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股价惨遭腰斩,新造车的泡沫破了?
文章图片
图1/4
作者 | 苏鹏
亏损难解 。
随着3月8日小鹏汽车2020年财报的出炉 , 至此 , 蔚来、理想和小鹏三家在美股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均已公布2020年成绩单 。
财报数据显示 , 2020年 , 蔚来营收162.58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107.77%;理想实现营收94.61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3231.33%;小鹏营收58.44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151.79% 。
不过在亮眼财报的背后 , 虽然蔚来、理想和小鹏均实现了毛利率转正 , 告别了“卖一辆亏一辆”的窘境 , 但是自今年2月份以来 , 曾经节节攀升的股价却接连下跌 。
根据未来汽车日报统计 , 截至3月11日上午收盘 , 蔚来、理想和小鹏的股价均呈腰斩之势 。 其中 , 蔚来的股价为41.32美元 , 较最高点66.99美元下跌44.49%;理想汽车报收于23.34美元 , 较最高点的47.7美元跌去51.06%;小鹏汽车股价30.7美元 , 较最高点的74.49美元下跌58.78% 。
与此同时 , 在2021年的前两个月 , 三家的交付量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 1月 , 蔚来交付量为7225辆 , 2月交付5578辆;小鹏汽车1月交付量为6015辆 , 2月交付量仅为2223辆;理想汽车两个月的交付量则分别为5379辆和2300辆 。
嗅觉敏锐的投资机构似乎早已感知到这池“春江水”的寒意 。
2020年第四季度 , 高瓴资本将其持有的约241万股蔚来股票、160万股理想股票和约90万股小鹏股票悉数清仓 , 上演了一出“资本撤离”的大戏 。 耐人寻味的是 , 在清仓三只股票后 , 今年2月 , 高瓴资本转身参与了比亚迪新一轮定增 。
如今在资本市场一半海水 , 一半火焰的裹挟下 , 新造车们看似成绩斐然 , 实际上考验仍在继续 。
1
花式赚钱 , 告别亏本卖车
在蔚来、理想和小鹏三家的财报中 , 最亮眼的成绩则是在2020财年 , 都实现了毛利率转正 , 这也意味着三者“卖车亏钱”的局面得到了扭转 。
文章图片
图2/4
未来汽车日报制表
其中 , 蔚来2020年全年毛利率为11.52%;并且蔚来第四季度毛利率高于全年水平 , 为17.2%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蔚来第四季度毛利率的提升 , “卖积分”占据着一定的功劳 。
蔚来财务副总裁曲玉在电话会议中提到 , 蔚来第四季度积分销售毛利为1.2亿元 , 对毛利率的贡献为1.8% , 帮助改善了综合毛利 , 并且积分还会持续给蔚来“造血” 。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曾透露 , 2020年蔚来产生的积分达20万个 , 将在2021年进行销售 。 加之当前的积分价格呈上升态势 , 意味着通过卖积分也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
事实上 , 靠积分赚钱的不止蔚来 , 另一边特斯拉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 根据特斯拉财报 , 近五年 , 靠出售碳排放额度 , 特斯拉获利超过33亿美元 。 特斯拉2020年财报显示 , 2020年特斯拉碳交易收入达到15.8亿美元 , 成为支撑公司业绩的最大助力 , 直接帮助特斯拉实现首次年度盈利 。
除了蔚来 , 以“成本控制”闻名的理想也在2020年实现毛利率转正 , 其全年公司毛利率为16.4% , 第四季度毛利率为17.5% 。 此外 , 理想汽车Q4季度净利润为1.075亿元人民币 , 公司也首次实现季度利润为正 。
