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


|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
文章图片
图1/9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吕玥
来源:深响(ID:deep-echo)
如今 , 视频成为大众主要消费的内容形式 , 视频背后的创作者们也迎来了一个大繁荣时代 。
但在这个时代里 , 创作者们的生存状态其实并不相同 。 有人能切入空白内容类别 , 凭借独特风格在一年内从新人成为头部 , 并开始向艺人进阶;但也有人仍在竞争极其激烈的领域里 , 思考着如何应对同质化问题 。 有人能够依靠持续不断的接品牌广告、帮品牌带货和平台的广告分成养活一整个团队;但也有人因内容本身不适合广告植入 , 至今还在思考如何更好变现、提升收入 。
创作者的变现思路被囿于接广告、平台分成、卖货这几项 ,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就会被局限 , 他们对粉丝的吸引力 , 以及其粉丝“为爱发电”的能力其实也在被局限 。
但近日 , 一个新现象开始引发关注 。 爱奇艺“随刻”对外推出了一个名为“超级粉丝”的模式(以下简称“超粉”) , 该模式是让创作者建立起一个粉丝付费频道 , 定制化地为粉丝提供更精致的创作内容与互动增值服务 。 粉丝通过包月付费的方式观看专属内容和享受更多权益 , 而创作者也由此获得更多收益 。
内容付费虽不算是什么新鲜事 , 但这样的超粉模式确是国内首次出现 。 据了解 , 随刻平台会针对部分创作者开放 , 现已有百位创作者加入 , 并且其中已有人借此实现了月收入数倍的增长 。 不得不说 , 这似乎是给视频创造者们带来了一个全新且极具前景的变现思路 。
超粉如何帮创作者赚钱?
一个内容平台上的创作者想要赚钱 , 首先是这个平台得先成熟运转起来 。
这一底层逻辑其实不难理解 。 内容平台连接创作者和用户 , 即内容的生产端和消费端 。 创作者依靠内容来获得收入 , 不论是平台的广告分成还是接品牌广告等其他方式 , 都是因为用户在看内容 , 其本质上也就是要依靠用户来变现 。 因此 , 创作者要想持续获得收入 , 首先是平台要始终有足够多的用户来看内容 , 其次创作者这一群体的体量也得足够多 , 才能不断吸引更多用户进入和留存 。

|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
文章图片
图2/9

作为一个去年4月进入市场的新玩家 , 随刻定位为视频兴趣社区 , 在近一年时间里已经形成了广告分成、直播打赏、电商收益、广告接单等多个变现方式 。 这次有底气做全新变现模式的提出者 , 也能够体现该平台是在成熟、高速的运转中 。
数据更能证明一切 。 从内容生产端也就是创作者层面来看 , 随刻已经有2000多个细分兴趣专属频道和超过300万的创作者 。 在持续的创作者扶持和内容品类扶持下 , 不少头部创作者已经出现 , 平台也已经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创作者生态 。
而在内容消费端也就是用户层面 , 虽然目前平台没有公布整体数据 , 但从小本解说等多位头部创作者百万级的粉丝量和多个兴趣圈子播放量都破亿的情况来看 , 随刻已经积累起了能做超粉模式的基础用户体量 。

|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
文章图片
图3/9

当然 , 平台还只是前提和基础 , 创作者凭借超粉模式赚钱的必要条件仍有很多 。
首先不容忽视的一点是 , 用户往往是在长时间关注和跟随创作者后 , 对其内容和创作者本人都非常喜爱的情况下才可能会选择“发电” 。 如果仅是无意中划到内容 , 用户对创作者本人不熟悉也未关注 , 来到创作者主页来消费的概率就会变低 。
在随刻拥有近百万粉丝的鱿鱼科普就表示 , 目前 , 其他平台更多是单点付费的形式 , 也就是直接将付费内容向全平台推荐 , 用户只为这一条内容付费;但随刻的超粉模式是粉丝对创作者的认可 , 让粉丝以包月形式来成为创作者的深度追随者 , 这就意味着粉丝对创作者个人和内容都要有绝对的认知和极高的肯定 。

