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


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
文章图片
图1/9

激发社交产品“第二春” , 还是昙花一现?
文 | 陈桥辉
头图 | 视觉中国
Clubhouse成了时下互联网圈热议的话题 。 这款主打即时性的音频社交软件 , 由马斯克一条推文直接带火 , 以语音为媒介的社交软件从此风靡全球 。
国内的社交产品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爆款了 。 流量焦虑之下 , Clubhouse的爆红 , 给新型社交类产品带来了新的机遇 , 极致“社交”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目前正在发力的方向 , 除了抢流量和热度 , 包括互联网大厂在内 , 大家都不想错过这次“社交产品第二春”的卡位大战 。
“春节期间我们不打算放假了 , Clubhouse的出现让我们团队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 我们正在加班加点研发类似的产品 , 希望能够成为下一个爆款” , 一位某大厂的产品人员说到 。
Tech星球独家获悉 , 对标Clubhouse的类似产品 , 互联网大厂中正在做的就有腾讯的“嗨森”、快手的“飞船” , 小米复活的“米聊” , 还有其他媒体所报道的字节正在研发的音频社交App , 以及小厂和初创公司的音频产品 , 瞬间涌现出来 , 试图通过音频社交这种模式点燃国内的社交产品新市场 。

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
文章图片
图2/9

产品开发热火朝天 , 但用户似乎并不买账 , 抄袭、邀请码要钱等争议 , 在众多关于国内版Clubhouse的讨论中随处可见 。 而软件卡顿、话题太少等糟糕的体验 , 也让许多用户用后即走 。
不断涌现的众多国内版Clubhouse , 能够激发社交产品的“第二春”吗?
大厂版的Clubhouse
Clubhouse在海外的火爆 , 让近几年在社交路上苦苦找寻出路的互联网公司 , 重新看到了希望 。
率先出手的是小米 。 2月26日 , 关停一周之久的米聊再度复活 。 米聊在其官网发布公告 , 新“米聊”是一个面向专业人士的语音聊天App , 可以说新米聊与旧米聊的定位非常明显 , 就是冲着语音社交所开发的App 。

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
文章图片
图3/9

据Tech星球统计 , 小米在去年推出的社交产品多达5款 , 还有一款名为zili的App还未正式推出 。 这6款社交App涵盖搞笑社区、短视频社区、语音交友等领域 , 但是这些产品并没有取得成功 , 有些产品 , 例如嘻瓜皮App已下架多时 , 而其他还在运营的产品反响平淡 。

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
文章图片
图4/9

值得注意的是 , 这些产品的主创团队都来自小米的子公司美卓软件设计(北京)有限公司(下称:美卓设计) , 这次的新米聊同样也是美卓设计开发 。
随着小米的标志性社交App米聊2月19日正式关停 , 小米急需找到新的社交出路 , 于是新米聊就此诞生 。
从新米聊App的版本迭代来看 , 其前身应该为举手App , 据小米应用商店介绍 , 举手(语音社交)App , 汇聚各行业人员 , 在线沟通交流 , 分享个人经验 , 探讨感兴趣内容 。 这款产品是美卓设计在2月中下旬推出的新社交产品 , 可以看做是小米打造国内版Clubhouse的原型产品 。
但举手App推出后 , 关注度并不高 , 据知情人士透露 , 举手App正好借助了米聊这个知名外壳进行包装 , 可以迅速获得用户的关注热度 , 便于后期宣发 。
就在新米聊推出后不久 , 就有媒体报道 , 字节跳动也在研究开发一款类似于Clubhouse的App 。 这或许是字节不甘心“飞聊”上的失败和“多闪”的平淡 , 在社交产品方面的再次尝试 。
据了解 , 该产品计划仍处于早期阶段 。 但是透过字节的一些蛛丝马迹 , 仍然不难看出字节在Clubhouse上的一些动态 。
据一位接近字节的人士透露 , 字节跳动对于这款产品的关注度非常高 。 Tech星球从消息人士处获悉 , 这款产品采用的实时语音服务提供商或为声网 。 非常巧合的是 , 字节在3月4日 , 通过旗下关联公司 , 全资收购了一家名为北京人效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据公开信息显示 , 该公司是新一代视频会议厂商 , 源自美团和YY语音技术团队 , 致力于解决客户的视频会议需求 , 可以说 , 字节正在为这款新产品的底层技术夯实基础 。
另外 , 字节旗下的飞书在近日测试了新功能“话题圈” , 该功能与Clubhouse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 据官方介绍 , 话题圈是以“话题”为单位聚合展示 , 围绕各种话题展开交流的群组织 , 群主就是主持人 , 群友在群主的引导下发表想法 。

