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女博士的星辰大海,逐梦永远在路上

郑丹 ,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技术总体部门高级工程师 , 计算数学博士 。 直率又坦诚的她有着一种传统的气质、温婉、内敛 , 不失筋骨的淡然 。 在说到她热爱的航天事业时 , 郑丹极其详细地讲述了这一路走来的历程 , 一直追溯到年少时 。  

太空|女博士的星辰大海,逐梦永远在路上
本文图片


01
怀揣梦想 , 从心出发
郑丹从小就对数学有着过人的天赋 ,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 数学例题不用老师讲解即可自己做出 。 她特别喜欢看科幻电视和科幻画报 , 电视里的火箭发射场景在郑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高中学习期间 , 郑丹生了一场病 , 病好后课程全部听不懂 , 成绩从名列前茅到排名垫底 , 无奈放弃了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书 。 自学的过程非常艰苦 , 人生好似夜幕降临 。 那段时间 , 是母亲的谆谆教育 , 时刻提醒郑丹不要放弃理想 , 也是那段经历让郑丹对自己的理想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 在一次班级自我介绍发言时 , 她说“我会努力学习 , 我的理想是去发射卫星的地方做一颗螺丝钉 。 ”自己的坚持不懈 , 母亲的关怀帮助 , 让郑丹考入了吉林大学 , 被计算数学专业提前录取 , 并获得优秀新生奖学金 。

太空|女博士的星辰大海,逐梦永远在路上
本文图片

天道酬勤 , 本科那几年 , 郑丹从未在12点前睡过觉 。 她学习刻苦的程度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旧校区条件较差 , 教室经常找不到空座位学习 , 树荫下 , 楼道里 , 便是她常去的地方 。 郑丹坚信“勤能补拙” , 在大二下学期 , 她获得了保研通博资格 , 后来 , 以保研学生中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研究生学习 。 研究生期间 , 她更是心无旁骛 , 自学编程课程 , 尝试独立开发和测试指纹图像预处理方法 , 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飞速提升 。
决定博士研究方向时 , 始终根植在内心的航天梦想让郑丹毅然选择了非光滑动力系统的数值算法 。 博士毕业前 , 网上流传着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帖子 。 郑丹说“我从内心里敬仰邓老师 , 作为一名中国人 , 如果有能力和机会去做邓老师那样的人 , 此生无憾 。 ”郑丹没有忘记从小到大的理想 , 为此 , 她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 , 放弃了出国攻读博士后的机会 , 深受感动的教授为她写了推荐信 , 郑丹便来到这片可以实现航天梦想的神奇土地 。

太空|女博士的星辰大海,逐梦永远在路上
本文图片


02
锐意进取 , 圆梦星辰
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郑丹从此开始了一条崭新的科研之路 。 她刻苦学习计算机和相关理论 , 凭着良好的数学基础和一股狠劲 , 硬是啃下了多门专业课程 , 熟练掌握了数种编程语言和技术 , 并开发了一种数据预处理方法 , 在某型任务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
在博士后开题后 , 郑丹才认识到课题的工作量很大 , 而且没有同事可以帮忙 , 做出来也很难报成果 。 一位男同事说 , 他埋头学习VC++编程几年 , 很辛苦才学成 , 没见过女同事能把这套编程自学出来 , 建议郑丹找人帮忙 。 倔强的郑丹暗下决心 , 一定攻克难关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不断的学习实践让她的编程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 , 对专业技术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 郑丹独立完成了博士后课题 。
之后 , 郑丹被安排到重点实验室 , 又埋头开展新的科研课题 。 作为负责人 , 郑丹独立完成了多项课题 , 并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 。

太空|女博士的星辰大海,逐梦永远在路上
本文图片

为了更好地发现并解决任务中的实际问题 , 2015年郑丹主动要求从事航天测发总体工作 。 她积极深入一线 , 多次到艰苦偏远地区执行任务 , 并担任技术总体协调和质量员 。 曾在冬季寒冷的戈壁滩上从半夜3点开始一站就是6个小时进行质量跟踪 。 曾在持续加班跟踪测试导致眩晕发生时 , 想到的仅是要离产品保持2米距离 , 防止晕倒碰到产品 。 曾多次在故障分析会上 , 提出了切中要害的意见 , 并得到研制单位的采纳 。

太空|女博士的星辰大海,逐梦永远在路上
本文图片


在某次任务中 , 郑丹负责规避卫星的安全窗口的计算工作 , 发现手动计算时间过长 , 不能满足参试各方对发射窗口的计算需求 , 因此她申请开发了新的计算软件 , 安全窗口的计算时间由原来的两个小时以上 , 缩短到了五分钟以内 。 郑丹严慎细实、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参试各方的尊重和赞扬 。
【太空|女博士的星辰大海,逐梦永远在路上】
太空|女博士的星辰大海,逐梦永远在路上
本文图片

2019年8月 , 技术总体部门成立新的联合实验室 。 为此 , 郑丹积极改变研究方向 , 担任了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 她井然有序地开展了多项技术研究 , 在新的岗位上孜孜攻关 , 为我国实现太空探索新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
从踏上航天这条路开始 , 郑丹始终战斗在一线 , 在多次航天任务中担任测发牵头人 , 总体主任工程师 , 并编写多份总体技术文件 。 她做出的每一项总体方案 , 每一份技术文件 , 抓的每一项工作落实 , 都精益求精 , 从未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
工作以来 , 郑丹已经先后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 并以第1完成人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 , 发表论文14篇 , 其中核心论文4篇 。 并获得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 被技术总体部门评为“科技之星” 。 这些成绩的背后 , 是她始终不忘初心 , 痴心航天 , 一心钻研 , 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 。

太空|女博士的星辰大海,逐梦永远在路上
本文图片
03

步履不息 , 不负芳华
博士毕业选择来到这偏远的戈壁滩 , 郑丹说 , 比起把剩余价值留给个人 , 她更愿意把它交给国家 。 “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有福气 , 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 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遇到的 。 ”
如今 , 在“追星揽月”的路上走了十几年 。 郑丹越来越觉得 , 追梦的道路并不是一条漫漫的单行道 , 期望与实现 , 原来是个完美的圆环 。 长风万里 , 她常常回到的是自己坚定的初心 。

太空|女博士的星辰大海,逐梦永远在路上
本文图片

学者周国平说过:“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 , 就有多少条朝圣路 。 ”是的 , 郑丹从选择成为像“邓老师那样的人”开始 , 就走在一条建设航天强国梦的朝圣路上 。 扎根戈壁 , 咫尺与远方 , 选择便是最伟大的决定 , 背井离乡的理由有很多 , 唯有“信仰”最能让人奋不顾身 。
茫茫戈壁 , 这里每一位女性都是了不起的 , 她们总是以奋斗的姿态迎接每一天 , 与生活和事业展开一场坚韧的博弈 。 她们传递的是航天精神 , 展示的是巾帼她力量 。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何洁 杨振华
图片:杨振华
编辑:李晓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