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周远方 编辑:王力)
固定网络是整个信息社会的技术底座 , 即便是当前大热的5G无线网络 , 也需要依赖于固定网络才能完成信息数据的传输 。 过去十多年来 , “光进铜退”工程稳步推进 , 截止2020年5月 , 我国光纤用户渗透率已达93% , 大幅领先于欧美和全球平均水平 。
但相对的领先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优势 , 中国的光通信行业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成绩而缺乏前进动力 , 否则 , 对整个行业的生命力将产生巨大伤害 , 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节奏 。
F5G标准作为一项中欧携手制订、共同推向全球的固网标准 , 它一方面有助于中国在光通信产业的产能供给侧改革 , 消除低层次同质化竞争 , 使真正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脱颖而出 , 继续向高端发展;另一方面 , 它也有助于帮助正在大力推进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欧盟和世界各国从一开始就对标统一的高标准 , 避免碎片化和重复建设 。
产业视角:光通信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绿色全光网络技术联盟(简称ONA)秘书长张锐利从产业角度指出:虽然过去10年来 , 中国提出“宽带中国战略” , 电信运营商大力推动光网络建设 , 光纤入户覆盖率已达93% , 位居世界前列 , 让数亿家庭用上了高品质的光纤宽带接入服务 。但在企业和政府市场全光网络产业在仍然面临一些非常现实的痛点问题 , 一是下游产业(客户、设计院和集成商)对全光网络的认知度还不够;二是整个产业的标准不统一 , 缺乏一些行业标准来推动;三是行业人才仍然不足 。
ONA是由华为、长飞光纤、神州数码和中海物业等多家产业龙头的联合发起 , 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消除产业瓶颈 , 繁荣产业生态、引领产业方向 ,推动全光网络健康持续发展;短期内已经发展到70家联盟会员 ,龙头设计院和集成商纷纷加入;联盟推动POL(无源光局域网)标准发布 , 完成2万人次标准宣贯;推动POL纳入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 。
张锐利对观察者网表示 , 从光模块、光芯片、光纤、光缆等上游产业来看 ,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流技术还是传统双绞线布线加交换机技术 , 思科在这个领域已经耕耘了二三十年了 , 所有的客户都已经适应了思科营造的生态 。
传统双绞线布线有何不足呢?张锐利从技术角度举例 , 其一:传统双绞线对信号存在着较大的衰减 , 所以传输距离远时 , 信号的频率不能太高 , 以太网高速信号只能限制在100米以内 。 所以每百米就需要增加网络设备 , 配套还需要增加弱间(机房)、空调等设备 , 这不但要增加成本、影响建筑使用效率 , 也不利于节能减排 。 其二 , 如果将来使用WIFI 6技术 , 那样的带宽如果要用双绞线来传输的话 , 就需要更换到cat6甚至cat7的网线 , 那就非常粗也非常重 。 而光信号一般在光纤光缆中损耗很小 , 一般光纤可以铺设25公里的长度而无需任何额外设备 。 其三 , 双绞线使用寿命短 , 使用寿命一般3-5年 , 随着带宽的增长 , 从3类非屏蔽线, 5类非屏蔽线 , 到超5类非屏蔽线 , 再到5类非屏蔽线 ,需要不断更换 。 使用光纤可以30年无忧 。其四是双绞线网络布线复杂 , 需要线路多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总工程师王小安也从5G设备布局的角度举例 。 由于5G信号在长距离传输中会发生较大衰减 , 目前根据行业规范 , 5G的传输距离是90米 , 在比较大的建筑物里 , 设计时要考虑布线的距离 , 90米的距离是端到端 , 实操中还要考虑水平和垂直距离 , 也就是说在六七十米的半径里就需要考虑设置相应的弱电间 , 同时还要考虑每200个信息点需要设置一个19寸的标准机柜 , 同样需要可靠的电源和冷却设备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固定网络无论在空间还是可靠性上都有自身优势 , 固定网络与无线网络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
市场视角:前景光明 , 需要耐心
