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0日 , 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共同主办的《2021年岭南科学论坛》在广东科学馆科学会堂开讲 。 首场论坛“广东智慧康复论坛”拉开了为时一年的十场系列活动的序幕 。
“广东智慧康复论坛”主旨为“医工结合 协同发展” , 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 。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广州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励建安等国内相关领域的院士及知名专家 , 从医工结合发展趋势、智慧康复前沿技术以及医疗健康产业转化等角度进行了学术交流 。
据介绍 ,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材料技术等的进步集成对康复的应用 , 借助智能科技 , 一套套解决方案或服务 , 满足患者临床需求 , 可优化可复制、全生命周期健康与康复需求的多学科交叉的整体解决方案 , 构成了智慧康复的主体内容 。
康复医疗行业以康复机构为核心 , 上游是器械、药品 , 下游是患者及其家庭 , 其中部分器械和药品可以家用 。
当天 , 96岁的钟世镇带来了《人体智慧康复技术有关的信息》主旨分享 。 据其介绍 , 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 , 依托于当今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融合技术的飞速发展 , 智慧康复时代已经到来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钟世镇谈道 , 近年来 , 国产化的康复器械价格大大降低 , 普通家庭也能消费得起 。 苏国辉则聚焦抗抑郁治疗 , 围绕神经网络可塑性、小分子调控干预等基础科学问题 , 系统阐述运动、光疗等非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功能机制研究成果
“体育锻炼对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改善效果明显 。 ”苏国辉分享道:“我每天都走路一万步 , 非常建议大家每天都运动 , 对抗抑郁治疗、脑功能、心血管等都有极大的益处 。 ”
此外 , 励建安现场分享了全面介绍可穿戴式和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的原理、医学价值和未来前景 。 他表示 , 可穿戴设备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 使得远程康复成为可能 , 人们随时随地能够享受优质的康复服务 。
据励建安介绍 , 他认为可穿戴装备应用体系包括5个方面 , 传感器、信号处理和边缘计算、5G发射、云平台和人工智能分析 。 “当前 , 人工智能分析依然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 因为我们对生命体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 需要用一个新的数据模型来判断正常运动 。 ”励建安同时也认为 , 在这些领域中 , 基本已经解决了原理瓶颈 , 需要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和工艺瓶颈 。
励建安表示 , 智慧康复的时代已经到来 , 比如康复机器人正在进入全面应用阶段 , 未来外骨骼机器人将向着柔性动能传动(软体机器人)、单关节组合模式、新型运动意图识别和基于传感器的运动模式智能化自适应调整 。
据介绍 , 2021年的岭南科学论坛将涉及十大科技领域:智慧康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精准医学、新型医疗防护纺织产业链的创新与发展、眼健康行业创新与发展、家禽新科技、核科技的应用与发展、人工智能在开源框架下的应用及扩展、微生物分离的“卡脖子”技术等 。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苏国辉,人工智能,智慧,智慧康复论坛|智慧康复如何发展?专家称可穿戴装备中人工智能分析面临挑战】采写:南都采访人员程小妹 通讯员 科记协
推荐阅读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数据|数智安防时代 东芝硬盘助力智慧安防新赛道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养殖|科创信达冠名!第二届智慧养殖高峰论坛帷幕:推动畜牧行业新升级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技术|无锡东亭:智慧创造生活 科技点亮未来
- 娱乐|华为智慧屏迎来“影音娱乐”场景三大升级
- 景区|票付通旅游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加快智慧建设迎接新征程
- 建设|数据赋能业务,数梦工场助力湖北省智慧应急“十四五”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