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 , 甘蔗不能叫水果 , 因为既没啥水 , 也不是果 。 很多西方人在中国看到有人吃甘蔗都会表示不可思议 。
本文图片
也不怪外国友人莫名惊诧 , 抱着根大紫竹子在那啃 , 这对于他们来说画风确实比较诡异 。 别说外国友人了 , 有些年龄小一点的北方同学也没吃过鲜甘蔗 。
十几二十年前在北京的农贸市场、集市和水果摊上 , 甘蔗几乎是必见的 。 尤其在冬天 , 水果品种不多的时候 , 甘蔗正好上市 , 打了个时间差 。
不过这些年 , 水果新品种层出不穷 , 种植技术的提高让冬天吃水果也不再是难事 , 甘蔗的地位一落千丈 。 特别是在北方 , 想要买到鲜的甘蔗得到处转 , 大部分果摊已经不卖了 , 是真真的过气 。
本文图片
小时候路边经常见到卖甘蔗的水果摊儿
Part 01
甘蔗没有两头甜
“甘蔗没有两头甜” , 我在没见过甘蔗之前 , 就听说过这句话 , 估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 。
现在这句话也过气了 , 大家都改说“做人哪能又当又立”了 , 我个老年人一时还不能接受……
本文图片
话说回来 , 你知道甘蔗到底是哪头甜吗?根根还是尖尖?下两段看答案 。
甘蔗是禾本科的植物 , 和竹子是一个科的 , 但最多算是远亲 。 竹子属于竹亚科 , 而甘蔗属于黍亚科 , 在我们熟知的植物里 , 它和老玉米是同宗 , 和高粱关系最近 。 甘蔗种在地里能长三五米高 , 下面粗上面尖 , 长在地里的样子有点像竹子和高粱的结合体 。
本文图片
甘蔗地里拍照留念的编辑
好 , 现在公布答案 , 根根甜 , 尖尖不甜 。
你猜对了吗?
本文图片
蔗农在收甘蔗的时候往往会把头上砍掉 , 反正也卖不出去 。 然而砍掉的部分不浪费 , 它们可以充当新甘蔗的“种子” 。
甘蔗虽然在全世界的热带和温带都普遍有种植 , 但大部分都不结籽 , 只在很少的“舒适”环境才有种子 。 好在它擅长营养生殖 , 砍一段甘蔗横着放土里 , 它的节上就会长新芽 , 变成新的甘蔗 。
于是不甜的尖尖 , 往往就干这个用了 。
本文图片
甘蔗苗
Part 02
甜杆儿和“竹蔗”马蹄
比起甘蔗 , 它还有个近亲 , 更加过气 , 就是“甜杆儿” 。
也许只有农村长大的孩子和上年纪的人才记得它 。
本文图片
商品状态的甜杆儿
“甜杆儿”看起来就是青绿色的迷你甘蔗 , 比甘蔗软脆 , 甜味也淡些 , 原来在小镇上有卖的 , 很便宜 , 所以受孩子的欢迎 。
“懂行”的小朋友还会自己到野地里找甜杆儿吃 。
有些东北、华北的小朋友会把高粱、玉米的秸秆叫“甜杆儿” , 因为也有微弱的甜味儿(毕竟是亲戚来的) , 而且它和甘蔗相反 , 越靠尖越甜 。 只是如果吃了这种“甜杆儿” , 就糟蹋了一棵庄稼 , 只能趁大人不备偷偷进行 。
本文图片
正品“甜杆儿”的中文大名叫甜根子草(Saccharum spontaneum) , 也是甘蔗属的 。 因为叶子和茎皮都特别割手 , 也叫割手密 。
为什么要单独说说它呢 , 因为它涉及甘蔗家族的沧海桑田 。
本文图片
甜根子草的花穗成片很好看 , 有些地方拿它来绿化造景
早在六千年前 , 新几内亚的岛民把野生的大茎野生种甘蔗(S. robustum)首先驯化成功 , 成为(热带种)甘蔗(S. officinarum) 。 之后的三四千年 , 甘蔗逐渐流传到中国和印度 , 与当地的甜根子草杂交形成了中国种甘蔗 , 大名叫竹蔗(S. sinense)以及印度种甘蔗 , 大名叫细秆甘蔗(S. barberi) 。
在大航海时代之后 , 为了获得更多的糖 , 人们更致力于甘蔗的优选和杂交 , 经过不知道多少杂交才得到了现在国际流行的品种 , 它们的身体里流的血就说不清了 , 总之都是热带种和“甜杆儿”的后代 。
以上是认同度比较高的一种假说 。 也有科学家认为中国是甘蔗的老家 , 或者根本是多地共同演化的 。
本文图片
这才是竹蔗本蔗
在工业年代以前 , 中国种的大部分都是中国种 , 也就是竹蔗——含蜡高 , 含糖低 , 制糖不出数 。
在现代品种进来之后 , 竹蔗就被彻底抛弃了 。 所以你从饮品店买的“竹蔗马蹄”水 , 只是用了这个好听的名字 , 可以说几乎百分之百不用竹蔗 , 给你用甘蔗榨汁就不错了 , 有些可能就直接是糖水 。
Part 03
你啃的甘蔗不榨糖
竹蔗已经不用来榨糖了 , 手里拿着啃的才是制糖主力咯?
