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中兴通讯进军汽车电子 科技公司加速入局智能汽车

采访人员/董天意
编辑/裴健如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名单中再添一员 。
日前 , 有消息称 , 中兴通讯(000063.SZ)在内部发文称 , 将设立汽车电子产品线 , 并设立汽车电子团队 。 据悉 , 该产品线隶属于系统产品规划部 , 负责统筹相关研发与经营单位 , 指挥落实该领域的对外大原则、公司口径和整体运作 。

每日经济新闻|中兴通讯进军汽车电子 科技公司加速入局智能汽车
文章图片
图1/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日经济新闻|中兴通讯进军汽车电子 科技公司加速入局智能汽车】上述文件显示 , 中兴通讯的汽车产品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方案整体规划 , 提升汽车电子产品力;负责汽车电子市场策划、商业模式研究、项目策划、推动和落地;负责拓展汽车电子生态合作伙伴 , 整合公司内外部资源和能力 , 推动汽车电子领域的战略合作等 。
对此 , 中兴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回应称:“属实 。 ”
眼下 , 智能汽车领域正因富士康、苹果、华为、中兴等科技公司的加入而加速发展 。 有观点认为 , 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 软件和服务将成为主要盈利点 , 这或成为科技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立足的根本 。
已是汽车业“老兵”
事实上 , 此次中兴通讯进军汽车电子 , 是其汽车业务版图的又一延伸 。 早在2016年 , 中兴通讯即通过收购珠海广通客车的方式组建了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智能汽车)从而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 这也意味着 , 相较其他科技公司 , 看似入局较晚的中兴通讯已是汽车业的“老兵” 。
在取得相关资质后 , 中兴智能汽车步入实质性造车阶段 。 公开资料显示 , 2016年12月 , 中兴通讯旗下子公司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中标深圳西部公交项目 , 为深圳西部公共汽车有限公司提供204台8米纯电动客车及智能充电基础配套服务 。 彼时 , 原中兴智能汽车副总经理田锋曾公开表示:“我们就是要造车 。 我们希望(用)五年时间 , 争取在商用车市场做到业内前五 。 ”
相比造车 , 中兴通讯在汽车相关产业及技术方面的布局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 。 彼时 , 中兴通讯旗下子公司中兴派能成立 , 其主营业务为锂电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 同年 , 中兴通讯开始布局无线充电技术 , 并在2012年正式推出 , 现已部署13条无线充电商用线路 , 与全国38个省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
值得一提的是 , 公开资料显示 , 中兴通讯所持有的5001件专利中 , 共有24条专利与汽车相关 , 主要涉及汽车无线充电、车联网、停车位状态检测、车载通讯设备、车辆移动识别、车位锁、车辆行驶路线分析等领域 。
有分析认为 , 此次中兴通讯发力汽车电子领域 , 其汽车业务布局将越发完备 。 目前 , 中兴通讯在无线充电、动力电池、车联网、自动驾驶、整车研发等领域均有涉足 。 而在中兴通讯的战略规划中 , 智能汽车领域将成为其业务增量的另一着力点 。
“智能汽车是中兴通讯推动的第二个重点产业 。 ”中兴通讯原董事长侯为贵曾公开表示 , 汽车领域的广阔市场空间 , 甚至能帮助已经实现年营收1000亿元以上的中兴 , “再造一个中兴” 。
科技公司加速拓展智能汽车业务
眼下 , 智能汽车正因一众科技公司的加入而加速向前迈进 。
据IHS Markit的报告预测 , 到2025年 , 全球汽车市场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提升到60%;届时 , 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 , 高出前者15个百分点 。 另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要求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 , 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 。
与智能汽车的广阔发展前景不同的是 , 手机行业现已出现颓势 。 据IDC统计 , 2020年 , 中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1.2% , 已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 。 这或成为中兴、苹果等科技企业加速拓展智能汽车业务的主要原因 。
“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的发展迭代之路极为相似 , 因此 , 华为、苹果以及小米等作为智能手机革命的成功者 , 对于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具备天然敏感性 , 这也正是其跨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 ” 安信证券在相关研报中表示 。

每日经济新闻|中兴通讯进军汽车电子 科技公司加速入局智能汽车
文章图片
图2/2
图片来源:摄图网
正是基于产业融合背景及技术互通性 , 不少科技公司都在加速拓展智能汽车业务 。 如 , 吉利汽车与百度成立的全新合资公司——集度已正式亮相;富士康投资拜腾并推出电动汽车平台MIH;苹果积极与多家厂商洽谈代工合作;华为发布车内投屏HiCar、鸿蒙车载系统发布、5G芯片搭载汽车以及充电桩模块 。
“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作为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划时代的产物 , 皆遵循着‘交互的变革到架构的升级 , 再到生态的演化’这一发展路径 。 ”安信证券认为 , 智能汽车或将复刻手机从通信工具到万能“场景性工具”的发展路径 , 并叠加自动驾驶功能的变革 , 驱动汽车的角色从传统的出行工具转变为共享的“移动第三空间” 。
此外 , 有观点认为 , 手机厂商的核心优势在于生态建设 , 围绕智能汽车 , 覆盖驾驶场景 , 依托软件优势 , 开启设备协同 , 形成智能汽车完善的生态体系和信息融合 , 正是其所擅长的 。 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 , 软件和服务将成为主要盈利点 , 这或成为科技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立足的根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