理想汽车CFO李铁在电话会议中透露 , 第四季度毛利转正主要得益于短期理财产品投资产生收益 。 他预计 , 2021年随着产量提升、BOM成本下降以及制造费用下降 , 毛利将达到19%-20% 。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向未来汽车日报分析称 , 对于目前旗下只有一款车型的理想来说 , 相较于有三款车在交付的蔚来 , 更容易控制生产成本 。
文章图片
图3/4
图片来源:小鹏官方
最后一家公布财报的小鹏汽车 , 2020年毛利率为4.6% , 第四季度毛利率为7.4% , 虽然相较于蔚来和理想 , 小鹏的毛利率较低 , 但也对外透露出了积极的信号 。
与蔚来卖积分 , 理想投资理财产品提升毛利率不同 , 小鹏则是通过“车+XPILOT”辅助驾驶捆绑的形式 , 带动毛利率的提升 。
2020年第四季度 , 小鹏P7交付量达8527辆 , 较2020年第三季度6210辆增长了37.3% 。 与此同时 , 四季度已交付的小鹏P7中 , 95%的车型支持XPILOT 2.5或XPILOT 3.0 , 也更加有利于收益的增长 。
小鹏曾在招股书中提及 , 其目标是通过提供软件系统 , 使收入来源和盈利机会多样化 , 希望智能软件的销售能提高毛利率 。 何小鹏也在财报会指出 , 未来会针对于更高等级的XPILOT采取更高等级的收费 。
2
亏损继续 , 喜忧参半
“新造车三强”虽然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毛利率转正 , 但风光背后 , 依旧难掩亏损现状 。
从2020年净亏损情况来看 , 其中 , 蔚来亏损53.04亿元 , 小鹏亏损27.32亿元 , 理想则亏损1.52亿元 。
在国泰君安首席汽车分析师张欣看来 , 车企虽然通过卖积分、控制成本甚至理财等方法实现了毛利率转正 , 但在庞大的研发、市场运营等支出面前 , “这种方法依然是螳臂挡车 , 并不能成为车企的长久之策” 。
贾新光认为 , 车企想要盈利 , 就必须实现规模效益 。 “三家造车新势力难以实现盈利是因为销量规模不足 , 只有当数量上去之后 , 毛利率转正的效应才能发挥到最大化 , 从而抵消支出 , 聚沙成塔 。 ”
根据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 , 要想实现盈利 , 蔚来的销量规模要达到18万辆 , 理想应达到6万辆 , 小鹏要达到12万辆 。 而去年 , 三者的销量则为4.37万辆、3.26万辆和2.7万辆 。
何小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小鹏汽车虽然在研发上进行高投入 , 但月交付1万辆车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 ”
文章图片
图4/4
图片来源:理想官方
当盈利的难题依然存在 , 资本泡沫的质疑也再次甚嚣尘上 , 新势力也出现股价直接“腰斩”的情况 。
对此 , 广发证券相关投资人士对未来汽车日报表示 , 除了美股整体回调等大环境因素之外 , 股价的下跌是由三家公司的整体估值和整个市场流动性决定的 。 “财报反映的是一家公司去年整体一年的表现 , 股价则体现的是公司未来的预期 , 从这点可以看出 , 三家公司股价下跌代表着其去年的市场表现难以支撑资本市场的预期 。 ”上述投资人士进一步解释道 。
【36氪|股价惨遭腰斩,新造车的泡沫破了?】与此同时 , 传统车企们的转型发车 , 也让投资人们看到另一种可能 。 “股民们依然乐忠于听故事 , 且这个故事越美好 , 股民就越愿意为其买单 。 ”张欣对未来汽车日报表示 。
推荐阅读
- 商汤|商汤终成AI第一股:挂牌联交所后股价高开 业内人士更关注其盈利和商业模式
- 最新消息|俞敏洪首场直播带货500万新东方在线股价跌超21%
- IT|传三星集团洽谈收购美生物技术公司渤健 后者股价大涨逾9%
- 视频网站|会员费涨价后还呼吁电影票要涨价 爱奇艺股价大跌创新低
- Microsoft|微软2022年股价能否往上冲 取决的是这些因素
- 硬件|吉利品牌极氪和Waymo合作 在美国开发无人驾驶的士
- IT|股价今年飙升逾一倍 福特市值五年多来首次超通用
- 产品|河北首家极氪空间在石家庄万象城开业
- 华中数控|工信部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机器人板块公司股价上涨
- Google|谷歌母公司Alphabet成2021年股价涨幅最大科技巨头 全年上涨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