很抱歉 , 你啃的那个还不够格 。
虽然啃的确实也是甘蔗的现代品种 , 不过这是专门针对果用的培育品种 , 这类甘蔗叫“果蔗” , 工业制糖用的品种叫“糖蔗” 。
本文图片
果蔗:原是我不配
糖蔗比较高大 , 皮是青黄色的 , 含糖量很高 , 但是特硬 , 没法直接拿嘴吃 , 除非你真有熊猫的本事 。
果蔗一般都是紫色外皮 , 相对比较软 , 汁水足 , 甜度低 , 适合拿嘴啃着吃 。
本文图片
糖蔗
当然 , 只用外皮颜色来区分糖蔗和果蔗并不绝对准确 。 糖蔗也有紫色的品种 , 而果蔗中的极品——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产的木格白玉蔗就是青皮的 。
这种甘蔗种植时要把数根甘蔗绑成一捆 , 用叶子把皮全部包住 , 不见阳光 , 这样既能防虫又能保持皮的颜色 。 成熟的白玉蔗皮只微微发黄 , 比一般的糖蔗颜色还要浅的多 。 只是这种甘蔗太费人工 , 价格可不便宜 。
本文图片
白玉蔗都得包起来长
Part 04
过气水果也有春天
甘蔗虽然过气了 , 但我发现它似乎有回春之法 , 那就是——烤着吃 。
在前年亲眼看到之前 , 我万没想到这玩意儿也能烤 。 然而 , 就在远离甘蔗产地的河北省 , 我见到了烤甘蔗 , 就和烤羊肉串一模一样 , 放在那样的架子上 , 用碳烤 , 只不过没放辣椒面 。
本文图片
烤甘蔗
【甘蔗|甘蔗到底哪头甜?根根还是尖尖?】据说在两广海南 , 很多人会把甘蔗烤来吃 , 我生长北方 , 真是闻所未闻 。 我赶快买了一个尝尝 。 别说 , 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 烤完的甘蔗比生吃更软 , 纤维也没那么扎人 , 总体感觉就跟生熟马蹄、生熟雪梨的比例差不多 , 当然还是比它们硬不少 。
烤的过程让甘蔗脱了很多水 , 总体甜度显著增加 , 吃起来更甜更糯 , 真像直接吃了块糖一样 。 这个口感见仁见智吧 , 我是觉得太甜了 。
本文图片
但烤甘蔗有个最大的优点——香!
真是太香了 , 离一里地都能闻到甘蔗味道 , 甜而不腻 , 甚至有点清新 , 让人欲罢不能 。 如果您的动手能力强 , 可以试试在家做 , 烤箱、烤炉都没问题 , 烤的时候别削皮 , 烤好再削 , 省得干了 。 强烈推荐 , 你会怀疑这不是你认识的甘蔗 , 不是那个过气的水果 。
只是这还算不算水果呢?可能得算菜了 。
此处甘蔗广告位招租
本文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撰文 | 信浮沉
部分图片来自 | 123rf.com.cn
微信编辑 | 高兴
来源:博物
编辑:槿知
推荐阅读
- 数字货币|比特币发明者到底是谁?马斯克这么说
- 市场|2022年,抖音到底该怎么涨粉?
- Tesla|特斯拉车主一夜之间保费暴增80% 到底发生了什么?
- 人物|芯片到底有多缺?何小鹏:谁能给我芯片 我就请他喝酒
- 功能|雷军官宣小米MIUI 13,十三到底香不香?
- 监测|【冬奥问“冀”】“氢能出行”氢能全产业链一体化监测平台系统到底有多高端?
- 通信技术|下一代互联网?高盛、马斯克和多尔西热议Web3到底是什么?
- 多尔西热|下一代互联网?高盛、马斯克和多尔西热议Web3到底是什么?
- 中国|古人类到底吃不吃人?智人如何来到中国?
- 上手|荣耀 X30 快速上手:窄边直屏天花板到底体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