|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
文章图片
图4/9

那么对于推出近一年的随刻来说 , 创作者和粉丝之间能否形成如此深度的链接?在这背后 , 爱奇艺号的多年布局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 目前 , 随刻上的大部分创作者都是从爱奇艺号被推出以来就开始持续更新内容的人 , 也因此积累了不少粉丝 。 例如随刻独家签约创作者“小本解说视频”就是从2016年开始来到爱奇艺号创作游戏解说内容 , 在随刻被推出后自然而然的将内容分发至此 , 目前他已经在平台上积累了超400万粉丝 。 一位已成为小本解说超粉的用户也告诉深响 , 自己已经追更小本有五年多时间 。 所以一看到小本推出了超粉 , 立刻就选择了付费加入 。
同时这位粉丝也表示 , 自己果断付费也是因为能够“有一种特殊的粉丝待遇” 。 事实上 , 享受“独一份”的内容和权益 , 这也是超粉模式能够实行的必要条件 。
能产生极强吸引力的“独一份”要求 , 必然是先要在创作者身上有所体现——即创作者自身的风格、内容都是其他人无法轻易复制和取代的 。 例如小本解说其个人风格和音色非常独特 , 对《我的世界》这款游戏的见解也足够深 。 鱿鱼科普专注于轻科普领域 , 主要出镜的鱿鱼姐姐已成为其独特的人物设定 。

|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
文章图片
图5/9

其次 , 超粉模式下的内容和权益 , 也必须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 例如小本解说是随刻的独家签约创作者 , 用户只能在此观看其内容;而像鱿鱼科普这样全平台分发内容的创作者 , 其在超粉发布的也是其他平台所看不到的全新内容 。 同时 , 超粉所带来的与创作者互动、粉丝徽章等一系列权益 , 也是粉丝只能在随刻这里享受到的 。
独有的内容、权益 , 实现和创作者的互动交流 , 正是超粉模式所实际所涵盖的 。 这些也并非是异想天开的“操作” , 而是已有海外成熟案例可学习 。 早在2018年 , YouTube就推出了新功能“频道会员” , 其主要内容同样是支付月费的用户可以获得帐户徽章、表情符号 , 以及观看独家内容 。 据公开数据 , 2020年时YouTube创作者的频道会员收入 , 已经是2019年的4倍之多 。

|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
文章图片
图6/9
来源:YouTubeOfficial Blog
从这一角度来看 , 超粉可以说是一个已经被验证过的成熟模式 。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考虑到用户付费意愿和能力这一变量 , 但在大部分创作者看来 , 如今国内对于优质内容的付费意愿已经有了显著改善 , 付费实力也在变强 。
小本解说就表示 , 自己开通超粉之后看到的是一个“暴增”的状态 。 在开通三天后 , 超粉的订单量翻了近4倍 , 现在超粉的月收益也已经占到了整体月收入的18% 。 同时鱿鱼科普也告诉深响 , 最初被随刻官方邀请开通超粉时 , 自己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 但现在由于超粉已经有了很不错的反馈 , 超粉收入大概能占整体月收入的近10% , 他决定未来还要再加更超粉内容 。 随刻影视解说创作者“小片片说大片”也曾提到:“超级粉丝为我的月收入带来了超3倍的增长 , 未来会持续为超级粉丝们提供更多悬疑烧脑剧的深度解析 , 并与粉丝们进行深度交流与互动 。 ”
超粉的价值不止于变现
从以上创作者和超粉用户的言语中不难看出 , 超粉模式的开启几乎是一件满足了双方需求、促成了“双赢”局面的事 。
对粉丝来说 , 成为超粉能够看到的可能会是更优质、更深度的内容 , 也可能是看到自己喜爱创作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 在鱿鱼科普看来 , 超粉内容还有另外一个价值点 , 那就是超粉是创作者对未来内容的期许 , 或者说是对未来内容的探索 。 这等于是让用户提前享受了未来的精品内容 , 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对内容的需求 。
而更重要的一点 , 则是超粉带来的极强互动性——超粉可以和创作者近距离的沟通交流 , 优先获得评论回复 。 尽管仍是隔着屏幕 , 但粉丝会感觉自己直接和创作者有了联系 。 小本解说和鱿鱼科普的超粉都曾表示过这一点极具吸引力 , 自己甚至是在评论被念到后“激动得差点一晚没睡” 。 同时 , 超粉用户还能对内容创作提出意见 , 甚至是提出定制内容的想法 , 真实参与到创作环节;再进一步 , 未来超粉用户还有可能与创作者进行线下交流或者与创作者共同录制内容 。