中国在全光网络方面是领先的 , 但是现在广大企业客户、建筑设计院、集成商等等对新的技术认知还不够 。 这样的话 , 虽然中国的技术很好 , 但是市场还是有一种继续沿用过去的技术的惯性 。
另一方面 , “光进铜退”工程已经推进十几年 , 达成了一定的阶段性覆盖目标 , 也出现了一些局部的产能过剩现象 ,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 , 可能会误认为中国光通信产业的增量空间已经有限 , 而影响进一步的资金投入 。 近年来 , 像长飞光纤、烽火通信、亨通光电这样的光通信优质企业反而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 。
对此 , 张锐利认为 , 由于产业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高速发展过程 , 过去可能也有一些比较粗放的现象 , 目前市场上确实有一些小厂由于生存压力 , 只能提供一些价格较低、质量较差的光纤 , 在市场标准不清晰或标准不高的情况下 , 这些小厂确实能够靠低价获得一些竞争力 。 F5G对光纤的可靠性 ,弯曲度 , 联接方便性等光纤的质量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有利于光纤厂商的优胜劣汰, 让高质量的产品获得其合理的市场地位和利润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光联万物(Fire To evethry)光纤到房间 ,光纤到园区 , 光纤到桌面 , 光纤到设备/终端 ,光纤的市场空间被打开 , 全光网络产业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
安永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叶亮博士认为 , 从资本逻辑来看 , 代际的应用需求和安装率 , 主要受市场拉动驱动 , 一开始确实惯性较大 , 起步较慢 , 就算是已经安装的渗透率 , 有些也是主动推送行为驱动 。 但这很正常 , 正如汽车造就了石油的地位 , 是电灯造就了电力的地位 , 通信行业的发展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 , 先有技术 , 然后看到新能力 , 应用领域再利用这种新能力 , 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 , 建立新的消费理念 , 使技术得到极大推广 。
从产业链投资情况来看 , 安永的研究发现 , 纵观光通信产业上中下游 , 2019年受资本寒冬影响 , 整体并购市场较2018年下降了超过50% , 但随着整体市场的回暖 , 2020 年有望重回甚至超越2018年的投资金额 。
从产业链环节来看 , 下游环节并购规模较大 , 但是受资本寒冬影响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波动;反观上游环节受资本寒冬影响较小 , 持续保持高热度;中游环节受各类光纤资产利好 ,占比和并购规模均有明显的上升 。
文章图片
受光通信市场持续整合的影响 ,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虽然交易数目有所减少 , 但是交易金额有大幅提升 。 与此同时 , 多家金融机构加快布局光通信产业 , 行业前景整体乐观向好 。
从光通信带动的B端和C端下游收入规模来看 , 光通信下游市场收入规模2020年达到约1.4万亿人民币 , 并以18%的复合增长率保持高增长 , 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3.2万亿人民币 。 受下游新兴场景利好、园区光网络升级、数据中心与边缘计算等趋势影响 , B端收入增速略高于C端 。
文章图片
凯辉基金投资经理孙剑飞则认为 , 从投资节奏角度看 , 全光网络的C端应用可能会先发展起来 , 现在不管是消费电子厂商 , 还是各种各样的创业者都在瞄准智慧家庭 , 纷纷做一些很有意思的尝试 , 因为固网通信的试错成本很低 , F5G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 对于前沿科技 , 不论是政府、学校、机构还是资本角度 , 最终关注点都是在应用 , 寻找科技和应用的平衡点 。 从资本角度 , 应当保持一个好的耐心 , 期望政府、高校和消费者能够共同参与 , 使新技术能够得到大规模应用 , 从而使投资得到一个健康的回报 。
【产业|“光进铜退”的背后,我国光纤用户93%的渗透率只是开始】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 , 未经授权 , 不得转载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