 , 如果产品在其他平台卖得过分便宜 , 那就是干预了公司的定价权 , 甚至影响到其既定的价格体系 。
愈演愈烈的社区团购战
去年 , 在疫情的刺激下 , 线上生鲜社区拼团一下火了 , 成为了小区里男女老少买菜的新方式 。 虽然痛点犹在、盈利前景不明 , 却依旧得到了相当多的资本加持 。
据企查查《2020年社区团购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 , 2020年社区团购公开融资事件达19起 , 融资金额高达171.7亿元 , 同比增长356.3% , 创下历史新高 。

投资者网|“不当竞争”遭监管处罚 拼多多的“刀”到底砍向了谁?
文章图片
图4/6

对于这个风口 , 拼多多自然也不会落下 。 去年8月 , 拼多多成立了自己的社区团购平台“多多买菜” , 目前 , 该领域已有包括阿里、美团、苏宁、京东甚至滴滴、快手等互联网巨头的加入 。
今年以来 , 各大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将目光瞄向一线城市:1月12日 , 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正式在上海开业;1月18日 , 滴滴旗下橙心优选携程维“投入不设上限”的气势在北京“开局”;1月25日 , 美团旗下美团优选杀入北京 。
虽然目前三四线城市仍是社区团购的主战场 , 但有机构预测 , 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会超千亿元 , 而各大巨头不仅将悉数入局 , 还会将社区团购“战火”带到一线城市 。
监管再泼冷水
值得注意的是 , 3月3日 , 包括多多买菜、橙心优选、美团优选等社区平台因不当市场价格竞争被市监局合计罚款650万元。
经调查 , 上述5家平台存在以下行为:一是通过巨额补贴 , 存在以低于进货成本销售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 。 二是利用价格欺诈手段 , 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 。
其中 , 除了食享会只被认为有价格欺诈的行为被罚款50万元外 , 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美团优选、十荟团既涉嫌低价倾销也涉嫌价格欺诈 , 各被罚150万元 。

投资者网|“不当竞争”遭监管处罚 拼多多的“刀”到底砍向了谁?
文章图片
图5/6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至于上述企业为何被处以顶格罚款 , 市监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一是违法行为对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影响比较大;二是违法行为社会危害后果比较严重;三是违法行为情节比较恶劣 。
事实上 , 对于社区团购 , 官媒此前便曾喊话称 , 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 。 2020年12月22日 , 市监局联合商务部在指导会上也提出 , 互联网平台企业应严格遵守有关不当市场竞争的“九不得” 。
不过 , 在相关部门明令禁止后 , 公司旗下的“多多买菜”上很多产品依旧高买低卖 , 如进价50元的商品 , 多多买菜常常以40元卖出 , 据相关媒体报道 , 在多多买菜购买的车厘子、鸡蛋等商品 , 比零售店便宜50%左右 。
目前 , “多多买菜”已经进入超过200个城市及地区 , 并呈现出领先同行的态势 , 但亦有观点认为 , 相比美团、京东的京东物流、阿里的菜鸟网络等平台的骑手如云 , 拼多多的配送体系还显得火候不足 。

投资者网|“不当竞争”遭监管处罚 拼多多的“刀”到底砍向了谁?
文章图片
图6/6
来源:公开资料
对于上述问题 , 《思维财经》向拼多多求证 , 不过目前并未得到回复 。 其实 , 无论是电商业务还是新的社区团购业务 , 拼多多都解决了消费者共同的痛点 , 那就是“便宜” , 但对于企业来说 , 靠“赔本赚吆喝”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之后 , 如何解决盈利的难题?一旦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 又如何解决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可能随时流失的问题?
【投资者网|“不当竞争”遭监管处罚 拼多多的“刀”到底砍向了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社区团购靠价格战迅速引来了巨量用户 , 然后呢?(思维财经出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