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华东师大社引进一部聚焦“手机行为”的专著

本报讯每天晚上睡觉前你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不是放下手机?每天早晨醒来你的第一件事 , 是不是拿起手机刷微信朋友圈、微博或者新闻客户端?也许 , 每天手握手机、眼睛不离手机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做其他事情的时间 。 为什么会这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心理学系副教授严正的《手机行为:手机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为当前专门探讨研究上述“手机行为”的学术著作 , 为读者解释了这一切 。
严正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人类发展与心理学专业 , 2007年起担任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的副教授 , 他的研究主要关注当代科技与人类发展之间动态、复杂的关系 , 以及人类发展领域的研究方法 , 尤其聚焦在电脑行为、网络行为和手机行为领域 。 在这本书里 , 围绕手机用户、手机科技、手机活动和手机效应这四个研究手机行为的要素 , 严正分别介绍了在医疗、商业、教育、日常生活这四种典型的手机使用情境中的生活事例、实验报告并进行了综述研究 。 由简入繁 , 从直觉思维到复杂思维 , 再由繁入简 , 从复杂思维到直觉思维 , 全面介绍揭示了手机行为的复杂性以及在研究手机行为时应遵循的思维过程 。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当前有关手机行为研究的成果和相关知识 , 更为我们思考手机行为和其他相关领域的问题提供了系统的方法 。
【研究|华东师大社引进一部聚焦“手机行为”的专著】作为目前在国内出现的为数不多的聚焦手机行为的书籍 , 它为读者展现了人类手机行为的复杂性 。 全书共十个章节 , 每章都以普通手机用户对手机行为的常见观点开篇 , 进而介绍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科学研究及综合知识 , 最后提出深刻又富有趣味的结论 。 借助大量手机用户访谈、案例分析及一系列科学研究 , 展现了人类手机行为的方方面面 。 普通读者不但可以获取手机行为复杂性的知识 , 而且可以掌握分析手机使用复杂性以及其他科技行为的技能;智能手机设计和制造领域的从业人员、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从业人员也可从中获得手机使用行为与心理的科学分析 , 作为手机产业发展的指导 。 (鲁大智)
作者:鲁大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