|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
文章图片
图7/9

从某种角度来看 , 成为创作者的超粉更类似于“追星” 。 粉丝自己喜欢这个创作者所做的内容 , 进而也会喜欢创作者 , 而超粉专属视频权益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创作者距离更近一步的渠道 。 同时自己的意愿和意见可以被创作者看到和重视 , 也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 。
而对创作者来说 , 更好满足粉丝便是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 超粉的开通给自己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 这是在平台分成、广告接单、直播等之外又一强势的变现方式 。 而更重要的是 , 对于那些因内容本身特性而在广告、电商方面受限的创作者来说 , 让粉丝直接为内容付费更多的是一件“雪中送炭”、解决自身变现难这一困境的方式 。 并且在鱿鱼科普看来 , 让粉丝直接为好内容付费 , 要优于让其观看广告植入的体验 , 因为广告的存在难免会对内容有所影响和局限 。
除了能直接看到当下收益的变化 , 开通超粉模式对创作者来说其实也在沉淀私域流量 。 与品牌所推崇私域运营的逻辑相同 , 创作者本身也是一种IP或品牌 , 也需要去做长期的运营管理 。 精准运营进入超粉的粉丝 , 并稳固的吸引重视粉丝 , 这带来的会是更为长尾的价值 。 并且用超粉也直接解决了以往创作者需要去其他社交媒体或平台建粉丝群、入群粉丝极为有限的问题 。

|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
文章图片
图8/9

而除了以上两点 , 小本解说和鱿鱼科普还提到了另一点对内容创作者非常重要的价值——更直接获得有效的内容反馈 , 帮助创作者优化内容 。 鱿鱼科普表示 , 内容创作者长时间待在电脑面前进行头脑风暴和自我的创意想象 , 在接触到外界的反馈和评价时是很欣喜的 。 如果做的好会有人给予肯定和称赞 , 也有很多人真心实意的地提出创作者可能不容易发现的问题 , 并附上了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 这些反馈信息都能提升自己的创作热情 。
而从更深层来看 , 当粉丝们愿意为创作者付费 , 创作者因此获得收益和创作动力 , 这无疑也是给平台和整个行业带来了多重价值 。
无论是以往的扶持计划还是去开启一种新变现模式 , 创作者都能感受到平台对自身的重视 。 对平台来说 , 这必然会吸引更多创作者前来 。 创作者体量持续上升 , 活跃度随之增强 , 平台的整个内容生态也将因此得到升级和更良性的循环发展 。
随刻便是如此 。 鱿鱼科普告诉深响 , 他与随刻的运营工作人员的日常交流非常多 , 沟通频率远超其他平台 。 仅是超粉开通后要发什么内容这个问题 , 他就和工作人员聊了两天时间 , 得到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
过去一年 , 随刻相继推出新叶计划、喜雨计划、萌芽计划等扶持计划 , 以及百万开箱、奇知创享官等品类扶持计划 , 长期、持续性激励创作者快速成长 。 而现在超粉模式被推出后 , 随刻也在为开通超粉的创作者提供从内容指导、内容发布到内容曝光推荐的全方位扶持 。 在运营过程中 , 提供一对一的运营工作人员的支持;在个性化推荐方面 , 以爱奇艺的技术优势来实现对粉丝的精准触达 , 提升超级粉丝的转化效率 。 特别的是 , 随刻也将为运营超粉的创作者们提供爱奇艺的爆款IP资源 , 以独家的IP合作进一步提升创作者个人影响力 。

|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
文章图片
图9/9

而从平台进一步延伸至行业来看 , 以往内容创作者大多依赖于广告接单和平台分成 , 在内容付费方面的进展一直较为缓慢 。 即便平台都广泛设置了粉丝打赏功能 , 但缺少一个激励粉丝付费的稳定方式 , 创作者在内容中的口头呼吁总是收效甚微 。 而超粉上线后 , 创作者有了能够单纯依靠内容获得收入的机会 , 同时如果这一模式发展的好 , 也会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 让业内的更多平台参与其中 , 共同来弥补付费模式在创作者收益层面的空白 。
在人人皆可出名、人人皆能成为KOL、视频博主的时代 , 内容创作者的竞争已极其激烈 , 行业内就更不应该出现在变现环节让创作者们受限、受挫的情况 。 想要整个行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 , 作为驱动整个行业核心力量的创作者 , 值得拥有更多元、完善的收益方式 。 而超粉模式 , 现在正是为行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
【|视频创作者涌向“超级粉丝”】(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