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呀嘿 , 蚂蚁呀呼 , 蚂蚁呀哈……”过去一周 , 魔性变脸视频Avatarify的“蚂蚁呀嘿”刷屏各大社交平台 。 这款火爆全网的AI换脸软件从2月底冲上苹果App Store免费榜第一 , 到3月2日凌晨从App Store中国区悄然“下架” , 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
“蚂蚁呀嘿”的短视频原理十分简单 。 用户只要上传一张静态的照片 , 就能通过软件制作成一个动态的小视频 , 魔性的表情 , 加上洗脑的音乐 , 让其在社交媒体的疯狂传播 。 早在2019年 , 另一款换脸软件ZAO也曾快速走红又快速下架 。
事实上 , 这类换脸软件屡见不鲜 , 有着不小的资本市场 。 大众对“换脸”也有着居高不下的热情 , 只要应情应景地出现 , 总能引发一轮传播热潮 。 在一轮又一轮的娱乐浪潮中 , 各类换脸软件的出现引发了社会对换脸的安全性及隐私性问题的关注 。 随着人脸识别、刷脸支付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 , 换脸技术会不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并对此造成安全隐患?还有诸如肖像权、版权侵犯等问题不一而足 。
技术的快速发展的确为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 , 但当换脸技术真正成熟并广泛应用后 , 它究竟是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为我所用 , 还是潘多拉的魔盒为其所伤?当人工智能能自动生成以假乱真的面容 , 互联网乃至整个社会又该如何应对这种身份信息的混乱?
技术无罪 , 但技术应该被善用 。 要让技术进步真正为我所用、推动社会发展 , 我们首先要明确 , 再强大的技术背后起支撑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人 。 我们要始终葆有思考的能力 , 对技术葆有敬畏之心 , 将新技术运用到驱动良性的文化创意发展中去 , 切忌用到歪路上去 , 更不能突破底线挑战公序良俗 。 监管部门也应未雨绸缪 , 及早对其进行研究 , 提高应对能力 , 找出应对措施 。 在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之前 , 我们做好充分意识、法律上的准备 , 才能让新技术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 运行在正确轨道里 , 成为社会生活的好帮手 。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采访人员 刘琛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采访人员 莫伟浓
【软件|换脸技术不可滥用】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陈文杰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安全|Redline Stealer恶意软件:窃取浏览器中存储的用户凭证
- Tencent|原生微信上架优麒麟软件商店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