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
文章图片
图5/9

除了飞书外 , 字节旗下的当红产品抖音 , 于上月测试了抖音KTV功能 , 该功能也是音频社交 , 但在玩法上有别于Clubhouse , 偏向娱乐性 , 而不是行业和专业等方向上的社交 。
字节系类似Clubhouse的产品和功能 , 还在早期筹备阶段的时候 , 快手版的Clubhouse顺势而出 。 Tech星球3月5日独家报道 , 快手测试了一款名为“飞船”的App , 主打私圈派对 , 由一位行业人引导一个话题 , 组织听众一起进行讨论 。
由于目前该App采取的是邀请制 , 所以外界还无法直接深入体验 。 但从效果图来看 , 这款产品在主要功能上神似Clubhouse 。

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
文章图片
图6/9

快手这些年一直在尝试社交产品 , 推出了短视频社交App“一甜面聊” , 宠物社交App“毛柚” , 青少年短视频社交App“快手青春记”等 , 但这些产品难说成功 , 如今随着Clubhouse点燃了国内的社交热情 。
作为社交巨头的腾讯 , 显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 Tech星球独家获悉 , 在上个月底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测试了一款名为“嗨森”的音频社交App 。

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
文章图片
图7/9

据官方介绍 , “嗨森”是一款可以虚拟化呈现线下场景的线上娱乐轰趴馆 。 主要玩法是通过创建房间 , 让大家对话题集中讨论或者K歌等 。 通过体验 , 这款产品从功能上看 , 更像是娱乐版的Clubhouse , 但通过创建话题群 , 兼具了行业讨论的功能 。
另外 , 腾讯去年推出的社交App“HOOD” , 也做了调整 , 加入了语聊功能“HOOD Club” 。 目前主要以二次元、鬼畜等话题为主 。
据知情人士透露 , 嗨森这款产品只是腾讯在打造Clubhouse路上的一小步 , 后续或将会有更多的腾讯版Clubhouse出现 。
最近一次密集的社交产品大战 , 可以追溯到2019年1月 , 字节的多闪、罗永浩的子弹短信和王欣的马桶MT同一天出现 , 被行业称为“三英战微信” 。
而这一次Clubhouse出圈 , 互联网大厂之间的社交战火重燃 , 谁能成为音频社交领域的那个“微信”?
摩拳擦掌的不只是互联网大厂
看中语音社交新机遇的 , 不止是那些大厂 , 众多创业团队 , 甚至是个人也都摩拳擦掌 , 跃跃欲试 。
号称国内第一款Clubhouse的产品“对话吧” , 是映客在Clubhouse爆火后 , 迅速于2月11日的除夕当天上线 。
映客CEO奉佑生介绍 , 国内缺乏类似的高质量社交产品 , 这一市场空间是巨大的 , 决定入场后 , 映客内部创新团队快速反应 , 春节前开始执行 , 整个产品从研发、设计到测试 , 仅仅用了6天时间 。
在行业人士看来 , 由于Clubhouse的大火 , 流量和热度急需要在国内进行消化和传播 , 谁先做出第一款类似产品 , 谁就能占到先机 。
许多知名人士如洪晃、朱啸虎等纷纷空降“对话吧” , 与用户展开主题交流和分享 。 随着顶流大咖的不断加入 , 对话吧的邀请码甚至出现了“一码难求”的局面 , 但这种热度很快就消散了 。
2月22日 , 映客“对话吧”在AppStore下架 。 映客对此回应表示:“因为技术和产品形态还不够成熟 , 我们正在完善 。 ”
“对话吧更像是一个临时来抢流量和热度的产品 , 自身完全没有打磨清晰 , 给用户带来了为了‘抄’而‘抄’的体验” ,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 。
映客之后 , 更多的国内版Clubhouse随即涌现 。 例如 , 鲸准的Captial Coffee , 初创公司的NOW , 前QQ总经理林友尧的创业公司做的GO语聊 , 还有复刻版的Clubhorse 。

