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电竞逐渐得到官方正名 打好游戏就足以成为职业电竞人了吗?

原本大众眼中“不务正业”的电子竞技 , 逐渐得到官方正名 , 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又潮又酷的职业向往 。 然而 , 青少年对职业电竞美好幻想大多建立在对行业的片面认知上 。 电竞教育期望成为一个窗口 , 让大家树立正确的电竞价值观 。 其实 , 相比电子竞技员 , 其他电竞相关的岗位类型才是未来电竞就业的主要工种群体 , 职业教育必将成为电竞行业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 , 而职业与标准化正是完善人才体系和保证电竞行业生命力的根基 。
【选手|电竞逐渐得到官方正名 打好游戏就足以成为职业电竞人了吗?】游戏打得好就能拿冠军、享高薪、受追捧、获荣誉?原本大众眼中“不务正业”的电子竞技 , 逐渐得到官方正名 。 从2003年被正式设立为中国第99个体育项目 , 到2019年被设立为新职业 , 再到今年初人社部首次颁发电子竞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相关从业人员最高可参评高级技师 , 这使得在越来越多青少年心中 , 电子竞技员成为又潮又酷的职业向往 。
毋庸置疑 , 电竞的载体是电子游戏 。 但是 , 打好游戏就足以成为职业电竞人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 实际上真正接触这个超酷新职业后 , 不少年轻人打了退堂鼓 。
意外走红的“劝退业务”
“就在刚刚的交流过程中 , 又有四五个家长的电话打进来咨询 ,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 ”近日 , 侯旭在接受《工人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 , 谈及最近让他和团队意外走红的“劝退业务” , 言语中有些五味杂陈 。
2017年侯旭在成都创办了翼之梦电竞培训中心 , 本意是发现、培养职业电竞选手的储备人才 , 同时也让喜欢游戏的人能够通过专业指导获得提升 。 这几年 , 他的培训机构每年招收学员50人左右 , 年龄集中在14~18岁之间 。 然而 , 职业电竞选手天赋与努力缺一不可 , 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凤毛麟角 , 更多孩子在经过他们所提供的职业战队训练体验后 , 打消了“把打游戏发展成职业”的想法 。
“虽然电竞是‘玩’出来的新职业 , 但真不是只会玩玩就可以 。 ”侯旭介绍 , 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不仅需要异于常人的天赋 , 更得接受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 。 他们的培训课程模拟职业俱乐部训练场景 。 每天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 , 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水平制定不同计划 。 高强度的训练让游戏的娱乐性锐减 , 很多孩子难以坚持 , 即便坚持下来 , 测评结果也距离成为职业选手相差甚远 。
“这种变相劝退很合家长们的心意 , 但我们从没有真正意义上推出过劝退业务 , 相反更期望看到天才选手的出现 。 ”侯旭告诉采访人员 , 曾经有一名资质过人的绵阳男孩 , 家人本意是寄希望于培训让孩子知难而退 , 但在他们极力挽留下 , 说服了家长让孩子尝试职业电竞之路 , “有天赋的苗子可遇而不可求 , 要尽最大努力为行业留住稀缺人才” 。
“青少年对职业电竞美好幻想大多建立在对行业的片面认知, 家长的认知误区也同样需要改变 。 ”侯旭说 , 电竞教育期望成为一个窗口 , 让大家树立正确的电竞价值观 , 了解行业内究竟是怎样的世界 。
残酷的现实生存法则
最近 , 知乎中一条“我王者荣耀2563 , 可以靠王者打单吃饭吗?”一帖引起广泛评论和聚焦 。 这位正在读高中的少年王者战绩也进入了全国前100的排名 。 正是这样的情况 , 他很纠结 , 也因此和父母产生了巨大分歧 , 选择网络求助 。 最终 , 更多来自电竞业内的声音希望他能够在继续学业的基础上坚持爱好 , 因为职业电竞要走的路并不容易 。
张俊已经离开职业赛场2年多了 。 2015年 , 在全国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上 , 代表四川队出战的他一举夺得个人亚军 。 此前 , 也多次获得FIFA项目多项比赛的冠、亚、季军荣誉 。 入行那年已经31岁的张俊仍以突出的战绩在圈内红极一时 , 但荣耀的职业生涯也仅持续了4年左右 , 由于各种原因 , 他不得不辗转4家俱乐部 , 最终只能以离开谢幕 。
“打职业比赛那几年 , 奖金一共收入20多万 , 加上基本工资 , 和正常的打工收入差不多 。 ”张俊说 , 职业电竞中 , 不同游戏项目间选手的收入差别很大 , 且横跨项目转型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 尤其像他所擅长的足球竞技项目 , 退役后的职业转型空间极小 。 由于退役后失去了稳定的收入 , 他正计划和朋友一起做些小生意维持生计 。
“这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行业 , 生存法则非常残酷 。 ”侯旭介绍 , 职业俱乐部选手收入根据实际情况定标 , 比如一般青训队员工资在5000元左右 , 能够上场参赛选手2万元起 , 一线队员保底年薪不低于20万元 , 上限可达数百万 , 但这一层级收入群体屈指可数 。 绝大多数职业队员收入平平 , 且职业黄金期非常短暂 , 是一碗名副其实的“青春饭” 。 相关调查显示 , 54%的电子竞技员年龄分布在16~22岁之间 , 26%的电子竞技员年龄分布在23~30岁之间 , 就业人群年龄普遍偏低 。 另一方面 , 有58%的电竞从业人员工作年限在1~3年之间 , 30%的电竞从业人员工作年限是3~5年 。
不仅如此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作为一种智力对抗运动 , 其对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要求极高 , 而电子竞技极具特殊性的一点就是 , 职业电竞项目围绕每一款游戏展开 , 游戏的寿命和版本迭代 , 都会对选手及赛事产生极大影响 , 业内就有“一代版本一代神”的说法 。
职业与标准化是保证行业生命力的根基
电竞产业的繁荣已然势不可挡 。 如今 , 电子竞技超过电影 , 成为中国娱乐产业的主要支柱 。 行业的迅速扩张 , 对从业者的数量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人社部公开数据显示 , 我国正在运营的电子竞技战队(含俱乐部)有5000余家 , 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约10万人 , 电子竞技员的整体从业规模超过50万人 。 预计未来五年 , 中国电竞行业面临200万人才需求 。
“相比于万中难以挑一的电子竞技选手或者教练 , 其他电竞相关的岗位类型是未来电竞就业的主要工种群体 , 有着丰富的就业机会 。 ”业内多位相关人士一致认为 , 目前电竞行业人才缺口主要是俱乐部赛训层面的教练、经理、数据分析师 , 以及市场层面的品牌管理等俱乐部运营人才 。 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必将成为电竞行业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 , 而职业与标准化正是完善人才体系和保证电竞行业生命力的根基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全国已有20余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 。 根据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数据统计 , 川影第一批电竞专业毕业生 , 20%在各类各层级的电子竞技俱乐部从事策划和管理工作;14%在主播工会做电竞主播;6%从事和电竞培训和艺考培训有关的工作;34%在其与电竞和游戏有关的数字娱乐行业工作 。
“我是专业电竞学院的学生 , 就业肯定更有竞争力 。 ”19岁的张舰峰也是一名资深电竞爱好者 , 目前就读于四川传媒学院新媒体与游戏电竞学院 , 主修模型与原画设计 。 他相信只要专业能力过硬 , 未能在行业内的职业发展前景十分可期 。 (李娜)

    推荐阅读