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
文章图片
图8/9
近期上线的国内版Clubhouse , Tech星球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这些产品无一例外 , 都是模仿Clubhouse , 但为了有各自的特色 , 也主打细分领域 。
例如 , 鲸准的Captial Coffee针对的是泛资本行业 。 “资本圈存在高度信息不对称 , 很多人利用优势信息获利 , 这种不对称需要被打破 , 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价值 , Clubhouse似乎提供了一种途径” , 鲸准CEO柴源此前在接受36氪的采访时说 。
柴源认为 , 真正的差异化根本还是体现在对产品细节的持续打磨上 , “创造优质的内容 , 为用户的兴趣负责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 ”
可以预见的是 , 短期内还会有更多的Clubhouse出现 , 但要想在众多同质化的产品中脱颖而出 , 成为像Clubhouse那样的爆款 , 也绝非易事 。
能否激发社交产品“第二春”?
其实 , Clubhouse这种主打语音社交的形式并不新颖 。 在国内 , 很早之前YY就有同类型的聊天室 。
Clubhouse能不能激发社交产品“第二春”?不妨来看看国内版Clubhouse的一些运营思维 。
Tech星球体验国内多款Clubhouse产品发现 , 大多数采用了邀请制 , 也就是说 , 用户想使用产品 , 必须通过邀请码进入 , 采取了和Clubhouse一样的饥饿营销 。 另外 , 国内版Clubhouse产品 , 对邀请码进行了数量控制 , 保证产品使用者的质量 , 避免造成较大的用户差距 , 由于早期参与者都属于质量较高的种子用户 , 这就会让整个产品内部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 。
但是 , 缺点也很明显 , 邀请制提高了获取用户的门槛 , 让大部分人无法参与其中 , 导致产品的流量无法得到保证 , 除非在产品中 , 每天都有行业大佬参与讨论 , 营造氛围 , 显然这是无法保证的事 , 所以用户粘性和增长始终很难上去 。
但是 , 一旦放开了邀请制 , 社交质量肯定会降低 , 再加上信息接收效率低 , 关系链接弱 。 在这样一个矛盾的运营局面下 , 目前国内版Clubhouse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
“如果能够像当年知乎放弃邀请制 , 走亲民的道路 , 或许能够成功 , 但这条路注定不好走 , 因为先行者具有两面性 , 成功了就可以更上一层 , 失败了就会跌出这个社交圈” , 一位社交产品创业者表示 。
在使用上 , 国内版的Clubhouse沿袭了“听后即焚”的功能 , 禁止录屏 , 因为一旦错过就没有办法再回去 , 激发了用户随时想要抓住与大佬对话这样的机会 , 保证用户想要互动的感觉 。 并且 , 在利用实时直播的形式下 , 用户通过举手发言 , 营造出很好的现场感 。
除此之外 , 国内市场对于这种场景需求太少 。 一位音频社交爱好者表示 , 打工族缺乏时间和空间 , 学生缺乏合适的场合 , “特别大学生 , 课堂和宿舍都不合适 , 大街上也吵” , 意见领袖再请不过来的话 , 基本上就可以宣告失败了 。
这一点 , 从腾讯此前的一些尝试上可以得到印证 。 Tech星球注意到 , 腾讯在推出“嗨森”之前 , 曾推出一款全新的社交App“朋友” , 起初主打校园和职场关系 , 但并不理想 , 因为这种社交玩法在脉脉上可以轻易实现 , 后来“朋友”在去年年中 , 增加了类似于Clubhouse的“圆桌会议”功能 , 旨在为用户打造线上会议场景 , 能够让用户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获取行业知识 。

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
文章图片
图9/9

Tech星球通过体验发现 , 该功能神似Clubhouse , 举手发言、线上讨论等功能应有尽有 , 并且通过送礼物这一模式 , 创造了变现能力 。 腾讯的“朋友”可以说 , 是目前国内最早一批做类似于Clubhouse的玩家 , 但并没能掀起太大的水花 。
一位产品经理告诉Tech星球 , 他在“朋友”App里曾做过意见领袖 , 分享行业知识 , 但苦于找不到志趣相投的听众 , 而且每次开会都只有零星几个人 , 还不如去B站直播 。
【Tech星球|大厂扎堆紧跟Clubhouse,流量焦虑新“解药”?】另外 , 他还认为 , 免费的行业知识分享 , 并不能使自己受益 , 所以他后期就离开了“朋友” , 像他这样的大学生、行业人士 , 都是基于这两个痛点离开“朋友”App , 这也让整个社交圈层无法建立 , 导致了社交的弱化 。
“腾讯的尝试 , 可以作为国内版Clubhouse的参照 , 巨头都难做成 , 其他产品谈何容易?”
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 , 不考虑变现的产品 , 不是好产品 。 针对音频社交 , 变现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 一方面 , 是高昂的服务器运营 , 另外一方面 , 则是语音社交的开支很大 。
国内语音社交软件“聚聚”创办人Joshua在接受凤凰科技采访时表示 , “(提供技术支持的)声网价格是0.007元/分钟 , 拿一个房间里有1000人 , 持续时间为2个半小时来计算 , 单是为这一个房间的付费就是1050元 。 ”
在高额的运营成本之外 , 音频社交也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 首日上线的clubhorse小程序已被封禁 。
国内版Clubhouse层次不穷地涌现 , 但注定只是社交市场上的一次短暂的狂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